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顧曉跟雍王妃說得熱鬧,端王太妃也湊過來聽著,雖說她孩子已經大了用不著,完全可以等孫子生下來用嘛!穎王太妃反正沒親生的孩子,就算是聽到了一點也沒什么興趣,至于安王太妃,她卻是覺得,簡王妃養活了四個孩子,不比顧曉會養,因此根本懶得理會。 宗室里頭對于誰做太子,誰做皇帝其實興趣并不大。正月里頭,大家該吃酒吃酒,該聽戲聽戲。反正就是一句話,圣上選誰就是誰,前提是別礙著我們的利益就行。 等著過了正月十五,衙門開印,圣上終于下旨,封十三皇子徒宏軒為順王,十四皇子徒宏憬為純王,然后從之前封存的幾家王府里頭給兩個人各挑了一個王府,叫他們出宮了。 徒宏軒身體不好,圣上心疼這個兒子,就沒給他安排什么差事,叫他跟著慶王在宗人府打雜就行,橫豎宗人府要是有什么大事,都有慶王在,徒宏軒占個名頭,白拿一份俸祿就行。 至于徒宏憬,那可就有意思了,他直接被安排進了戶部行走。戶部在六部里頭絕對是強勢部門,僅次于吏部。一個管著財政,一個管著人事,可比禮部這樣的清水衙門來得強多了。 這決定一出,頓時立馬又戳痛了一干勛貴的脊梁骨,麻蛋,之前才坑了他一把,以后咱們家要是在外頭領兵,想要找戶部要點錢糧,不會被克扣吧! 至于戶部原本的官員,如尚書周振安,簡直快氣死了!甄家就是朝堂上最大的蛀蟲,叫甄家的外孫跑到戶部來,是嫌國庫錢太多嗎? 周振安年紀已經不小了,這些年在戶部支應著,早就累得不行,如今再來個一看就不省心的玩意,請辭的心都有了。 徒宏憬倒是表現得挺人模狗樣,對周振安還有原本的兩個戶部侍郎都挺敬重的樣子,但是大家心里都在嘀咕。畢竟,這位真不像是什么省油的燈。尤其大家都猜的出來,這位跑到戶部,大概就是來鍍金的。但問題是,戶部能有什么鍍金的機會,這位不會是想要加稅吧? 戶部上下明面上歡迎了一下這位新鮮出爐的純王,私底下卻是議論紛紛。周振安卻是懶得跟徒宏憬虛與委蛇,直接先給徒宏憬出了一道難題。 戶部去年南邊的稅沒收上來多少,以至于如今國庫空虛,純王你母族是江南大族,這是你看看想個辦法出來吧! 徒宏憬也沒想到自己一來,就接了個燙手山芋,不過他這會兒也沒想太多,年輕人嘛,滿腦子都是天真的想法,覺得只要自己一句話,外祖家就會配合著將稅收上來,卻根本沒想到,這世上,奪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人家憑本事偷的稅,憑什么拿出來。尤其這里頭的罪魁禍首還是甄家,是甄家先開了個挪用稅銀的先河,管著鹽政的時候,又私底下倒賣鹽引。上行下效之下,江南那邊的鹽商,有哪個不販賣私鹽的? 再有織造里頭的許多弊政,徒宏憬是不明白,自己掉進了多大一個坑里,還琢磨著要叫圣上看看自己的能耐。 他才一封王開府,甄家那邊就給他配備了不少幕僚門人,甄家安排的自然都是自己人,這些人是不會背叛自己的階級的,因此,當徒宏憬一問,怎么將江南那邊的稅收追回來的時候,大家便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這事一傳出去,便是徒宏軒也開始等著看徒宏憬的笑話。 別看江南那邊是龍興之地,實際上那邊情況太復雜了。這就跟前明時候差不多,許多勛貴就是祖籍江南,開國時候,也多得江南那邊大族助力。因此,本朝立國之后,對江南就多有優容,以至于如今朝堂上下籍貫江南的官員比例幾乎超過了六成,江南那邊若是出了問題,整個朝廷都得跟著受窮。 別看徒宏憬幾乎算得上是江南士族大戶推舉出來的皇子,但真要是動了江南這些人的奶酪,只怕頭一個要干掉徒宏憬的就是他們。如今就看甄家到底怎么選擇! 圣上也在看,圣上自覺對甄家已經是仁至義盡,如今甄家到底是忠君,還是忠于自己的利益,就看他們的選擇。若是甄家肯忠君,那么圣上也會給他們留一條出路,若是甄家一條道走到黑,也別怪圣上不念舊情! 也有一些蠢人沒看出其中的風險,比如說賈史氏。她如今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賭對了!雖說知道甄貴妃有意先在勛貴圈子里給純王挑選一個王妃,卻也并不著急,畢竟,賈代善死了,賈元春不過是個從五品小官家的女兒,或者有資格做個閑散宗室王爺的正妃,卻沒資格做未來太子的太子妃。最重要的是,元春年紀還太小,純王可不可能等這么久! 橫豎他們家是頭一個站隊的,日后甄家絕不能虧了元春,因此,賈史氏愈發看重起元春來。 按照賈瑚的說法,如今榮國府里頭,但凡有什么好東西,都得先由元春挑,剩下的才能落到他和賈珠賈璉頭上。也虧得大房不差這些,要不然就賈史氏這樣的區別對待,賈瑚賈璉兄弟兩個就得先跳起來。 另一個叫賈瑚警惕的就是,賈史氏接王子勝夫人和王仁王熙鳳兄妹兩個來賈家的頻率也高了起來,還叫王仁在賈家家學里頭念書。雖說王家這個情況,還有王仁本身的性子,指望他參加科舉是不可能了,但是,多學一些總沒什么壞處,不至于落得個不學無術的評價。另外,王子勝夫人不想被金陵王家吃了絕戶,在京城這邊能依靠的只是賈家,自然希望兒子能與賈家的小輩親近。因此,賈史氏一說,王子勝夫人就千恩萬謝地答應了下來,回頭就將王仁送進了賈家家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