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顧曉連忙謝了,看著雍王攜著徒嘉珩先上了車走在前頭,徒嘉鈺的車便跟了上去,而雍王妃卻是笑道:“弟妹若是不介意,不如跟我同車?” “那感情好!”顧曉也是笑道,“正巧我一個人坐著也煩得緊!” 雍王妃還懷著孕,顧曉便扶著她上了車,因著是要入宮朝賀祭祀,兩人都穿著禮服,光是頭頂的鳳冠就頗為沉重,坐到車上之后,都忍不住略舒了一口氣。 雍王妃肚子已經很明顯了,顧曉有些擔心地看著她,問道:“嫂子怎地不報個有孕,這般進宮,也忒辛苦了些!” 雍王妃嘆道:“這又不是前三個月胎不穩,也不是最后一兩個月,就要生,哪能偷這個懶呢!好在如今宮里沒有太后皇后,咱們也能松快一些!” 顧曉點了點頭,又想到之前多準備了兩副護膝,便打開車窗,吩咐隨行的人去后頭叫夏蘭,將她之前帶出來的小包裹帶過來。 夏蘭很快將東西送了過來,顧曉打開包裹,里面除了護膝之外,就是幾個荷包。 顧曉不過是在雍王妃面前展示了一下,雍王妃就知道怎么回事,顧曉笑道:“這個小的給珩哥兒送過去,這個大的,嫂子你先戴上?!碑斎粵]有雍王的,她一個做弟妹的,哪里能給大伯子送什么東西,這不是鬧嘛! 雍王妃猶豫了一下,說道:“王爺素來端方,只怕……” 顧曉輕聲說道:“就到前頭說,鈺兒一個人坐有些緊張,想要跟珩哥兒一起坐,然后在鈺兒車上戴上就是了!穿在里頭,外面有褲子有褂子,根本看不出來!” 雍王妃哪里不心疼孩子,前兩年跟著雍王在前頭,哪怕冬天穿得厚,回來的時候膝蓋都有些青紫,偏生穿得太多,又容易影響行動,只得忍著,回來給孩子抹藥。這會兒也顧不得雍王說什么“慈母多敗兒”之類的話,便也隔著窗吩咐了幾聲。 顧曉幫著雍王妃脫了朝靴,解開褲腳,卷起褲腿,將護膝穿好,再把褲腿放了下來,重新穿上靴子。 “弟妹真是心思靈巧,我之前竟是沒想到這個!”雍王妃感受著膝蓋上的柔軟和溫暖,忍不住夸道。 顧曉笑道:“什么心思靈巧,就是會偷懶罷了!以前也想不到這些,就是今年鈺兒要進宮,還是一個人在前頭,我這心里七上八下的,各種擔心,這才想起了這個!也虧得四伯四嫂你們惦記著,要不然的話,這會兒我還懸著心呢!” 雍王妃嘆道:“可不是嘛,做娘的,哪有不擔心孩子的!” 一路說了一會子話,馬車便到了車門口。 顧曉吩咐車夫將馬車趕到避風的地方,后面幾個丫頭坐的車上放了個茶爐,爐子上煮著姜湯,還預備了不少醬rou和烤餅,護衛們冷了餓了,都可以過去喝上一大碗姜湯,吃點醬rou烤餅,也能填填肚子。 安置妥當之后,又看著雍王帶著徒嘉珩和徒嘉鈺往大明宮去了,顧曉才與雍王妃一道,往后宮而去。 因著沒有太后皇后,甄貴妃再得寵,手里沒有鳳印,就不能代行皇后的職責,所以后宮祭祖這一項,已經有好些年不曾舉行。因此,到了后宮,也只是按照前頭的流程,一幫內外命婦,聽著禮官的指揮,肅、拜、叩,一輪輪下來,沒多久,一個個便是身心俱疲。 等到一系列祭拜活動完成,這幾年都在養尊處優,除了每日散步,最多就是在帳子里悄悄做一做瑜伽的顧曉也累得不行,相比較而言,一邊的雍王妃也更是不堪。 瞧著顧曉這邊幫著扶住了雍王妃,原本打算過來跟顧曉敘舊的穎王太妃也過來了,她猶豫了一下,便也過來幫著扶住了雍王妃,又喚了一聲“四嫂”。 雍王妃不由一愣,不過很快也露出了笑容,與穎王太妃道謝。 距離宮宴開始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若是宮里有母妃的,便可以過去,但是李才人雖說不至于寄人籬下,也是一幫低位妃嬪湊活著擠在一起,她們連參加宮宴的資格都沒有,最多就是御膳房按照規矩,給這些低位妃嬪送過去幾桌席面,差不多三四個人一席,相熟的人可以湊一塊吃。 李才人人緣不好,以前好歹有個徒宏遠年年孝敬,倒是有一些御女采女之類的愿意巴結一二,如今卻是人憎鬼厭,大家都懶得跟她說話,畢竟,以前跟著她還能撈到點好處,現在嘛,她雖說不算精窮,比起以前,也差太多了。像是這次,平王府雖說也給她送了一份節禮,但是主要卻是幾身衣裳,幾匹衣料,還有就是八個荷包,里頭金銀錁子都有,但是加起來也就不到一百兩銀子。 李才人之前被甄貴妃針對,哪怕如今甄貴妃都懶得理會她了,但是宮里頭跟紅頂白,她自個當初作孽,硬要打壓正經的兒媳婦,扶持個娘家侄女,結果如今兒子沒了,外頭兒媳婦當家做主,自然不可能再如同當年一樣。人家還愿意三節兩壽地往宮里送東西,已經算是不錯了,你還想要要求再多,那你配嗎? 李才人如今總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做世態炎涼,除了認命,也沒別的辦法。以前還抱怨外頭送進來的東西少,但是在宮里刻薄她的份例的情況下,她就指著宮外的孝敬過日子呢。這大過年的,其他人不愿意跟她湊一桌,她只得忍痛掏錢自個要了一桌,這會兒也擺不起主子的架勢,為了拉攏身邊的宮女,干脆叫宮女一起吃,哪里還敢想著想辦法去兒媳婦面前擺婆婆威風,別鬧得最后,婆婆威風沒擺成,連如今這點孝敬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