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本朝倒是接受了教訓,限制了士子的相當一部分權利,但是這議政之風也根本是剎不住的,朝廷也沒去做這個無用功。 因此,這些鹽商便出了錢,鼓動那些士子,在民間說什么橫征暴斂之類的話,至于別人一說,北方遭災,整個朝廷到處都要花錢,你們南邊不交稅,北邊百姓就得餓著什么的,當即就是一句話丟回去:“這北邊遭災跟咱們江南有什么關系!” 這話在江南其實市場很大,當年南宋乃至東晉和之后的南朝北伐一直不成功,也有這個緣故,南邊百姓日子過得好好的,那些僑民或者還懷念家鄉,但是本地人只恨北人搶了自家的田地財富乃至機會。因此對北人別說是同仇敵愾之心了,能不有幸災樂禍之意就不錯了! 便是到了如今,其實也是差不多,沒有足夠普及的教育,普通百姓是不會有多少家國一統的情懷的,而對于中上層來說,他們就屬于嘴上全是主義,心里都是生意那種。想要做官,那肯定是一統好,一統了官職多??!想要掙錢,那就不一樣了,我都是在南邊做生意,便是掙了你們北人幾文錢,但你憑什么拿著我交的稅去賑濟北邊災民呢? 不僅如此,他們對下面灶戶的盤剝還愈發苛刻了許多,以至于到了寒冬臘月,灶戶們別說是棉衣了,連過冬的糧食都沒買齊全,他們倒是能煮鹽,但他們沒資格賣!鹽也不能當飯吃??! 對于這些底層的百姓來說,到了活不下去的時候,除了揭竿而起,還能干什么呢? 自陳勝吳廣開始,農民起義之事,其實一直絡繹不絕。但是即便是自身以農民起義起家的朱元璋,面對這種情況,依舊是鐵血鎮壓了事。倒是崇禎皇帝那會兒面對滿地的流寇,倒是想要安撫,可惜的是,那會兒已經是回天乏術,而且沒錢沒糧,你想撫,人家也不答應??! 這些灶戶數量不少,還有人想要將此事推到朝廷征收鹽稅上去,想要借此要挾朝廷減稅,叫自家的家丁也摻和其中,一下子就顯得聲勢浩大起來。 圣上原本都在琢磨著今年怎么過年了,結果來了這么個壞消息,只氣得七竅生煙,原本他就有了中風的征兆,這聽到消息,只覺兩眼發黑,要不是戴權見機得快,趕緊將人扶住,又拿了一粒牛黃清心丸給圣上吃了,他這才緩了過來。 圣上可不是什么老糊涂,清醒過來之后,再仔細將折子看了一遍,就發現了里頭的貓膩。 他氣極反笑:“這些王八羔子,竟是這般膽大包天,若是不叫他們知道朝廷的厲害,只怕還要翻了天去呢!” 圣上的確擔心江南生亂,但是他擔心的可從來不是那些鹽商,而是江南那邊的士族豪紳,這些人互相之間聯絡有親,在朝堂上也多有族人親戚為官,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 但是這些鹽商算什么,中原自古以來那是官本位,商人從來都是待宰的肥豬!對這些人下手,是根本不用擔心造成什么輿論壓力的!便是他們那些靠山,遇到這種事情,要么就是趕緊跟他們劃清界限,要么就是反過來也分一杯羹! 圣上計議停當之后,直接起身說道:“召集諸位閣老,到御書房議事!” …… 江南灶戶造反的事情能將圣上氣得半死,對于神京各家來說,壓根沒什么影響。誰能相信這些灶戶能成事呢?也就是普通百姓聽了些有的沒的,趕緊去多買幾斤咸鹽回來,免得回頭漲價了還買不著! 實際上這根本沒有必要,神京這邊吃的可不是江南那邊的海鹽,而是蜀中的井鹽,另外還有西北那邊的青鹽。像是京中權貴人家,吃的主要就是青鹽,不僅如此,還會用大塊的青鹽擦牙漱口,便是尋常牙粉,里頭也會加上一些研碎的青鹽。 對于各家王府來說,那就更不用擔心了,內務府自個就有幾處鹽礦,放開了吃,吃個幾百上千年也是吃不完的! 不過,各家主人知道,下面的下人卻不知道,尤其是府里各個莊子上,他們本身就遠離城池,原本買鹽都是集中采購,如今聽得這些消息,不免憂慮,幾個莊頭還一起過來找顧曉討主意。 顧曉簡直是哭笑不得,不過為了安撫人心,還是叫府里長史去內務府,以市價采購了一批粗鹽回來,不僅是府里的下人,便是莊子上各戶,也按照人口分到了許多,算是今年年終獎勵的一部分。 顧曉帶了這個頭之后,朝廷那邊也反應過來,怕市面上真有人借著這事囤積居奇,再有人將私鹽也大肆賣到京畿之地來,那可就真的在圣上臉上甩了個響脆的了! 圣上直接叫內務府那邊開了之前開采的鹽庫,以之前的市價在京畿之地售鹽,很快就將已經出現漲勢的鹽價給平抑了下去,也算是緩解了百姓的焦慮。鹽又不是糧食,這大冬天的,也沒什么重體力活要干,能吃多少鹽!如今瞧著市面上半點也不缺鹽,大家便都不急著買了。 不僅如此,圣上存心想要給江南那邊的鹽商一個教訓,你們不是逼反了灶戶,想要以此來要挾朝廷嗎?那一時半會兒,你們的鹽也別賣了!如今運河封凍,長江可沒凍??!內務府在蜀中就有鹽井,直接從那里調運,先運個幾船過去!這沒了張屠戶,難道還要吃帶毛豬不成! 第132章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圣上總是低估了下頭那些人的膽量和能耐。 內務府順江而下的一艘裝滿了鹽的船直接被一幫水匪給鑿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