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1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海棠松開雍正的手退后一步,弘暉走到了床榻前面,提起衣袍跪下來,雙手握著雍正的手。 雍正說:“朕要跟你的都說過了,該跟你囑咐的也都囑咐過了,你切記做事不可急躁,要三思而行。當初你瑪法跟朕說要把江山傳下去,朕今日也這么跟你說,你要把江山傳下去?!?/br> “是?!?/br> 雍正對諸王說:“你們去取遺詔,讓大阿哥在圓明園登基!” 除海棠外諸王紛紛退出去,外面侍衛們緊緊地貼著他們出門去。與其說讓他們去取,不如說讓他們做見證,他們也就一雙眼睛是有用的。 諸王走了之后,其余宗親和大臣們來拜見雍正,都跪在了弘暉身后,雍正此時囑咐他們要輔佐新君,文武大臣應聲退下。 此時雍正才把目光看到幾排子侄身上,把人叫來交代遺言,還是勤儉持家那一套說辭。 弘晝進門的時候取遺詔的隊伍也剛到,弘晝一路上都在哭,進了圓明園更是哭嚎著跑到了御書房。 他看到有人取遺詔以為皇父不在了,就大哭著進門,也沒人攔著他,弘晝直接進門,看到親爹還沒蹬腿閉眼,瞬間狂喜起來,這大悲大喜之下他開始打嗝,一邊打嗝一邊說:“太好了,皇阿瑪您還在,兒子快嚇死了?!闭f完這話有覺得不妥,瞬間抽了自己一巴掌。 雍正此時反而覺得很輕松,他沒想到在知道自己還有一天半天的時間后,等待死亡是如此輕松,就跟蘇培盛說:“給他一碗水?!?/br> 弘晝看他態度輕松自己也放松了下來,打著嗝兒笑嘻嘻地謝了雍正捧著碗噸噸噸喝了起來。 這時候諸王和侍衛回來了。 既然遺詔取回來,下一步就是檢查封印,由宗親和幾位大學士一起檢查,封印完好無損,展示給太后看。隨后大臣們在走廊下,宗親和一些官職高的大臣在御書房,太后皇后婆媳在屏風后,大家一起聽張廷玉宣讀遺詔。 遺詔冊封皇長子弘暉為新君。 宣讀后,宗親大臣對著弘暉三呼萬歲,弘暉在萬歲聲中對著雍正磕頭后對著烏雅氏和那拉氏一起磕頭。 新帝病榻前繼位,雍正親自吩咐給弘暉籌辦登基大典,吩咐完了之后他被抬回寢宮。此時圓明園里面趕緊打掃出來一片地方給弘暉一家居住。 弘暉此時還抱著一線希望:看著皇阿瑪病得并不嚴重,或許他還能做好幾年太上皇呢。 不止他這么想,連烏雅氏都這么想,他看著雍正躺著臉色不錯,說話有條理,覺得這兒子還能活好幾年。 烏雅氏哪怕是沒權力了都不要緊,只要還有一條性命在就足夠了。不用處理國事于他而言能更好地養病。所以烏雅氏在寢宮里拉著雍正的手:“兒啊,你搬到暢春園來,咱們母子住一起,額娘親自照看你,放心,過個一年半載你病就好了?!?/br> 雍正點點頭。 此時各位公主和皇室福晉們進宮,雍正的孫子孫女們無論年紀大小要全部帶到雍正跟前去。 弘暉把雍正安置完出來告訴十六阿哥:“皇阿瑪還在,不必當面稱呼我為皇帝?!?/br> 十六阿哥點頭,先去安排這兩天的登基大典和雍正去世要用的東西。 弘暉又叮囑百歲:“你把今日的事跟你額娘還有你jiejie說清楚。進宮之后讓她們小心謹慎,不可對你的那些嬸子和兄弟們有任何飛揚跋扈之舉,更不能在這個時候冒頭,一切要謹慎從事?!?/br> 百歲聽了點頭離開。 看著百歲的背影,弘暉生出一種宿命感,十多年前在乾清宮,皇父也是這么囑咐他的,叮囑他進宮后約束弟弟meimei,不可輕狂,要謹慎從事。 弘暉嘆口氣,轉身進了寢宮。 寢宮里面雍正身邊有生育之功的嬪妃都來了?;屎笞诖策?,年貴妃坐在凳子上,兩人距離雍正最近,像齊飛熹妃這些人都站在距離龍床半丈的距離。 雍正對幾位嬪妃說:“你們侍奉朕一場,朕也不虧待你們,朕給你們留了些錢財,你們也都有孩子,到年紀了帶著這些錢財跟孩子過日子去吧?!?/br> 這里面哭得最響亮的是秀楠的額娘宋氏,因為她覺得自己沒兒子,女兒又在草原上,沒法出宮養老。 宋氏為自己哭。李氏雖蠢,卻是為情哭。她年輕的時候和雍正也是過了一段恩愛日子的,她這會兒看著雍正眼淚如斷珠,趕緊擦了淚水又蒙住雙眼,卻不敢大聲哭,更不敢撲過去拉著雍正。 鈕祜祿氏則是為自己母子哭,她沒想到弘歷居然在這時候不在京城,當聽說皇上病了命令諸王取遺詔的時候就知道大勢已去!誰家的太子在皇帝病危的時候不在京城?!鈕祜祿氏哭得更凄慘。 另一個哭得惶恐凄慘的是生了弘瞻的劉氏,她是雍正做皇帝后才進宮侍奉的人,和雍正也沒什么感情,這會哭完全是因為兒子太小,太小的孩子沒法和哥哥們競爭,將來也沒人管他,他們母子將來如何很不好說,所以哭得凄慘。 耿氏是跟著哭,他們母子沒稱帝的想法,弘晝的差事雖然一波三折,但是也有活兒干,兒孫健康吃喝不愁,她心態很平和,跟著哭幾聲裝作不舍就完事兒了。 雍正沒聽她們哭,對皇后說:“早年你與朕奉旨做了一對夫妻,這些年來偶有拌嘴紅臉也很快過去,朕與你也算恩愛,你替朕孝敬父母教養兒孫,朕都看在眼里,心里甚是感激。朕到今日也該去了,放心不下的只有三個人,這三個人朕都交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