第127節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妄想毀掉我[重生]、燕歸的八零年代、我爹是偏執皇帝愛而不得的病美人、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
佟妃覺得一個孕婦到了自己的宮里這就是送到自己盤子的點心,她想養個阿哥都快成心病了,進宮好幾年,現實的鐵拳教會了她認清現實,覺得這輩子只能學著jiejie養個阿哥在跟前,于是迅速把這個有身孕的宮女籠絡到自己的手里。 康熙今兒就是來看這個有孕的宮女,因為這宮女姓袁,享受貴人的待遇,大家都叫她袁貴人。 十四阿哥到了延禧宮,說要找十jiejie玩兒,十格格和十四的關系一般,主要是姐弟兩個年紀差的比較大,也玩不到一起去,但是十四上門了,十格格就帶著他玩兒。 康熙看了袁貴人之后就去看十格格,正好在這里遇到了十四。 十四等到康熙離開的時候就纏著康熙,要和他往乾清宮去。 康熙確實疼愛這個小兒子,覺得他和海棠一樣聰明伶俐,遇到十四撒嬌賣萌自然是帶著他到乾清宮玩耍。十四在乾清宮跟太監玩了一下午又鬧著一起吃晚飯,最后不愿意走,德妃生怕他惹康熙生氣,立即去乾清宮把他領回來。 機會這就來了,德妃自然要趁著這個機會和康熙聊聊四阿哥的婚事。 康熙就說:“前內大臣費揚古的嫡女就不錯,朕看你溫柔,是個好婆婆,覺得這孩子你來教就不錯?!?/br> 前,內大臣,費揚古。 費揚古這個名字用的人太多了,沒法從這個名字知道具體的人能是誰。 內大臣是個武官的職位,指責就是協助領侍衛內大臣管理侍衛。 最難琢磨的是這個“前”字,意思是要么辭職了要么亡故了,這無論哪一個都不太令德妃滿意。德妃想給兒子娶個權臣的女兒,畢竟自己的出身不高,只能在妻族上給兒子補充點勢力了。 德妃想了半天,還是不知道這前內大臣費揚古究竟是哪一位。 她小心的詢問:“臣妾對各位大臣不了解,您說的說哪一家的?” “就是正黃旗那拉費揚古,是之前的九門提督,一直兢兢業業,甚是忠心,前幾年去世了?!?/br> 說到九門提督,德妃心里很滿意,但是一聽去世了,這還不如大福晉的娘家呢,人家大大福晉最起碼父母都在。 德妃的臉上擠出個笑容來:“原來是忠良之后??!” 康熙點頭:“朕對其父費揚古甚是滿意,這姑娘是他的幼女,到時候你們成了婆媳,你對這孩子多疼愛一些?!?/br> 德妃只能擠出一臉微笑。 隨后德妃扯著十四告辭回永和宮,剛回去坐著,德妃就跟雙喜說:“去把海棠叫來,我要問問她這費揚古是何方神圣?!?/br> 海棠都吃過飯了,被叫來坐在額娘跟前。 德妃連聲嘆氣:“我看了那么多閨秀,真沒想到會這樣。你汗阿瑪說費揚古的時候,我以為是正白旗那位給你守草場的費揚古呢。別的不說,我對他們家的家世是滿意的,先帝的董鄂妃就是他們家的姑奶奶。 后來聽說是前九門提督費揚古,關鍵是他都去世了,你汗阿瑪還惦記人家,還要給他閨女一個體面,可是我看了這么多高官,沒聽說過有這一家,這那拉家后來還有什么要緊人物嗎?” 海棠搖搖頭,自從那拉費揚古去世,他的兒子都不爭氣,現在沒混出頭。 海棠說:“我最近正在捋順宗族的族譜,畢竟過年的時候我出花沒出去拜年,雖然情愿可原,大家也都理解,可是在這封爵后的第一年沒去各位長輩家里拜年到底是有些不美氣,我覺得失禮,現在正在補。因此對宗室關注的多了,您說的這家人,我還真知道一些?!?/br> 德妃問:“那拉家和宗室有什么關系?” 海棠盤腿跟德妃說:“咱們先說那拉氏這個姓氏,分為烏拉那拉氏,哈達那拉氏,輝發那拉氏,葉赫那拉氏……” 一聽這個開頭,德妃就頭痛,這要從多少年前開始講??!她現在根本沒這個耐心去聽。 德妃打斷她:“這還用你給我講?我能不知道嗎?講費揚古這個人!” 海棠趕緊切入主題:“咱們就講這個人,講他要從他少年時候開始講。那拉費揚古少年時候正好是太宗皇帝坐朝,他因為是那拉家的嫡系子孫被養育在內廷,同時領包衣佐領,授予三等侍衛。 后來跟隨太宗皇帝和攝政王多爾袞一路南征北戰,參加過的打戰我就不講了,這人軍功卓著,因功授騎都尉,領護軍統領。 后來做內務府總管、步軍統領,一路官運亨通,到了汗阿瑪當家的時候,他就是九門提督了,這個職位非親近信任的人不可任職。 除了官運亨通,他還被授予一等云騎尉,后來又成了內大臣。就是在內大臣九門提督這些職位上辭官隱退的,理由是因老邁請辭,汗阿瑪批了。 他當九門提督的時候,據說兢兢業業,抓捕盜賊從不松懈,這城內治安有顯著的提升,汗阿瑪對他是贊了又贊,辭官后沒幾年就去世了。 從此人一輩子的履歷您看看:御前侍衛、護軍統領、步軍統領、內務府總管、侍衛內大臣。明珠索額圖這些人也就是這個路子,要是活著,這會也是索額圖明珠之流了?!?/br> 重要的是這人是天聰,順治,康熙三朝皇帝的心腹。 德妃嘆氣:“你也說了這是活著,他活著當然是一流的人物,也是威風八面,這不是去世了嗎!去世了還能剩下多少香火?落在你四哥身上能沾多少光?” 說到這里德妃又問:“你說他少年時期在太宗皇帝跟前長大,那他的這個幼女是續弦生的?” “我就要跟您說說這個續弦了,正經的說,這個續弦,也就是我未來嫂子的額娘,跟我一個姓,是宗室女。她祖宗是褚英!” 努爾哈赤生褚英,褚英和皇太極是兄弟。褚英生杜度,杜度和順治皇帝是堂兄弟。杜度生穆爾祜,穆爾祜和康熙是一輩人。穆爾祜的女兒覺羅氏和海棠是一輩人,覺羅氏生的女兒應該叫四阿哥遠房表舅,現在他們兩個要做一對夫妻。 這關系讓德妃掰著指頭算半天,褚英這一支如今已經沒落了,混的好的也就是個貝子的爵位,實際上已經是遠支宗室,和皇太極這一支的關系要出五服了,沒資格用愛新覺羅的姓氏,只能用覺羅這個姓了。 她最后嘆口氣:“算啦,我這個兒媳婦也是命苦的,早早的沒了爹,她額娘是個續弦,她兄弟姐妹的年齡比她大了那么多,日子未必好過,我好好的對待她也就夠了?!?/br> 海棠就說:“他們烏拉那拉氏的家世是絕對能和我四哥匹配的,要知道多爾袞他們的額娘,也就是阿巴亥大妃就是這個家族的人,只是我那嫂子的阿瑪沒了,他們那個小家雖然是嫡系,如今沒了當家人看著不顯貴罷了?!?/br> 德妃嘆口氣:“罷了,我也只能舍了讓你四哥沾岳父光的打算,她不容易,進了咱們家的門和我做婆媳也是前世修來的緣份,我對她好些就夠了。 我嫁出去兩個閨女,迎進門三個兒媳婦,我是盡量把兒媳婦當閨女養著,就看她們和我有沒有這母女緣份了,要是能點撥的我就點撥一番,要是遇上個笨的,說兩遍還是沒進步的,那就算了?!?/br> 前面還說當閨女樣,后面就說點撥兩遍算了,海棠哭笑不得:“您說要把兒媳婦當閨女養的!” “我那是客氣的說法,你怎么就信了,再好的婆婆不是娘,我盡量對她們好,她們要是領了情,我就加倍對她好,要是不領情就算了。我這點耐心全給桂枝那笨丫頭了,別的女孩我真的沒那個耐心去教?!?/br> 說到這兒她看看外面的天色,立即說:“得了,咱們母女說的時間夠久的了,眼看著各處要落鎖,你趕緊回去吧?!?/br> 康熙和德妃說了這件事的幾日之后,就下旨將烏拉那拉氏指給皇四子做嫡福晉。 和三阿哥收到旨意的開心不一樣,四阿哥收到旨意的時候沒感覺,他完全想象不出來一個不認識的人會跟他過幾十年的日子。 他覺得娶媳婦還是很遙遠的事情,所以在大家祝賀他的時候,他的表情很平靜。 就是:哦。 德妃看他那模樣就發愁,這別看長了個大高個子,就還是個孩子心性,這可怎么辦??! 然而這婚事還要接著往下辦,幸好前面有三阿哥頂著,三阿哥的事兒辦好了才能輪到四阿哥。榮妃為了讓兒子的婚事體面,也在不停的跟內務府溝通,榮妃母子還想打聽康熙把三阿哥的宅子放在哪兒,一直問內務府手中的房源,而且因為康熙親自過問海棠的郡王府修繕進度,整個內務府所有的重心都在蓋房子上,加上三阿哥的婚事,被催的雞飛狗跳,所以這會希望四阿哥的事兒往后推一推,德妃就順勢把四阿哥成婚的日子推到了后年。 四阿哥的事兒結束后,她開始cao心六阿哥,要說四阿哥還是個孩子心性,六阿哥沒好到哪兒去,這還是一副沒長大的樣子。 看著這兩個兒子德妃愁的睡不著。 德妃除了發愁兩個兒子,這半月最忙碌的事兒就是給海棠打包行李。因為海棠每次出門回來比逃難的都不如,德妃一直想讓康熙同意海棠帶宮女出門。 現在康熙終于同意了,然而青海什么都沒有,連房子都沒有,只能住帳篷,德妃是在京城長大的,沒出過遠門,也沒住過帳篷,只能找那些蒙妃們打聽,于是她給海棠準備的行李越來越多。 都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德妃擔憂說的過去,太后養了海棠那么大,也擔憂她對草原生活不習慣,于是就想跟著去。 康熙當然不同意,太后就裝病,康熙為這事兒對著太后陪盡了笑臉還不能打消太后的主意。 康熙就說:“明年去木蘭圍場,朕送您回科爾沁住幾天?!?/br> 太后說:“不去,我要去小花骨朵的草場?!?/br> 康熙頭疼:“青海太遠了,而且什么都沒有,您去了很多事兒上不方便?!?/br> 太后說:“我能忍,我又不是不知道草原上什么樣子,我也不住在哪兒,我就去看看,看完我再回來?!?/br> 康熙不同意,青海南接川藏北邊是準噶爾的勢力,要是萬一噶爾丹把太后擄走了怎么辦? 康熙說:“您就別想了,今年是不會讓您去的,明年后年也不會讓您去,回頭什么時候平了準噶爾您再去吧?!?/br> 太后立即接話:“這是你說的?!?/br> “朕說的!” 太后還是很不滿意,知道也就能爭取這些了,也不再裝病,絮絮叨叨的說她想去小花骨朵的草場上轉轉,她才不稀罕回科爾沁呢。 等康熙走了,海棠就說:“您多虧啊,您不是很想念科爾沁嗎?明年有機會回去看看多好??!”這么好的機會白白浪費了。 “你不懂,我是想回去,但是我自己也知道,回去了能怎么樣?只是讓自己高興兩天罷了,其實那已經不是家了?;厝ノ揖褪莻€陌生人,兄弟姐妹于我而言也是陌生人,侄兒侄女都不認識,要不是日后他們要進京城來,甚至我們往后余生都不會再見面,比起他們,還是我和你們最親?!?/br> 海棠趕緊摟著太后,太后就說:“我也沒難過,在你們家日子過的也挺好的,吃的飽穿的暖,風吹不著雨淋不著,除了早些年先帝對我不客氣外,這些年我過的順心舒服,這都夠了,人啊,不能太貪心,要惜福?!?/br> 海棠在太后這里總能學到點什么。 剩下的半個月,德妃和太后兩個人在核對要讓海棠帶走的東西,海棠無所謂帶什么,只要有帳篷,兩匹馬能被帶走就足夠了。她覺得自己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杠杠的! 行李里面除了大量吃的用的穿的之外,太后把包嬤嬤劃撥給了海棠,讓她跟著海棠去青海照顧飲食起居。而海棠這次去,除了要帶大軍之外,就是要帶一隊工部戶部的官員去青海,看看當地什么地方適合耕種,又該如何修渠打井。 這大半個月來海棠忙忙碌碌,對于王府的修繕一直沒放在心上,僅僅在和康熙吃晚飯的時候聽康熙講過幾句。 海棠對王府的總管太監杜富貴一直不滿意,跟康熙說想要換掉他,康熙只說他這人油滑不假,敲打幾下還是忠心的,海棠就沒再多過問。 等到二月底海棠準備出發的時候,氣溫還是很低,海棠告別了家人帶著人往北去,居然有種越往北越冷的感覺。好在隨著三月的到來,氣溫開始回暖,到了青海,白天氣溫正好,晚上還是有些冷的。 草原上駐扎的各級官員來迎接海棠,海棠對著這些人道了辛苦后,連著三天舉行宴席,海棠宴請自己屬地上的官員和子民。 趁著牧民和農民來參加宴席的時候,海棠核對了花名冊,發現自己連牧民帶農民一共有三萬多人,加上駐扎在這里的一萬多駐軍,也就是五萬人多一點。 這些人散落到草原上真的跟把胡椒面灑進湯里一樣,海棠覺得人太少了。 然而這五萬多人無論男女都是青壯年,牧民和駐軍能立即轉換成將近四萬人的大軍,海棠想到這里,也只能安慰自己這些人雖然數量少但是質量高。 接下來的幾年,康熙會把一些失去了土地的流民和一些底層八旗旗民往青海遷徙,所以現在找出適合耕種的地方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戶部和工部的官員騎著馬向南尋找,還真的找到一些不錯的地方用來耕種。而且工部的人也規劃了建城的地方,一般來說,凡是有人定居的地方就城市,要是有流民來開墾土地,建城的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所以他們規劃好了一切,就等著撥款了。 戶部表示沒錢!戶部現在無論干什么,條件反射第一句都是“沒錢”!戶部官員表示現在沒必要建城,要是真的有需要,可以先弄個城鎮或者是縣城,真的沒必要建造大城。 一說沒錢,海棠表示自己有錢,青??梢钥抠u鹽建城。而且海棠也承認戶部的官員說的都是對的,現在的青海才幾萬人,耕種的百姓幾乎沒有,十年內哪怕是人數激增,耕地的百姓頂到天也是個縣城的規模,所以建造城池這樣的大事兒還是要等幾年才能動工。 在找好可以開墾的荒地后,海棠也該動身去參加多倫會盟了。 她這次出現在小伙伴們面前的時候,就不再是一個羊咩咩都沒有的光頭貝勒了,所以海棠頗有些暴發戶的心態,準備在小伙伴們跟前展示一下自己也是有土地和牛羊的人了,于是海棠特意趕了一群羊去多倫,準備請各地的小伙伴們吃光這些羊。 等到海棠帶著人馬和羊群到了多倫的時候,這里已經來了很多蒙古貴族,以康熙的帳殿為核心,蒙古各部以眾星拱月的姿態在附近扎帳篷,其中有片地方是專門給海棠留的。 康熙來這里,就是為了處理喀爾喀內部的矛盾,并對喀爾喀進行整編,分封喀爾喀貴族,以其他蒙古旗為例子進行編族,實行盟旗制度,實現朝廷對喀爾喀部的統治。 康熙宴請各盟旗的權貴飲宴,海棠就在自己的帳篷里請小伙伴們飲吃rou,不像是康熙跟前大家按照等級實力分成三六九等,海棠對小伙伴一視同仁,她在草原上向來以公正聞名,一直以來小伙伴之間有了矛盾都是找她評理。 康熙帶著大阿哥,太子,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出行。大阿哥和太子三阿哥在康熙跟前侍奉,四、五、六幾個哥哥就被海棠拉來幫忙。 大人們在帳殿里吃rou喝酒,海棠這里不許喝酒,rou隨便吃。 吃飽了海棠帶著他們做游戲或者比賽,每日都高高興興的。 喀喇沁右旗的世子噶爾臧早先就放出話,要娶班布拉的姐妹為妻子,這會找上海棠問:“你真是女娃娃??!我當時就不該說娶你的姐妹,我要是知道你是女娃娃我就娶你了?!?/br> 然后嘆口氣。 海棠問:“你嘆什氣?” “我愿望實現了,剛才我阿布說,你父汗要把你jiejie嫁給我?!?/br> “哪個jiejie?”海棠立即問?!澳阄褰??好像他們是這么說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