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林如海夫妻二人進了屋,又正式行禮拜見,賈史氏連忙叫人扶起:“都是一家子骨rou,這般多禮作甚!你們幾年沒回來,你們大嫂子又懷上了,二嫂子之前也又生了個女兒,之前信上也跟你們說過的,因為生在大年初一,又趕上那天正是立春,所以啊,取了個小名就叫元春,前些日子已經會說話了!”一邊說著,一邊將幾個孩子叫了出來。 賈瑚、賈珠老老實實上前拜見姑父姑母,元春的乳母也抱著元春過來行禮。 賈敏連忙叫人拿了早就準備好的表禮分派給幾個侄兒侄女,然后又看著張氏笑道:“大嫂子這一胎還在肚子里,等生下來,我這個做姑姑的就再給小侄兒補上!” 張氏笑道:“知道你是個財主,回頭你要是給的不好,那我可是不依的!”她們姑嫂二人原本就處得好,這會兒多年不見,卻并無多少陌生之感,依舊言笑晏晏。 林如海不方便跟張氏和王氏說話,便看著賈瑚和賈珠,笑道:“瑚哥兒和珠哥兒也都大了,讀的什么書?” 賈史氏笑道:“你們大嫂子是個狠心的,可憐瑚哥兒這么大點孩子,就把他送到王府里頭做伴讀去了,倒是珠哥兒,府里頭給請了個先生,如今已經在讀《四書》了!” 賈敏有些好奇,之前遇到賈赦賈政的時候,他們可沒說過賈瑚去給哪家王府做伴讀了,因此便問道:“王府?是哪家王府?” 張氏在一邊解釋道:“是平王府,之前先平王薨了,圣上隆恩,由原本的世子嗣平王位。小王爺須得在府里服喪,不好去弘文館讀書,因此,也是請了西席在府里啟蒙。也是瑚哥兒的運道,如今平王府的太妃原是我表姐妹,給小王爺選伴讀的時候就想到了我這邊!” 張氏似乎將事情給說清楚了,但是賈敏和林如海都是玲瓏人物,想想都覺得不對勁,再一想張家之前遭遇的事情,便覺得這里頭另有內情。 林如海笑道:“倒是不知道平王府的西賓是誰?說不得我還認識呢!” 賈瑚答道:“先生姓季,別號靈溪?!?/br> “原來是他!”林如海還真認識,不由撫掌笑道,“瑚哥兒的確是好運道,這位靈溪先生雖說聲名不顯,學問卻已經算得上是大家,之所以未能金榜題名,無非就是時運不濟罷了!瑚哥兒能得他教導啟蒙,乃是幸事!” 能得林如海這個探花開口稱贊,便是王氏也明白,人家是個了不得的先生了,頓時心里愈發酸溜溜起來,忍不住開口說道:“可不是嘛,瑚哥兒運道好,輪到我家珠哥兒,連請個秀才都費了老大勁!” 賈史氏聽得不虞,瞪了王氏一眼,王氏有些訕訕地住了口,張氏見林如海賈敏也有些尷尬,她對賈珠這個侄子也并不厭惡,因此便打了個圓場,說道:“這讀書不僅看先生,也得看學生,珠哥兒從小聰明,又是個肯用功的,還怕將來不能出人頭地嗎?” 結果王氏只覺得是張氏站著說話不腰疼,都是一樣聰明用功,那不就是誰先生好,誰就更容易出頭嗎?何況,哪怕王氏不樂意承認,賈瑚看起來的確稍微比賈珠伶俐一些,要不然賈代善在的時候,也不至于上哪兒都帶著賈瑚,好歹得分出點精力給賈珠。 張氏也懶得多顧忌王氏的心情,她自個口無遮攔,也不想想看,賈珠就在旁邊坐著呢,她這么一說,賈珠心里又怎么想! 雖說在場的人里頭,有個現成的優質先生,但是誰敢逼著林如海應承教導賈珠的事情,林如海他們家庶枝不繁,想要維持門楣不落,都得落在林如海頭上,他如今正是應該在仕途上用心的時候,哪里能騰得出手來教導一個蒙童?若是賈珠日后真正進了學,偶爾請林如海指點一下科舉上的門道,那倒是沒問題,至于專門拜師什么的,那就大可不必。 因此,哪怕是賈史氏,也沒倚老賣老到這個地步,只是拉著賈敏的手敘話。 賈史氏多年不見女兒,很是想念,便想要讓女兒女婿就在府里住下,便說道:“你們這一路辛苦,敏兒也多年不曾歸省,她的院子一直還留著呢,前些日子接到你們要進京的書信,我就吩咐人仔細打掃了一番,你們正好可以多住一段時日,我們母女兩個也能好好親香親香!” 賈敏倒是有些情愿,但是林如海不樂意??!他之前就聽說了賈家之前在喪禮期間的鬧劇,分明有了長幼不分的跡象,這日后便是亂家之源。林如海是正統的讀書人,看不慣這個,偏生他一個做女婿的,很多話也不能開口,所以,還是離遠一些比較好。 另外就是,他復官的事情也已經有了眉目,過些日子就有結果,總不能以后從自個岳家去衙門吧,以后想要跟同僚交際往來都不方便。林家若是自家沒宅子,還能暫且湊合一陣子,可林家在京中有宅子,原本就有人守著,又提前叫人進京收拾好了,正好可以直接搬進去,何必要在老丈人家呢! 賈史氏這個年紀,她想要做成什么事,只需要哭就行:“你這狠心的丫頭,嫁出去到現在,我都三年沒見過你一面了,如今想要多留你幾日都不肯,我還活著做什么,不如跟著老公爺一起去了的好!” 老母親這么一招,賈赦扛不住,賈政扛不住,賈敏同樣扛不住,顧不得再跟林如海商量,趕緊就答應了下來:“母親這話可真是折煞我了,女兒這些年來,也沒有哪一日不想念母親的!難得回來,定然要多陪母親幾日。何況您女婿以后就在京城做官了,女兒回來的次數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