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在這位李先生看來,賈珠便不是那一等的潛力股,也算是不錯了。他也不知道榮國府如今是個什么情況,但在他看來,即便是將來榮國府老太太沒了,賈政分出去,那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李家說是世宦人家,但這一代也就是李守中中了進士,因著長輩都過世了,沒有后臺的緣故,一直以來,也做不得親民官和事務官,人到中年,還在國子監廝混,看著清貴,實際上也就是那樣。這位李先生只是舉人出身,要不是有李守中引薦,也沒這個機會在東山書院教書。 他其實是一邊教書,一邊備考,只是考了兩次,都沒中,自個也有些灰心。 只是,終究是承了自家堂弟的情分,知道堂弟有個待字閨中的女兒,素來也是極疼愛的,眼看著到了議親的年紀,只愁得弟妹一宿一宿地睡不著覺。李守中有個親妹子,是嫁給了某個之前也被稱作是“神童”的潛力股,結果那位不到二十就考中了秀才,如今孫子都有了,還沒考中舉人呢!還每日里手不釋卷,以至于老婆都做祖母的人了,還要為了補貼家用紡紗織布,地里的重活如今年紀大了倒是不用干了,但門前屋后的菜地,也得她管著,便是有兒媳婦幫忙,也辛苦得厲害,如今簡直如同老嫗一般。 李守中是個古板的人,覺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還是想要將女兒嫁個讀書人,李夫人怎么說,都是不行。一想到女兒將來可能落得跟小姑子一樣的結局,李夫人就各種睡不著覺。 而若是選擇賈珠,那就不一樣了,人家家大業大,是賈政的長子,將來是要繼承家業頂立門戶的,自家產業,就吃用不盡,便是他讀一輩子書,也不會影響到妻兒生計。 李先生回去跟堂弟夫婦一說,李守中還沒什么想法,李夫人已經千肯萬肯了,只是又擔心,人家高門大戶的,看不上自家。 李先生笑道:“怕什么,他們家說是榮國府,實際上也就是二房,賈珠他們這一房遲早要分出去的。那位政老爺官職論起來,比你還要低一級呢,怎么就看不上咱們家了?” 李守中沉吟一番,說道:“此事還得從長計議,這賈珠既然是高門子弟,說不準已經定親了,若是咱們巴巴地去問,倒像是有意阿附一樣,不妥!” 李先生忙說道:“堂弟不必這般,我已經叫人問過了,他的確還沒有定親!只是,不論男女,青春有限,還是早作打算為好!要我說,那賈珠別的也就罷了,性子卻是溫厚,并無高門子弟的紈绔習性,錯過了這個,再找個合適的,愈發不容易了!” 被堂兄這么一說,李守中也猶疑起來,說道:“人家一家女,百家求,咱們家總不能反過來吧,回頭難免叫人看輕了家里姑娘!” 李先生笑道:“你怎么就糊涂了,我聽聞那位政二老爺也是喜歡讀書的,回頭找個人在他那里敲敲邊鼓,他要是情愿,自然會上門提親,要是不情愿,這事便也作罷,孩子年紀也不算大,再尋摸個一兩年也不打緊!” 李夫人聽了,已經有些按捺不住,只是礙于丈夫的顏面,不敢說話,只得以眼神示意。 一邊李先生見罷,便笑道:“你們夫妻二人慢慢商量,我這便回去了!” 李守中忙起身相送,回來對著李夫人,還是有些不放心,說道:“這賈家,聽說大房二房有些不合……” 李夫人是李守中恩師的女兒,嗯,他自個就是被師長看中的潛力股,如今算是兌現了,因此,李夫人在家里還是挺有話語權的,當下便說道:“這遲早都要分家的,合不合的有什么打緊!難不成咱們還要沾人家大房的光不成!越是這樣才好,我聽聞他們家大房長子定的是王府郡主,真要是兩房關系好,那咱們丫頭若是嫁過去,豈不是被隔房的嫂子壓得死死的?” 見自家夫人都想到這事上頭了,李守中有些哭笑不得,不過還是說道:“不管怎么說,我回頭還是仔細打聽一下,便是賈珠那邊,我也打算什么時候親自看一看,畢竟是女兒的終身大事,不能輕忽了去!” 李夫人也知道自己丈夫的想法,當下便說道:“那老爺可得抓緊點,說是一家女百家求,那等有前程的男子,也是百家求的!” 李守中有些羞惱,難不成妻子以為自己是為了臉面,不顧女兒前程的人嗎?但是嘴上還是應了下來。 賈政是真的愿意跟讀書人家結親。他其實也知道,自己在勛貴圈子里頭名聲并不好,勛貴圈子里頭,最重要的便是爵位,結果明明是老大襲了爵,卻叫他仗著老太太的偏寵,堂而皇之地搬進了榮禧堂,便是他沒住在榮禧堂正堂,但這也就是掩耳盜鈴,因此,這些年,除了跟賈家撕擄不開的人家,幾乎沒人愿意去榮禧堂了。便是有什么要往來的,也是單獨去找賈赦。 賈史氏反正是年紀大了,懶得出門,待在榮慶堂,也沒人敢在他面前嚼舌。賈政是原本跟這些人家往來就不多,在工部也被排擠,家里頭清客相公都只有捧著他的,因此權當不知道這些。 之前賈瑚定親,賈政就想到了賈珠的事情。原本想著也在家里老親里頭選,可是扒拉了一圈,發現也就是史家那邊還行,只是母親就是出身史家,再弄個史家的兒媳婦,就顯得畫蛇添足。至于薛家,別說沒有年齡合適的,便是有,賈政也不考慮。 紫薇舍人在的時候,薛家勉強還算是官宦門第,那會兒就該改換門庭,叫子孫讀書為要。結果就舍不得那點銀子,闔家上下,都鉆錢眼里頭了,以經商為要,這樣的人家,哪里配跟他們國公府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