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張氏對于賈寶玉也沒多少在意,又不是自己生的,就賈史氏這種養法,再好的孩子也得被她養廢了。 張氏口不對心地夸了賈寶玉一番,便表示自己回去還有事,別的不說,賈瑚定親,之后的流程也得慢慢走起來。 賈史氏雖說不樂意叫賈瑚娶了這么一個宗室郡主,在她看來,這樣的好事應該留給賈珠或者是賈寶玉才對,不過,終究是皇家,賈史氏對皇家的敬畏還是有的,因此便吩咐道:“玻璃,去把我之前準備好的那柄累絲八寶三多如意拿過來?!?/br> 玻璃很快取了個狹長的匣子過來,在張氏面前打開,卻是一柄累絲金如意,做成佛手、桃子、石榴纏枝相連的模樣,又鑲嵌了八種不同的寶石,看起來珠光寶氣,格外耀眼。 張氏一愣,推脫道:“老太太,這應該是您的心愛之物,您還是自個留著吧!” 賈史氏說道:“這又不是給你的,瑚哥兒要娶的畢竟是宗室郡主,咱們家的聘禮也不能簡薄了,回頭叫人笑話!” 張氏想了想,也沒客氣,都是親孫子,分奶奶點東西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何況,還不知道這玩意是不是原本賈家官中的呢!當下說道:“那媳婦替瑚哥兒多謝老太太慈愛!” 送走了張氏,瞧著賈寶玉一副眼巴巴的模樣,賈史氏笑道:“寶玉你也想要啊,那個太重了,你現在還小,用不上,回頭祖母給你更好的!” 賈寶玉抱著賈史氏的胳膊,撒嬌道:“老祖宗最好了!” 賈史氏笑瞇瞇摸著賈寶玉柔軟的頭發,再看看他掛在胸前的那塊通靈寶玉,神情又變得和藹可親起來,看賈寶玉手里拿著那個蟈蟈罐,想到自己還有個翠玉蟈蟈白菜,便叫人拿了出來,放到賈寶玉面前:“如今外頭也沒有蟈蟈,這個回頭擺你屋子里,就當你也有只蟈蟈了!” 賈寶玉兩眼閃閃發光,小嘴更是抹了蜜一般,將賈史氏哄得心花怒放。 榮國府與平王府結親的事情很快被另一樁婚事給壓了過去。 水溶要成親了! 水芮的病已經拖了大半年,他依舊還硬撐著,畢竟,兒子太小了,他真的擔心兒子擔負不起家族的責任。水溶已經不去弘文館讀書了,以侍疾的名義待在王府,每日里聽著已經是快要油盡燈枯的水芮講解王府的各種事情。 也就是北靜郡王府財大氣粗,水芮差不多能將人參之類的補品當水喝,這才讓他能夠在幾乎吃不下東西,只能吃流食的情況下能熬到現在。 但這也給他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同樣也給水溶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就因為自己年紀小,還撐不住事,自己的父王強忍著巨大的痛苦也不敢死。 陳國大長公主看著水芮到了后來,形銷骨立,或者說是已經是皮包骨頭的模樣,心里卻是平靜無波,原來這個欺瞞了自己二三十年的男人,竟然也會有這樣一天。 水溶沒有意識到陳國大長公主的不對,只當是母妃對如今這個情況已經是難以承受,所以只想要逃避,畢竟,誰會認為自己的親媽是個壞人呢!尤其,陳國大長公主素來表現得跟水芮極為情深義重,這一年多來,陳國大長公主也是飽受煎熬,看起來衰老憔悴了許多,誰會懷疑這樣一個可憐的女人呢? 便是水芮自己,也沒想過,自己會倒霉地死在枕邊人手里。他一直自負,覺得自己將妻子玩弄于指掌之間,當然,陳國大長公主為北靜郡王府生下了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水芮對她其實不是沒有感情的,無非就是沒那么愛,又放不下從前的白月光。 如今水芮已經快要撐不下去了,總不能叫水溶熱孝里頭成親,必須要趕在水芮走之前,看到水溶大婚。 原本大家都以為,水溶的妻子不是出自宗室,就是出于勛貴,哪知道最后居然給水溶選了個大儒的孫女。 這位大儒姓宋,在民間那真的是聲名赫赫,他年少成名,考中舉人之后就放棄了科舉,一心學問,后來就開始在民間講學,他精于經義,又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朝中不少官員自稱是這位大儒的徒子徒孫,堪稱是桃李滿天下。 宋老先生自己沒有入仕,卻不能攔著自己的兒孫,他兒子早逝,孫子卻是個天才一樣的人物,十六歲就中了解元,只等著下一次會試就能中進士。而跟北靜郡王府結親的就是這位的親meimei,年齡比水溶大兩歲,但據說生得如花似玉,而且還能吟詩作賦,又工于書畫,在才女里頭,也算是頂格的配置。 知道宋姑娘要與王府結親,朝中不知道多少人給添了妝,有心人略微一算,都得咂舌。 當然,北靜郡王府是不在意女方的嫁妝的,陳國大長公主給自家兒子準備的聘禮也非常豪橫。像是什么金銀珠玉這些也就罷了,最難得的居然是足有二十箱的孤本善本書籍,這對于宋家這樣的書香人家來說,簡直是夢寐以求的寶貝。 “宋老先生怎么會將自己的孫女許給北靜郡王?”圣上那真的是納了悶了,那位宋老先生在很多人口中就是個奇人怪人,性子古怪,而且他除了當初四處講學那會兒,如今長住西川,幾乎跟神京扯不上什么關系,怎么竟是肯答應這門婚事。 “奴婢倒是聽說,是宋老先生那位早逝的獨子,當年與北靜郡王府定下的婚約!”夏守忠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跟圣上說了。 圣上一聽就是搖頭:“這話一聽就假!罷了,北靜郡王府素來還算恭敬,此事便到此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