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既然賈史氏都沒攔住,賈政自然更沒辦法,只得老老實實回書房將名帖都拿了回來,正月里頭的確用去不少,為的也是親朋故舊之間的人情往來,并無多少正事,賈赦一一驗看之后,暗中松了口氣,直接將剩下的名帖往自己衣服里面一塞,直接揚長而去。 只將賈史氏氣得一個倒仰,指著賈赦的背影說不出話來,賈政趕緊上前安慰,又道:“大哥也太不把母親放在眼里了!” 賈史氏看著賈政的眼神那叫一個恨鐵不成鋼:“你就想到這個嗎?他名帖拿過來也這么長時間了,什么時候想起這事了!只怕這里頭還有些文章,教你媳婦打探一下東院的情況,別叫人暗地里頭挑撥了你們兄弟之間的關系!”她頭一個就懷疑起了張氏,兒媳婦像是王氏那樣拙的,叫人不樂意,但是遇上張氏這種心思靈巧的,賈史氏又覺得有些拿捏不住。 賈政口中諾諾稱是,實際上心里也明白,從賈史氏做出爵產分離的決定,他作為受益者默認了現在這個局面的時候,兄弟兩個就再也不可能真正兄友弟恭了。他心里也在嘀咕,之前瞧著大哥糊里糊涂,只知道在自個屋里飲酒作樂,今兒個卻精明起來了。 賈政回去找王氏商量打探這幾日東院發生了什么事,賈史氏卻是開始琢磨賈赦的變化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 第48章 顧曉還沒來得及打聽榮國府后來是不是又有什么稀奇事, 就聽說寧王府太妃沒了。 據說寧王府太妃自從先寧王和寧王世子薨逝之后就郁結于心,一直臥病在床,后來更是不得不去城外莊子上養病, 一直到過年的時候才回了王府,結果前些日子竟是又染了風寒,竟至不治, 昨兒個寧王府就開始往四處報喪了。 雖說平王府如今也還在孝中,但是這等大事, 自然也不能略過平王府去。 聽聞了這個消息,吳嬤嬤便有些心有余悸, 悄悄對顧曉說道:“還好娘娘有小王爺,要不然……” 這事從頭到尾聽起來似乎很正常, 一個之前就纏綿病榻的人,再染上風寒, 一病沒了, 在這個沒有抗生素、沒有激素治療的時代,簡直是再正常不過了!何況, 這里頭還說是寧王太妃沒了丈夫和兒子,沒了別的指望,心如死灰的情況下,再好的大夫也是治不了的。 但是他們卻根本不去想,既然人家已經是想死的人了, 干嘛還要跑到城外莊子上去養病呢?可見之前平王府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虎狼之地,不得不離開。結果饒是如此, 她的退讓也沒有叫對方放手,反倒是趁著過年的機會, 將人給治死了。 只是明面上寧王府太妃死得并無什么疑義,沒人喊冤,宗人府的人過來探看尸體,也看不出什么異常,像是這等身份的人,就算是死得不正常,也不會找仵作來驗尸,這不是叫人死無全尸,死后不安嗎?何況,皇家也不能真出什么小妾害了主母的事情,到時候豈不是又是一場笑話? 因此,這事報上去之后,圣上也不清楚內情,只感慨這個兒媳婦與兒子感情深厚,叫宗人府將其與先寧王合葬,并賞賜了一些器物作為隨葬品,這事也就這么過去了。 在圣上那里,這事算是過去了,在宗室里頭,這事卻是掀起了一片波瀾。 以前大家都同情安王太妃,如今大家都覺得,與其攤上個不省心的有子的側太妃和一個不靠譜的庶子,還不如清清靜靜的做個無子的寡婦呢,難不成身為皇家婦,還怕將來死了之后沒人供碗茶飯不成? 當然,像是顧曉和端王太妃這種還有親兒子襲爵的,自然是再好不過,儼然成了妯娌里頭的人生贏家。 顧曉知道這些之后,愈發叫下頭人低調起來,悶聲發大財就可以了,出頭椽子先爛,叫人嫉妒真不是什么好事。好在很快就有人重新搶走了大家的注意力,那就是穎王太妃。 穎王太妃直接先下手為強,表示府里側太妃想要自愿為先穎王祈福,然后直接把人給送延慶寺去了。 延慶寺也算是皇家寺廟,是當年太宗皇帝為太后祈福所建,后來宗室乃至皇室里頭,有女眷出家,多半就在延慶寺。這位穎王側太妃送過去,便是將來她兒子封了郡王,也別想將人接出來,頂多就是送點東西進去。 穎王太妃能這么做,也有底氣,她父親蘇牧雖說官職不算高,僅僅是個四品,也無甚實權。但是她母親卻是正經的宗室郡主,也就是說,圣上是穎王太妃的堂舅。她外祖醇王至今還在世,在宗室里頭依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不過是攆個側太妃去出家,又不是想要將府里的嗣郡王給換掉,這算得了什么。 至于親媽被逼出家,那位嗣郡王會不會報仇,穎王太妃還巴不得他出手,只要被抓住把柄,這位嗣郡王就廢了,一個不孝的人哪有資格繼承王位。而且,穎王太妃都想好了,她有嫁妝,有俸祿,將來又不需要庶子奉養。而且庶子繼承的又不是穎王的爵位,是一個郡王爵。要是對方一直老實恭順,那么將現在的穎王府封去一部分面積,保留郡王規制,繼續讓他住著,也是無妨。但是,既然這位大概率是個白眼狼,那就好辦了。襲爵之后直接找個符合郡王規制的王府把他丟出去,穎王太妃卻可以一直在穎王府終老,如此反倒是省心。 “這位嫂子倒是個聰明人,何必在意外頭人的想法,日子是自己過的,橫豎不指著庶子孝敬,干嘛要自找憋屈呢?”顧曉聽說之后,頗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