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妄想毀掉我[重生]、燕歸的八零年代、我爹是偏執皇帝愛而不得的病美人、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
晚上康熙福全常寧和諸位皇子聚在一起,大阿哥說:“除了內藩蒙古,其他的都不看好咱們?!?/br> 內藩蒙古都是自己人,是皇帝派出官員管理的,比如科爾沁部,自然是和皇帝共進退,而越是往北往西的蒙古部落越是桀驁不馴,只在名義上臣服。 這一仗是必須要打的,福全想了想,看看常寧轉身跟康熙說:“大格格該有個封號了?!?/br> 大格格在幾年前就確定了要嫁到科爾沁部,般迪在幾年前都住到了京城一直等著宮里的旨意,而且這姑娘都二十歲了,在這關鍵時候還需要科爾沁出力呢。 康熙點頭:“明年發嫁大公主,這事兒你跟科爾沁露個口風?!?/br> 福全說:“還有三格格?!?/br> 康熙就說:“只有和咱們貼心的部落才能娶公主?!?/br> 福全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三阿哥和四阿哥壓根沒資格說話,三阿哥知道榮妃的算計,這時候覺得額娘怕是白算計了。 這時候帳殿外的梁九功說:“給貝勒爺請安,貝勒爺您等等,奴才這就進去通報?!?/br> 梁九功進來,康熙說:“讓班布拉進來?!?/br> 海棠進去,給康熙和伯伯叔叔們請安后又問了哥哥們好,才從自己的懷里拿出一方手帕,上面密密麻麻嗎記錄著一些字。 海棠說:“和碩特部被準噶爾叔侄兩個盯上了,很是惶恐?!?/br> 皇太極還活著的時候,和碩特部是漠西蒙古的小霸王,在藏地說了算的那種,似乎下一刻就能脫變成第二個吐蕃,和碩特部的大汗去盛京見皇太極,皇太極帶著諸王貝勒出城相迎,大禮招待給足了面子和排場。但是和碩特部后來嫁女兒阿奴到準噶爾部,沒想到準噶爾的噶爾丹一直想把老丈人的部落給吞了,現在的和碩特部已經不是藏地小霸王了,在準噶爾的逼迫下幾乎是在苦苦掙扎。 海棠接著說:“我問我那群小伙伴們,說我要去西邊稱汗,哪里的水草最好,他們都說青海草場是個好地方!青海草場就是和碩特部的土地,而且準噶爾的叔侄是一直想得到青海草場。 我又問他們準噶爾的噶爾丹厲害嗎?你們猜怎么樣?越是東邊的部落越是覺得他厲害,幾戶是不可戰勝的。相反,越是靠近西邊的越是覺得還行,小心應對就好,還說準噶爾也就是這幾十年才抖起來的,早先也就一般般。 噶爾丹的兒子也就那樣,他侄兒策妄阿拉布坦倒是個心狠手辣的,不是什么好人,他們聽大人們講,這位向來心思詭詐,愛玩弄花言巧語。只不過他叔侄兩個有血海深仇,是不會聯手的。而且他們最近一分為二,最是虛弱的時候,此時不打將來就不好說了?!?/br> 康熙點點頭,聽明白了,青海草場確實是個好地方,當年林丹汗退到那里恢復了元氣,要不是因為得了天花也不會一命呼嗚致使幾百年的蒙古帝國分崩離析。 她跟兄弟們說:“看看,連小孩子都能看得明白,朝中一些大臣們嚇得魂不附體?!闭f完問海棠:“還有什么要緊的嗎?” “沒了,兒臣覺得這些蒙古人不像是對噶爾丹畏懼如虎的模樣?!?/br> 康熙冷笑了一聲,那是自然,誰贏了他們倒向誰,僅此而已。 不過從海棠這里也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別給這些人打氣了,這些人不需要打氣,需要嚇唬他們。 就對海棠說:“你最近不要參與圍獵了,多和你那些小伙伴玩吧?!?/br> 海棠應了一聲,就把手帕留下來告辭離開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她領著一群小孩子沒少比賽,比賽之余也禍害了很多花花草草,等到結束了這次圍獵之后,大家依依不舍,約定明年再見面。 海棠把每個小朋友都送走,心情真的很復雜。 康熙的大駕回京城,宮里也有了緊張的氣氛。這里面最不會掩飾的就是太后,她把康熙叫來,說:“要是真的不行了,你帶著男孩子們先跑,不用管我們?!?/br> 康熙哭笑不得:“怎么會扔下你們不管,事不是您想的那樣?!?/br> 太后就說:“我是知道的,他們只殺男人不殺女人,不過你要答應我,你到時候要把小花骨朵帶走,她是個好孩子,將來會幫你們忙的?!?/br> 康熙這下真的是麻爪了:“誰在您耳朵邊嚷嚷這些亂七八糟的,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兒?!?/br> 說完看著太后身邊的人,這些都是蒙古來的陪嫁,年紀都不小了,太后不著調,但是這些人是知道輕重的。 康熙問:“誰在太后跟前胡說八道?” 就有嬤嬤躬身回答:“是一些來覲見的福晉和夫人們,還有太妃?!?/br> 一群嘴碎的女人。 對于這群女人康熙還沒法子處理,特別是太妃,這些都是庶母,是罵不得打不得,只能當不知道。 康熙只能再三說:“您都聽錯了,真的不會發生這事兒。要是不信朕給你講講,”他開始胡扯,把噶爾丹祖上幾代人給扒拉清楚,還沒說到他父兄的時候,太后聽的整個人都暈了。 康熙拿捏太后還是很容易的,太后迷迷糊糊的聽完,整個人都是一種呆滯的狀態:“??!” 海棠就經常說太后遇到事兒凡是解決不了,只會:“??!” 康熙說的口干舌燥,喝水的時候跟她說:“下回那些人再胡說,你就駁斥她們?!?/br> 太后倒是想駁斥,就是自己什么都沒記住。 她對自己的智商某些時候還是認知清晰的,就說:“我這怎么反駁??!我腦子不好,我沒記住??!” 海棠這時候洗漱完了來請安,康熙一看立即把太后甩給海棠,“你來陪著太后說話,朕到前面去看看去?!?/br> 說完迫不及待的從寧壽宮跑了。 海棠把前因后果聽了一遍,問一邊一直沒說話的十一阿哥。 “你聽懂了嗎?” 十一阿哥搖搖頭,他和太后兩個人是半斤八兩。 海棠問太后:“您聽懂了嗎?” 太后也搖搖頭,沒啥可掩飾的,不懂就是不懂。 “這就是啊,不懂的人是聽不懂的,回頭那些人要是給您講的明白,肯定也是不懂的,因為她們自己添油加醋,最后扭曲了事實,您就懂了,可您懂得不是真的啊,可見這些人的話信不得?!?/br> 太后覺得這話有道理也沒道理,但是因為這話是她心愛的小花骨朵說的,她不斷的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你說的對!” 第101章 勇憲王 次年五月,準噶爾再次南下,這次打到距離京城七百里的地方,京城危在旦夕,甚至有人已經開始謀劃著逃命了。 康熙立即命令常寧率右路軍兩萬人,福全帥左路軍三萬人,兩軍以鉗形攻勢左右夾擊準噶爾,同時命令盛京將軍遼寧將軍和留守在盛京的宗室會同科爾沁部斷了噶爾丹的后路。 他自己帶著勁旅居中指揮。 左路軍福全為主將,麾下有等著刷軍功的副將大阿哥,還有精銳火器營,火器營統領佟國綱與其兄弟佟國維都在軍中,甚至索額圖明珠這些一干高官也都悉數加入大軍。 常寧那邊有康親王杰書、簡親王雅布、信郡王鄂札為副將。雖然在康熙看來,常寧費拉不堪,杰書比常寧僅僅好一點點畢竟也是平過三藩的,尚且可以信任,就把不少能征戰的大將放在了右路軍中,在出發前警告兩人,你們就是掛帥的,別自作主張,多聽下面人的。 他自己帶著九千精銳出京城。 在沒出發的時候,海棠就和他商量:“青海那是個好地方,策妄阿拉布坦一直想要那兒,這次他叔叔南下攻擊,他一面答應您聯合,一面也存了在他叔叔戰敗后收攏他叔叔舊部的心思,趁著他的目光不在青海,我帶著一支大軍去和碩特部,讓他們交出青海給我,他們要是不答應,我就打他們,他們這會是驚弓之鳥,肯定會把青海給我的?!?/br> 康熙就說她:“你想的也太好了,和碩特部和準噶爾是一家,都是一個祖宗,都是瓦剌人!你要青海的那一片大草灘他們可不會給你,為了弄到那邊草場,他們廢了多少心思,那里被他們視作根本,就是死也不會交出來的?!?/br> 瓦剌人或者瓦剌部也被稱為衛拉特部,實際上瓦剌、衛拉特、厄魯特是這個部落在不同時代的稱呼,瓦剌人在歷史上最高光的時刻還是明朝的土木堡之變,就是他們俘獲了叫門天子朱祁鎮。 “我只要草場,而策妄阿拉布坦不僅想要草場,還想要他們的命!策妄阿拉布坦和他叔叔一樣,都是素有大志之輩,應該說前明時候,瓦剌人殺黃金家族的嫡系自立為草原大汗的那一刻就夢想一統草原做成吉思汗那樣的人物,咱們能看出來,他們自己能看不出來? 把草場給我,有咱們替他擋著策妄阿拉布坦,要是拒絕了我,先不說被我揍一頓結果如何,等策妄阿拉布坦回神之后就會先吞了它補足精氣,他們不會看不明白的。 而且咱們有了草場,向北能攻擊準噶爾,向南能入藏,那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br> 康熙考慮了一下,海棠的設想里,只有打贏了這樣才能這么cao作,要是輸了誰會搭理? 這一仗最好的結果是殺了噶爾丹重挫準噶爾,想消滅是不能的,當年漠南蒙古聯合都沒殺了瓦拉人,僅僅是把他們驅趕到漠西蒙古,而草原上的游牧部落隨時能跑,策妄阿拉布坦還年輕,又和康熙一起算計噶爾丹,康熙這時候對策妄阿拉布坦下手就是對盟友下手,傳出去不好聽日后也難以召集蒙古各部效忠。 他想了很久,覺得趁亂取青海是個好主意。 這個亂該如何把握,就值得斟酌一下了。 海棠穿著新盔甲和康熙北上征伐,出發沒幾天康熙就收到了信兒,常寧這一路大軍大??!康熙氣的大罵常寧爛泥扶不上墻!這才出門就碰上了準噶爾大軍,糧草輜重能源源不斷的送來,這難度比起漢滅匈奴唐滅突厥不知道輕松了多少,就這樣還能一觸即潰! 隨后沒多久又收到消息,說是巴林部和科爾沁部援兵趕來,幫著開始收攏潰兵,康熙這才松口氣。 巴林公主還健在,自然是對這場大戰極為上心,聽說噶爾丹打到不足京城千里的地方耀武揚威,就催著兒子孫子早做準備,康熙發兵的時候唔而袞也出發了,所以趕到的非常及時。 既這一路大軍想要重整旗鼓還要些日子,康熙就向福全的大軍靠去,此時各路援軍陸陸續續到達各自的位置,福全也扎下營寨,等待康熙駕臨軍中,尋求和噶爾丹作戰。 然而身體一向很好的康熙此時突然病了,他在軍中感染了風寒,慢慢的成了瘧疾,一連幾天起不來。 海棠在一邊守著好幾天不敢閉眼,就怕他出現意外,一旦康熙出現意外,她的小命和這幾千人都沒一個好下場??滴踉诓≈邢逻_一道道旨意,督促常寧率領潰兵向福全靠攏,同時讓京中準備,萬一自己駕崩讓太子繼位。 隨行大臣和太醫都勸他回去,在草原上要什么沒什么,不利于養病。 康熙想了很久,覺得自己還是親自回去交代太子,有些事兒并沒有告訴太子,不能因為自己的死,很多他提前布置的暗棋廢了。 再三考慮后康熙決定回去。把海棠叫到身邊:“你去你伯王跟前效命,朕給你一封秘旨,你拿給你伯王看,回頭你自己找機會脫離大軍往青海去。朕的人,現在有九千人,借給你八千,朕盼著孩兒你能旗開得勝?!?/br> 海棠就哭著說:“本想送您回去,可是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這次的機會難得,稍縱即逝,兒臣是了解您的,比起個人生死榮辱,祖宗基業更要緊。兒臣只能不孝了,不必八千人,有六千人足矣?!?/br> 康熙無神的看著帳篷:“對,祖宗基業要緊,哪有那長生不死的人??!” 康熙伸手開始寫秘旨,海棠在一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磨墨,康熙寫完蓋章,跟海棠說:“事不可為就馬上回來,保全性命為上?!?/br> 海棠拿著秘旨和圣旨趴在地上磕頭,康熙已經無力的倒在床上了。海棠一臉哀戚之色,走到帳篷口回頭看看康熙。 康熙無力的舉手擺了擺:“走吧?!?/br> 海棠點頭,帶著六千侍衛走了,他們走了之后這里很快拔營,用最快的速度回京城。 海棠帶著侍衛一路尋找福全的蹤跡,到了軍中就把秘旨拿給福全看,福全在帳篷里唉聲嘆氣,把秘旨燒了之后就說:“知道了,你先在帳下聽用,到時候你想離開跟伯父說一聲就行?!?/br> 海棠出去后得到了一處自己的帳篷,剛進去就見守缺來報告:“有幾位大臣私下派人跟咱們的侍衛接觸,要把這些人要到自己身邊?!?/br> 海棠問:“這是什么意思?” 守缺就說:“這是把軍中有能力的人收入門下當門人,到時候好保護他們?!?/br> 海棠皺著眉頭問:“這意思是說,八旗精銳被這些老爺們給瓜分完了?” “能打仗的瓜分了,那些都是些好漢子,如今是各位大人的親衛了,在戰場上拼死拼活到最后還不如去投奔某位大人來的強,所以這種事兒兩家都愿意?!?/br> 海棠問:“伯王都沒管?” “貝勒爺,這怎么管?帶頭的就是索額圖佟國維這些人。哪個不是皇親國戚?哪個不是肱骨大臣?” 海棠忍不住罵了一句臟話! 康熙的馬車一路日夜不停,到察哈爾的時候他感覺到病情好多了,等到了京城,他就剩下一點病了,當他被侍衛們扶著下車的時候,真的是憔悴至極形銷骨立。 而前來迎接的太子沒一點為父親難過的樣子,讓康熙甚是驚愕。他的印象里,太子一直是個好孩子,是個孝順的孩子,是個又愛手足的孩子,簡直是個完美的太子。 這個時候當一個年紀不大,家族面臨重大事情很有可能會一敗涂的少家主不該是太子這個樣子,不管是為了父親還是為了家族,他都不該如此風輕云淡的模樣。 甚至是后宮的女人如太后都在想如果失敗了該怎么辦,他作為儲君沒想過嗎?他難道不會睡不著嗎?康熙回憶他這么大的時候,那時候是晝夜戰戰兢兢,睡覺都不敢睡死。 他大病初愈,知道自己死不了了,再看太子,發現太子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個樣子。 太后和諸位皇子來看望他,太后是哭哭啼啼,幾個孩子是一臉擔憂,年紀小的十一十二和十三看到他的模樣都哭出來了。再看看太子這一會的表現,作為兒子沒為父親難過,作為儲君沒對戰局多過問,也沒看出那種苦苦支撐的堅韌來,他對太子真的是生出了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