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家里的女眷明面上對薛家都表現出了歡迎,賈政在見到薛蟠的時候就后悔了。 王氏將薛蟠說成是個老實憨厚的孩子,結果賈政看到的卻是個看起來有點油膩的小胖子,最重要的是,薛蟠標準的不學無術。賈政喜歡讀書人,而薛蟠呢,都這個年紀了,連三字經都背不下來,一開口,就透著無知和愚蠢,這叫賈政只覺得渾身不自在,說了幾句話之后,就將人給打發掉了!想到這小子以后就住在自己家了,賈政恨不得立馬在梨香院和榮禧堂之間多砌幾道墻出來,免得薛蟠的蠢氣傳染了自己的兒子。 薛家正好趕上了佳婉跟賈瑚的婚事,哪怕原本就聽說賈家跟王府結了親,等著王府的嫁妝送過來的時候,薛家這邊也是大開眼界。 薛家是富而不貴,要說錢財,他們是真的不缺,論起見識,他們也不算少,畢竟,宮里許多用度,都是他們這些皇商進上的。但是,許多東西,他們私底下用一用可以,比如說薛寶釵玫瑰二色金的襖子,不穿出去,誰也不會挑理,但叫外頭看見了,那就是僭越。 而佳婉卻是正經有封號的郡主,平王府在宗室里頭又極體面,內務府給佳婉準備的嫁妝自然也比較體面實惠,還能體現出佳婉的身份。 這年頭雖說鐘鳴鼎食已經成了形容詞,但依舊有另外一套判定階級的方法。比如皇帝皇后可以日常使用金器,其他人卻只能用一部分。各個宮室里頭的日常用具,也有區別,哪怕都是官窯里面的瓷器,誰用什么顏色的,都有規定。平時不計較,計較起來就是罪過。 郡主縣主,可以用七尾的鳳釵,尋常誥命,最多只能用五尾,她日常用的器皿衣裳上頭也可以有鸞鳳紋路,像是嫁妝里頭的許多擺件,就是典型的內造之物,上頭都有嚴格的標記。 總之,薛寶釵算是被徹底震撼了一把。她在江南的時候,自以為自己跟官家小姐沒什么區別,甚至那些窮酸一點的官兒,家里姑娘吃穿用度比起薛寶釵可差太遠了,便是到了榮國府,她也沒覺得榮國府的姑娘乃至客居的黛玉湘云在衣著打扮上比她強到哪里去。 結果如今不過是略窺一角,她突然就意識到,這身份上的天差地別所帶來的不同之處。 原本對給公主做伴讀之事,薛寶釵并不熱衷,她在家是小姐,進了宮就是奴婢,哪有好好的小姐不當,硬要去做奴婢的。 但如今見識了真實的皇家富貴,她忽然意識到,自己所以為的榮華不過就是朝露罷了,太陽一曬,那就沒了。 等到第二日婚禮的時候,薛寶釵愈發動容。只聽那些下人言說,前頭高朋滿座,后院里頭,來的又有許多公主王妃,三品以下的誥命都進不了正堂。像是薛王氏,在外頭,人家也叫一句夫人太太,放在這里,連拜見那些正經誥命婦人的資格都沒有。 他們一家人只能躲在梨香院,聽著禮樂喧囂,黯然神往。 “媽,我要進宮當公主伴讀!”薛寶釵想得很簡單,做了公主伴讀,自己就能接觸到那些原本根本不可能接觸得到的貴人,以自己的人品相貌,若是能與那些貴人相識,哪有不被看中的道理? 薛寶釵自家沒什么規矩,因此卻沒想到,真正要臉的人,誰會跟姐妹身邊的丫頭有什么瓜葛,不怕落下一個荒yin無道的名頭嗎?她進宮做公主伴讀,若是本身出身體面,那么,這些龍子鳳孫看上了,或許會回去說一聲,反正都要娶妻,娶個見過的,算是知根知底的,總比盲婚啞嫁來得強。 但薛寶釵呢,她這樣的身份,便是做了伴讀,也只能是那種比宮女略強一點的角色,也就是說,她在那些人眼里,最多就是能做妾,但是,誰會要姐妹身邊的人做妾呢?又不是親媽身邊的! 可以說,薛家奉獻一筆家產,供奉給某家經濟拮據的王府,反倒是更容易撈到個妾室的資格。 薛王氏也想不到這些,她倒也心疼女兒,忙說道:“我的兒,進宮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宮里如今總共才幾個公主,便是一個公主選三四個伴讀,也不過就是幾掌之數,咱們家也無別的門路,報個名,無非就是陪太子讀書罷了!依我說,你就好好在家待著,你瞧你鳳jiejie,跟著你元大jiejie一起長大,如今都能嫁給寧國府珍大爺做個將軍夫人,你如今也在這邊,好好討好老太太和你姨媽,到時候借著賈家的名頭,被哪個官宦人家瞧上,豈不是好?非得進宮一趟作甚!” 薛寶釵卻是說道:“鳳丫頭那會兒不過是她跟大jiejie兩個人,所以,賈家這邊多加教導,能嫁到寧國府,那也是因為珍大爺一貫荒唐,又喪了原配的緣故,如今這府里頭,正經的姑娘就有兩個,寧府那邊還有個嫡出的四姑娘,又有云姑娘和林姑娘,一個是老太太的侄孫女,一個是嫡親的外孫女,我在里頭算得了什么!日后有什么好姻緣,難道他們不先緊著自家的姑娘,反倒是先緊著我?哥哥的脾氣,mama你也知道,我若能嫁得貴婿,還能幫襯家里一二!咱們家總不能老指著姨媽姨夫吧!” 薛王氏本身就是個沒什么主意的,在家很多時候,也覺得女兒主意更正,更能沉得住氣!丈夫死后,兒子不成器,女兒倒是支棱了起來,府里頭許多賬本,倒都要先經女兒的手,外頭的生意,也是寶釵更清楚一些,如今聽得寶釵這般言語,也覺得有道理,只是還有些躊躇:“可這若是去了,卻沒有成,豈不是叫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