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因此,雍王妃絕口不提穎王太妃和安王太妃,只是夸了顧曉一番,兩家往來的次數多了,雍王也覺得顧曉難得,哪怕平王是親弟弟,也得說這個王妃嫁給平王,是白瞎了! 顧曉卻不知道雍王夫婦這一番對話。到了正月初二,這拜年的事情才算是開始了。 初二是出嫁女回門的日子,因著宮宴時間結束得有點晚,昨晚上散的時候,隆安侯夫人就專程過來叮囑,叫她今兒個不用著急,晚一點回去,趕上吃午飯就行。 顧曉也不會拂了她的好意,很是睡了個懶覺。昨兒個下午雪就停了,今兒個太陽出來,照在雪上,連屋里都映得亮堂起來。 聽說今兒個要去外祖家,便是徒嘉鈺以前去過,對外祖家也沒多少印象了,知道今兒要過去,不免有些興奮。即便連續兩天沒能好好睡覺,他今兒個醒得也不算很晚,早早就梳洗妥當,換了衣服,跑到顧曉那邊。 因為是過年的緣故,徒嘉鈺就穿得跟個紅包一樣,頭上戴著珍珠紫金冠,身上穿著二色金大紅箭袖狐皮襖,外頭罩著秋香色彩繡妝鍛排穗褂,一看就顯得喜氣洋洋。至于末兒,更是從上到下都是紅色,連鞋子都是厚底彈墨紅鞋,他還沒有留頭,因此,頭上就只是用紅絲線綁了兩個小揪揪,上面還各墜著幾個指頭大的珍珠,脖子上的金項圈上,鑲嵌的也是紅珊瑚,看得便叫人歡喜。 小孩子能穿紅,顧曉卻不好這么穿,她終究是守寡的人了,除了禮服之外,其他衣服還是盡量不用大紅色,因此,只是穿著一件雨過天青的緞襖,外頭是一件靛青彩繡鑲玄狐皮的褙子,下面穿著一條豆青緞面銀鼠皮裙,出門的時候,又穿了一件雪青色鑲邊寶藍撒花斗篷。 她自覺這一身打扮很稱自己的膚色和年紀,上輩子還一度流行冷淡風呢,她還真不習慣穿得大紅大綠的,看著有些晃眼。 但是隆安侯夫人見到,心里又是一酸,可憐自己的女兒,明明正是青春年華,結果竟是連紅都穿不得了! 顧曉的兩個嫂子,周氏和劉氏倒是沒什么想法,小姑子再不濟,那也是太妃,大兒子成年就是親王,以后起碼四五代的富貴都能保證了,跟小姑子比起來,也就是周氏不用愁丈夫孩子的前程,劉氏如今因著娘家的事情,失了丈夫和婆母的歡心,每日里都是一副愁云慘淡的模樣,愈發叫人看著不舒服。 這會兒瞧見顧曉,擠出一個笑來,卻顯得很不自然,隆安侯夫人偏頭看到,只氣得咬牙,不過當著女兒的面,也只能當做沒看到。 都是自家人,進門之后,便也不用多忌諱什么男女之別,因此,隆安侯和顧曉的兩個兄長顧晏和顧昀也都在屋里等著。 隆安侯上下打量了女兒一番,嘆道:“瘦了!” 顧曉不免失笑,說道:“爹你就是幾年沒怎么見著我了,才會這么說,我這兩年養著,還胖了一些呢!” 隆安侯忙說道:“可別聽外頭人胡說,覺得瘦有多好,瘦要是真的好,那怎么就是個病字頭?你之前身體虧得厲害,就得好生保養才是!” 顧曉連忙答應了下來,保證不會為了漂亮減肥。她也犯不著啊,又不用去討好男人,誰要把自己瘦得弱柳扶風的樣子,她保持正常體重就好。 隆安侯夫人這會兒看著兩個孩子,卻是越看越愛,在她眼里,兩個孩子都長得像是顧曉,沒老徒家什么事。她忙不迭叫人將早就準備好的荷包拿了過來,他們兩個將來又不用金榜題名,因此并沒有弄什么三元及第之類的錁子,里頭放的就是如意、葫蘆、柿子模樣的金錁子。 周氏和劉氏也各自給了荷包,不過里面放的是銀錁子。 顧家的孩子也被叫了過來,他們里頭最小的也比徒嘉鈺大一點,年齡差不多的還就是幾個女孩子,她們都是養在隆安侯夫人膝下的,這會兒都上前來見禮。 顧曉也連忙將早就準備好的荷包一一分了下去,男孩子就是筆錠如意,三元及第的金錁子,女孩子卻是蓮花、海棠、梅花的金錁子。 顧曉給娘家的節禮里頭素來也都有幾個孩子的份,因此,幾個孩子都知道,這個姑母素來大方,這會兒都歡歡喜喜道了謝,倒是一邊的劉氏尤有不足,她覺得自己的兩個女兒都是嫡出,得到的應該要比大房兩個庶女多一點,哪知道顧曉竟是一般對待,便叫她有些不平。 只是她就是個窩里橫的,當著公婆的面,那是半點聲也不敢出。 顧曉看了一下幾個孩子,最大的是顧晏的長子顧軒,已經年過弱冠,早就定了親,原本去年他考中了秀才,便打算成婚,結果女方那邊祖母過世,得守孝一年,婚期不得不延后,不過也就是今年的事情。 顧曉瞧著顧軒英氣勃發的模樣,也是喜歡,笑道:“我出嫁的時候,軒哥兒還是個孩子呢,如今都這么大了,之前聽媽說軒哥兒今年成婚,到時候我定是要準備一份厚禮的!” 周氏笑道:“那到時候可就要沾了娘娘你的光了!” 顧曉故作不喜,說道:“嫂子愈發生分了,在外頭也就罷了,如今在自己家里,還說什么娘娘,這是臊我呢!” 周氏忙擺手說道:“這可不敢,我就是順口一說罷了!”她也是看著顧曉長大的,之前知道顧曉坐月子期間喪夫,據說有些不好,還很是擔心了一陣,只是她這個做嫂子的,沒有婆母允許,也不方便上門探望。隆安侯夫人每次過去,也不樂意帶兒媳婦,主要是二兒媳婦不像話,大兒媳婦倒是好,偏生又怕顧曉觸景生情,生出傷悲來,因此,只是自己過去。如今很久不見,周氏不免覺得有些生疏,瞧著顧曉言笑自若,便又想起從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