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3.將蜜棗裝入碗內,蒸軟取出,趁熱去核,葡萄干洗凈,瀝水。 4.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繩子扎緊。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端午節(下) 《端午快樂》 之一: 【端】來一盤大粽子,【午】陽高照普天慶?!究臁空垊內斷ⅫS米,【樂】向此中尋真趣。 之二: 【端】杯遞盞慶佳節,【午】月艾粽有奇香?!究臁繉㈤e愁都拋卻,【樂】而談笑享天倫。 --------------------------------我是分割線------------------------------------- ——呼呼呼—— “鍋開了,柯特快端盤子來?!蔽掖蜷_鍋蓋沖著里屋的柯特喊。 “拿來了?!边@邊柯特也以飛快的速度端著盤子飛奔過來。 “派克,收拾一下桌子?,斊?,去拿砂糖?!蔽覍Ⅳ兆右粋€一個撿在盤子里,同時通知派克和瑪奇做好準備工作。 “月jiejie,好吃的出鍋了嗎?”奇牙忽閃忽閃的貓眼炯炯有神的望著我。 “恩,好了,但是你們要先去把手洗了?!蔽覍χ嫜勒J真的說道。 “知道了,哦耶?!逼嫜罉泛呛堑娜ハ词至?。 “那個……漂亮jiejie,有沒有我可以幫忙的?!眲e扭的小亞貓紅著臉問我。 “啊,那你就去把餐具擺好吧?!蔽蚁胂朊菜浦挥羞@個工作適合他。 “知道了,看老子的?!比缓笠才芰?。 “只是擺個餐具而已,你不用這么興奮啦?!蔽业沃?,沖那邊的興奮小亞貓喊道。 ——咣當——碗柜倒了—— “……我就知道……”我無奈的端著盤子,望著廚房一片狼藉。 “啊哈……好像失手了……”← 這是撓頭干笑的小亞貓。 “……”← 柯特、奇牙、瑪奇、派克。 “哎?!蔽覔u頭又嘆氣,心道:不要指望淘氣貓咪會乖乖的將事情辦好,因為他不搗亂就不錯了。╮(╯▽╰)╭ --------------------------------我是分割線------------------------------------- “這個好吃?!毙°y貓奇牙嘴上還粘著飯粒含糊的說。 “嗯?!庇捎诜噶隋e誤,貌似變乖的小亞貓。 “月jiejie,你是說過這個粽子是過節才能吃到的食物吧?”小乖貓柯特抬頭問我。 “嗯,確實是?!蔽尹c頭。 “那是什么節呀?”小乖貓柯特問。 “好像是端午節?!爆斊嫦肫鹞以缟吓R走時說的話。 “咦,那是什么節???”派克問道。 “端午節啊?!蔽覒涯钇饋?,慢慢給他們解釋道。 --------------------------------端午小知識-------------------------------------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五、夏節、詩人節等。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于西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所謂端午 【端午節由來】 關于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br> 迎濤神,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投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