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往年遇到這樣的情況,東宮那邊總會以皇家的名義,帶上一干宗室王公,在城門口,還有幾處寺廟道觀那邊施粥。這也是之前圣上疼愛太子,有意給太子樹立一個愛民如子的名聲??扇缃?,東宮被燒毀的宮殿還沒恢復過來呢,活下來的一幫皇子王爺,也都戰戰兢兢,一時半會兒誰也不敢冒這個頭,至于這等事情,更是誰也不敢去做,免得落得個邀買民心,圖謀不軌的罪名。 平王府這邊,往年就是原身負責這事,今年顧曉沒收到消息,也猜出了其中的緣由,干脆不聲不響,當做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橫豎府里如今還在孝期,消息不通,也是難免的事情。 結果宮里頭,圣上聽說了此事,又開始懷念起心愛的太子來。覺得要是廢太子還在,這些事情早就處理得妥妥當當,哪里還會叫自己煩心。 只是廢太子如今連個后人都沒有,圣上想要加恩都沒個合適的對象,思來想去,圣上便表示,要追封廢太子為義忠親王。 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好家伙,你為了廢太子逼宮謀逆的事情,差點將朝堂上下殺了個血流成河,結果你反過來要追封廢太子為親王,還用了義忠這兩個字,是不是接下來還要給廢太子平反??!那我們這些審判了廢太子一黨的人,以后可怎么辦?難道要被秋后算賬嗎? 因此,朝堂上一片反對之聲。最后,胳膊還是擰不過大腿,大家都自覺各退了一步,你追封可以,但是不能說廢太子無辜,而且,也不能追封到親王這個位置上,因此,圣上只得先追封廢太子為義忠郡王,等以后選了新君,就讓新君登基的時候再追封一次,也就是親王了。橫豎人家也沒有子嗣后代,就是名義上好聽罷了。 消息傳出來,顧曉也就是聽過就算,自家反正也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誰當皇帝都不能沒事找他們這些孤兒寡母的茬吧!這等朝堂大事,與自家能有什么關系! 倒是隆安侯夫人聽聞消息后,又來了王府一趟。 劉家的案子早就判下來了,他們哪怕不知道太子要謀逆,但是借助職權,為太子提供了大量銀錢,這事是抹不過去的。這一方面是以權謀私,一方面又是涉逆,在這個時代,自然是撈不到什么好處。劉家幾房都跟著遭了殃,成年男丁大半被殺,出了五服的和沒有成年的都被充軍流放遼東,女眷一部分跟著被流放,一部分直接沒入官中為奴,從此世世代代不能翻身。 劉氏在家哭得死去活來,隆安侯府這邊也只能是私底下打點了押送的差役,請他們路上多多關照一番,又暗地里頭給劉家流放的族人塞了一些衣物吃食,其他的也是無能為力。像是那等淪為官奴的,你根本不知道她們會被分配到什么地方去,而且涉及到這等大案,根本就不可能脫籍,所以,顧家想要照應,都不知道從何下手。 這些是隆安侯夫人后來跟顧曉說的,之前顧曉將養身體,隆安侯夫人怕她知道了憂心難受,不跟她多說,等著顧曉身體狀況恢復得差不多了,才稍微跟顧曉提了幾句。 隆安侯夫人一直覺得自家女兒心軟,生怕自家女兒亂發善心,惹了上頭的眼,這才過來叮囑一二。 “媽,在你眼里,女兒是這么不知道輕重的人嗎?”顧曉聽到隆安侯夫人的來意,不免有些好笑,然后心中又是暗嘆。她上輩子沒攤上一個這樣的親媽,上輩子她出身一個小城鎮,父母觀念非常傳統,生下她之后,寧可繳納高額的罰款,也要再拼個兒子出來,好在最后如愿以償。 從小到大,顧曉真沒得到多少來自父母的關愛,好在他們要面子,家里又做一些小生意,并不缺錢,所以,顧曉只要能考上,就能繼續往下讀。 原本顧曉還是感激自己父母的,結果大學剛畢業,就聽說父母想要將她嫁給一個二婚的土大款,原因是人家給的聘禮高,而且還能給家里一筆大生意。顧曉聽了這個消息,連夜跑路,順便將父母弟弟的聯系方式拉黑,重新找了個工作,自己安頓了下來。據說家里因為她這一跑,原以為的大生意黃了,揚言等她回去一定要打斷她的腿,還各種敗壞她的名聲,說她沒良心,不孝順,甚至還說她在外頭做的是不三不四的工作。 顧曉從偶然遇到的老同學那里聽說了家里那些破事,也只能是攤攤手,她又不打算結婚生子,不需要想辦法回去拿戶口本遷戶口,所以,畢業十幾年,都沒回去過。如今遇上一個真心對待自己的母親,顧曉心中自然頗為感念。 這會兒顧曉親昵地拉著隆安侯夫人的胳膊:“如今女兒都是兩個孩子的娘了,哪里還能跟以前一樣,什么都不想呢!” 隆安侯夫人憐愛地握住顧曉的手,說道:“好,知道你現在大了,明白事理了!” 她沉吟了一番,壓低了聲音說道:“過兩天,我跟你大嫂去白塔寺拜佛,白塔寺這些日子正施粥呢,到時候我幫你捐個一百石米,也是你的功德!” “媽,這還要你幫我做什麼!”顧曉笑道,“我們府里現在也就是不方便出門,又不是沒錢!”說著,就吩咐人拿了銀票過來。 顧曉將銀票塞到隆安侯夫人手里,心里頭盤算了一下,說道:“媽您說到拜佛,這次還真得勞煩您一趟!您幫我在白塔寺,給點幾盞長明燈吧!” 隆安侯夫人也不看銀票上的面額,只是問道:“你想點幾盞?” 顧曉說道:“先平王肯定是要點一盞的,我這邊,我跟兩個孩子一人一盞,府里另外三個孩子,也一人一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