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可惜的是,在場母女兩個人,都不是會在意王氏感受的,賈史氏叫王氏早點回去自個用飯,就覺得自己已經是個體貼婆婆了,賈敏一向看不上王氏目不識丁,更是只是說了句客氣話,連送都沒有送一下,就繼續跟賈史氏說話。 王氏走出去沒多久,就聽到隱約的聲音傳來:“母親,我之前跟大嫂子說好了要去看望她,這會兒大嫂子那邊也該用過飯了,我這就準備過去……” 王氏只聽得胸悶氣短,頭暈目眩,整個人搖晃了幾下,好在彩錦就在一側,趕緊將她扶住,王氏深吸了一口氣,穩定了一下身形,這才說道:“走吧,先回去!” 第33章 賈瑚沒有在家多住, 第三天就回來了。 “瑚哥兒你怎么不高興,難道你姑母欺負你了?我母妃不是說你姑母和你母親關系很好嗎?”徒嘉鈺一看賈瑚臉色不好,頓時就同仇敵愾起來。 賈瑚趕緊說道:“沒有, 姑母挺好的,她聽說我讀書了,還將姑父當年用過的書本注釋給了我一份呢!” “那你怎么不高興?”徒嘉鈺納悶地問道。 賈瑚垂著頭, 說道:“是有人跟我說,母親如今光顧著肚子里的小弟弟, 不管我了,才把我送到王府來讀書!” 徒嘉鈺氣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手心讀拍紅了,忍不住“嘶”了一聲, 不過還是說道:“什么人啊,這么胡說八道!瑚哥兒, 你可別相信這些, 他們就是見不得你好!” 說著,他煞有其事地說道:“母妃懷著我弟弟的時候, 也有人偷偷跟我說這些,尤其是前段時間,我父王不在了,就有人跟我說母妃只知道照顧弟弟,不理我了!實際上呢, 母妃還是心疼我!弟弟不過就是年紀小,不懂事,現在還不會說話走路, 所以,母妃才需要多看顧一點。我才是府里的長子, 還得幫著母妃教導弟弟呢!你也是一樣的!” 賈瑚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是相信這個,而是有人跟我說這個,我怕有人想要害我母親!”之前周嬤嬤就跟他說了張氏那段時間的遭遇,其實是想要讓賈瑚自個小心一些,不要跟著不熟悉的下人去別處,結果賈瑚覺得自己如今待在王府不會有什么危險,反倒是母親留在榮國府,著實算不上安全。 “可惜我現在太小了,等我長大了,我就接我母親出來??!”賈瑚信誓旦旦地說道。 徒嘉鈺也沒多想,說道:“那好啊,到時候就在我們府附近弄個宅子,串門方便!” 賈瑚用力點了點頭,開始盤算自己還有幾年才能算是長大,卻根本沒想過,他親爹還在呢,又是府里的襲爵人,張氏怎么可能將來跟著他搬出來住。 徒嘉鈺也不明白這里的道理,他覺得自己是小王爺,自家親媽就是跟著自己住的,所以,以后賈瑚的母親跟著賈瑚,那也沒毛病。 等到在正院那邊用了飯,兩人跟顧曉說起這話,只將一群人都逗樂了。顧曉也沒有打破他的希望,只是笑道:“那你以后可要好生用功了,你父親是一等將軍,你以后想要帶著你母親另立門戶,怎么著都得有個差不多的爵位或官職才行!”她沒有說的是,這樣的前提,其實是賈赦不在了,賈瑚在外做官,就可以以奉養生母的名義帶上張氏一起赴任。不過,就賈赦那等于國于家無用,反倒是各種禍害他人的貨色,早死才是積德! 賈瑚并不知道這其中的難度,很是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然后又說起了林如海。 吳嬤嬤在一邊笑道:“林家跟隆安侯府,勉強也算是老親呢!” 顧曉一愣,笑著問道:“我卻是不曾聽說,嬤嬤是家里的老人了,不妨跟我講講?” 作為家生子,吳嬤嬤對于顧家的許多親戚知道的比顧曉這個小一輩的多多了,這會兒便耐心解釋道:“林家祖上在前朝與娘娘家祖上同朝為官,后來兩家也有過聯姻,不過聯姻的只是兩家的旁支,所以娘娘不知道。后來改朝換代,顧家與林家都算是文官出身的勛貴,走得也略近一些,只是后來不知道什么緣故,兩家就沒了多少往來,娘娘若是想要知道就里,不如問問夫人!” 顧曉點了點頭:“倒是真要問一問,要不然日后見著林夫人,說起往日淵源,我卻半點也不知曉,那就太失禮了!” 吳嬤嬤也是含笑不語,賈敏才嫁到林家幾年,只怕許多事情,連林如海都不清楚呢!之前林家老夫人在姑蘇去世,喪信都沒有送到隆安侯府,可見林如海這邊也不清楚兩家曾經的淵源。 吳嬤嬤說得語焉不詳,徒嘉鈺頓時就覺得有些沒勁,賈瑚倒是想著什么時候回去問一下母親,或許母親會知道一些。 顧曉也就是隨口一問,她當年見到的賈敏還是個小女孩,若是想要見識一下絳珠仙子,起碼也得有個七八年,不過,賈敏真的成婚十年都不曾生育嗎? 顧曉心里略算了算時間,都有些替賈敏覺得焦慮了。這年頭的大家主母一方面怕生孩子,生育的風險實在是太大,所以,為了避免連續產育帶來的風險,大多數嫡妻都不會在意讓丈夫去找小妾,橫豎講規矩一些的人家,都不會叫小妾爬到嫡妻頭上去。到了民國時期,譚延闿都已經是一省督軍了,為了讓生母的靈柩能夠從祠堂正門抬出去,還得自個躺到棺材蓋子上耍無賴。而在正常情況下,庶出就算是出了頭,只要嫡母不讓位,生母也還是得老老實實給正室打簾捧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