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雍王妃見顧曉面上憂色,反倒是安慰道:“弟妹也別擔心,這又不是第一胎了,我心里也有數,真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我也不會硬扛著!”雍王妃想得很開,她還有個徒嘉珩呢,真要是為了這一胎出了什么問題,大兒子可怎么辦呢?他本來就不夠聰明伶俐,在雍王那里不算非常討喜,若是自己有個萬一,雍王再娶個繼室,這個兒子就變成繼室的眼中釘rou中刺了! 雍王妃想到這里,再看看顧曉,內心又生出了去父存子的心思!這年頭,男人很多時候真不是什么依靠,有的時候,你所有經歷的風雨,就是你覺得可以依靠的男人帶來的。要是雍王不在,雍王妃反倒是可以報個孕產,留在府里養胎,但偏生雍王不想授人以柄,那雍王妃再難受,也得撐著。 進宮的內外命婦里也不就是雍王妃一個人有孕,甄貴妃和瑜妃都不多管,她們也沒資格隨便施恩,因此,大家都只能照常朝賀,然后各自領了一份所謂的“饋歲”禮,無非就是兩個荷包,里面放著一些金銀錁子或者是玉石小玩器,收下這個,大家再感恩戴德一番,這才能夠休息。 大概是昨兒個覺得有些扎心,今兒個穎王太妃和安王太妃就都沒湊過來,另外找了個偏殿坐著去了,只是到了領宴的時候,還是被安排到了一起。 第93章 比起昨兒個, 今日的宮宴就輕松了許多,外朝的宴會放在了倦勤齋,那里有個小戲臺子, 可以一邊吃飯一邊聽戲,如此,一天也就消磨過去了。而內宮的宴會也有戲, 卻是木偶戲,這個占的地方小, 玩起來也有意思。 顧曉看著看著就走神了,想起來上輩子看過的霹靂布袋戲來, 頓時就覺得家里也可以養上這樣一個戲班子,將自己看的那些戲本子上的戲給排出來, 甚至還可以給孩子排點兒童劇什么的。 雍王妃還以為她不喜歡看,便笑道:“弟妹不喜歡這個, 回頭我們府里的小戲班子借給你!” 顧曉這才回過神來, 忙說道:“之前沒怎么看過這個,其實也還是挺有意思的!我記得小時候跟著家里出去玩的時候, 好像還看過皮影戲呢!” 雍王妃也是笑道:“皮影戲我倒是沒看過,只是聽說過一些,不過想來跟著木偶戲應該沒有太多區別吧!” 顧曉點了點頭,說道:“確實不如這木偶戲靈動,回頭我倒是想著在家玩玩這個!” 雍王妃琢磨著搞個木偶戲, 總比養個戲班子容易,當下便說道:“你要是喜歡,盡管做便是了, 橫豎在家閑著也是閑著!” 顧曉點了點頭,可不是嘛, 閑著也是閑著,這年頭交通不方便,沒法天南地北地到處跑,那就搞點別的興趣愛好唄! 有了娛樂活動,即便宮宴上的菜沒多少好吃的,大家也不放在心上了,抓上一把瓜子,就能邊看邊聊消磨時間。 “往年是這個嗎?”顧曉輕聲問道。 雍王妃說道:“去年是在暢音閣,不過今年不是下雪嘛,暢音閣那邊就不方便了,隔著雪也看不清楚,也只能在屋里看看小戲!” 顧曉頓時明白,這升平署也是有備用方案的,可見,歷朝歷代,打工人都是一樣。好在自己已經是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一員了,只有自己做甲方的份,想到這里,顧曉不免就舒心了不少。這兩天累就累一點吧,接下來有一年的好日子呢! 雍王妃這會兒還有些遺憾:“你年紀輕,不曾跟著圣駕南巡過,要不然的話,南邊那些官員獻的戲班子,那才叫有意思呢!”雍王倒也曾經有過一陣被看重的時候,那會兒他跟著故義忠親王,那位對愿意跟著自己的弟弟是肯下功夫的,就曾經舉薦過雍王跟著南巡,雍王妃那時候與雍王也算是新婚燕爾,也跟著過去了,很是見識了一番江南的繁華。 顧曉對于看什么江南繁華倒是沒多少興趣,她上輩子就是在南方長大的,出去旅游都寧可往北邊或者是西南那邊跑,自家那里是懶得去的。這會兒聽雍王妃這般說,卻也沒有掃興的意思,只是說道:“是我生不逢時了!說起來,我家祖籍還是南邊的呢,生下來就沒去過,也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機會了!” 雍王妃安慰道:“你且還年輕,以后日子長著呢,怎么就沒機會了?”雍王妃也就是安慰一下,換做是其他人家,說不得丈夫或者是兒子外放,還能跟著去!如今宗室又不能當官,除非能得到圣上特許,否則的話,顧曉一輩子也只能在京畿附近這一百里晃悠,想要南下,簡直是癡心妄想。 顧曉只是笑道:“那就借嫂子的吉言!”她琢磨著,若是自家兒子夠給力,自己說不定將來還能去馬爾代夫曬日光浴呢! 顧曉已經問過了隆安侯夫人顧家是否參與到海貿之中,顧家雖說自家沒有,但跟閩浙那邊的海商其實還是有些關系的。之前隆安侯去了一趟茜香國,就對這事比較感興趣,比起走陸路,去茜香國其實還是走海路更便宜一些。因此,顧家本家那邊如今也在籌謀著買兩條海船,先走幾次看看,也好給族人多謀一條出路。 聽到顧曉詢問南洋那邊的情況,隆安侯夫人回去問了一下之后,也將自己所知道的說了一些。閩浙一帶,下南洋的人不少,但是南洋那邊如今情況比較復雜,西洋那邊的人已經占了不少地方,往往扶持當地土著,打壓中原移民。 好在中原雖說對于對外擴張興趣不大,但還是保持著天朝上國的逼格,干兒子要是被欺負了,做義父的還是要站出來給干兒子撐腰的。因此,西洋人也不敢做得太明顯,只能是挑撥那些土著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