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結果就聽圣上說道:“此事涉及茜香國,咱們宗室也不能輕忽了?,F在也不知道王女喜歡什么樣的,那宗人府這邊先將各色人等都預備好了,無論是文質彬彬的,還是健壯有力的,性子開朗的,嗯,那等性子深沉的還是不要了,別讓茜香國那邊生出什么想法來!” 慶王精神一振,頓時覺得自己的謝禮可以多收幾家,忙恭維道:“還是圣上想得周全,我卻是沒想到這么多。之前瞧見過幾次茜香國的使節,一個個又黑又瘦,個子也不高,只覺咱們的子弟,總比他們拿得出手,卻沒想過人家喜歡什么樣的!” 慶王一向做事妥當,圣上便也沒有多想,直接將這事交托給了他,又叮囑道:“此事還得盡快,當然要以自愿為主,選個心不甘情不愿的過去,到那里給朝廷添堵可就不好了。另外,能入選的人,不管后來有沒有被茜香國國主王女選中,回來朕也不吝重賞!選中的,朕也會冊封一個郡王之位,不叫他在茜香國丟了顏面?!蹦闩獋€宗女出嫁,還得給人封個公主呢,這等外藩國主,一般在國內品級也就是與郡王平齊,那給對方封個郡王,也就能跟對方在法理上平起平坐,不至于搞得像是給人做上門女婿一樣,有著這么一重身份,在外頭也能有一定的自主權,不至于被對方拿捏。 圣上給的條件這么優越,慶王一聽,就覺得穩了,一個郡王,一年光是俸祿就有五千兩,這錢放在茜香國花,可比在京城耐用多了,只怕一些只能封奉國中尉乃至奉國將軍的宗室都要心動,當下恨不得賭咒發誓,自己一定將此事安排得妥妥當當。 慶王做事效率也是杠杠的,他前腳剛出了宮,后腳就命人將消息傳到了各處宗室那里,頓時,京中各家宗室都沸騰起來。 第65章 這事影響到的主要是老牌的宗室, 跟平王府這樣的新宗室是沒什么關系的。便是徒嘉澤年齡何氏,李氏對此也絲毫沒有動心的意思,她就徒嘉澤一個指望, 真要是被安排出去了,她得哭死。 因此,李氏聽說了消息之后, 只當耳旁風一般,還不許別人說給徒嘉澤聽, 免得徒嘉澤野了心,日后再有這樣的機會, 也想往外跑。 她實在是想太多了,起碼徒嘉澤這個年齡, 還真沒理解茜香國是什么含義,他如今的生活主要就是吃喝玩樂, 其他的事情都是過眼云煙。等他長大了, 真要是起了什么心,李氏這個做親媽的, 估計也是攔不住的。 各家爵位已經掉落了不少,為子孫前程憂心的宗室開始四處活動,還要跑到宮里求甄貴妃的,以至于連外朝都聽到了動靜。 外朝那邊那叫一個驚訝,壓根沒想到這么重要的事情, 圣上居然不在朝堂上說,頓時立馬有幾個御史就跳出來,反對此事。他們理由也很簡單, 咱們泱泱大國,怎么能淪落到叫宗室子弟與番邦小國結親呢?這也太有損上國顏面了。 不過, 有反對的,就有贊成的。文官最怕打仗,一方面要花錢,一方面還得看著武將得意。如今拿出個郡王的名號,一年五千兩銀子就能安撫一個藩國從此老老實實,這不要太劃算,至于這位未來的郡王要背井離鄉去結親,那算什么,那是宗室子弟,又不是他們家的子弟!何況,平白有個有錢有權的美嬌娘倒貼,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嘛!要不是這事只是限定了無爵宗室,只怕能被搶破頭。 因此,很快就有人出列,開始各種引經據典,駁斥那幾個御史的言辭,圣上只在上頭高坐,就發現這事已經不用再說,算是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通過。 當大家齊心一致的時候,事情辦起來就會很快,不過是五日的時間,宗室就通過幾場選拔,挑出了五個合適的人選。宗室的選拔考試也很簡單,先看相貌,雖說宗室子弟因為幾代的基因改良,不會歪瓜裂棗,但是也得挑一挑不是。然后就是看才學了,茜香國那邊你能背一本《論語》差不多就能算才子,那就以此為標準,不管什么經典,你能背一本就行,若是你還有其他特長,比如說琴棋書畫之類,那就算加分項。文試不行的,你可以去參加武試。不用你會騎射,正常騎馬總不能有問題吧,聽說茜香國那邊是騎大象,咱們也不從御園里頭把下頭進貢的大象拉出來給你騎,你就先騎馬。你要是連騎馬都不行,回頭騎大象可就更不行了。另外射箭也是一樣,不要求你十發九中,中個一半總能做到吧。 一番挑選之后,選上的歡天喜地,沒選上的垂頭喪氣,但也沒人同情他們。你們都注定沒有爵位了,居然還不努力,難道就等著分家產,到宗人府打秋風嗎? 而在驛館等消息的茜香國使節們居然是最后一個知道消息的,看到出使的隊伍壯大了不少,一問才知道,居然有幾個是去跟自家王女相親的,頓時傻了眼。能代表茜香國出使的,自然也是他們朝中的權貴出身,因著國主只有一女,國主又與自己的弟弟之前關系不睦,不肯將王位傳給侄子,因此惦記著王夫身份的人家不知道有多少,如今國內還沒決出人選來,中原居然還派了人過去摘桃子。 看看宗室選出來的這些人,一看便是一表人才,風度翩翩,相比較起來,國內那些權貴子弟就有些拿不出手。使節團正使只要一想到自個回去會面臨什么樣的場景,就恨不得自己這次根本沒來過,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隆安侯瞧著這位正使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不由笑道:“貴使可是身體不適?不如請隨行大夫過來給貴使診個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