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6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一群人紛紛笑起來,弘昂對弟弟弘瞳說:“你可真笨,朝廷免的是什么稅?免了之后他們會不會收苛捐雜稅?” 弘瞳還要問,就被弘昂瞪了一眼,說道:“不許問!” 弘瞳的心情不好,一下午都沒說話,傍晚回去遇到了海棠,這些弘字輩的阿哥請安后走了,但是年紀不大的弘瞳卻沒走,笑著說:“我陪姑媽走走?!?/br> 弘瞳的阿瑪是老五阿哥,弘瞳又是老五阿哥最小的兒子,對他自然嬌慣,去串門都帶他,所以弘瞳和海棠關系親近。 弘瞳就跟著海棠,把下午說的話復述了一遍,問海棠:“為什么我哥不讓問?” 海棠看看左右,就說:“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找個寬闊的地方說這事兒?!?/br> 弘瞳就意識到這事兒果然不好說。 海棠剛才就帶著秀美,這時候加上弘瞳,就如帶著哼哈二將,在一片空地上轉圈子。 海棠說:“秀美,給你兄弟說說什么是苛捐雜稅?!?/br> 秀美跟弘瞳說:“捐稅其實是分開的,以前百姓向朝廷捐錢捐物,這叫捐。捐一開始是自愿,后來就開始攤派,但是總體而言,并不是稅,稅乃是強制要交的,逃脫不了的。 可是后來慢慢地捐就變味了,有人向朝廷捐錢,朝廷就給他獎勵,這種事兒有個詞兒叫賣官鬻爵。人家說捐官兒意思就是買官兒。這事兒從秦朝就開始了,各個朝代都有,所以罵是全部都能罵上的,歷朝歷代都不干凈。 到了康熙年間,朝廷的庫房里沒銀子,就把捐和稅一起強制起來。也就是說,捐稅同屬是在康熙年間完成的。當時有兩件事不得不說。 其一就是圣祖爺下江南巡視各處,雖然對外宣稱這銀子是內務府出,可是大一部分是戶部出的。然而戶部出了這筆銀子,京城的官員和當地的地方官狼狽為jian,利用這件事以捐的名義掠奪民間,大肆斂財。說白了,這些官兒兩頭吃,不,是一魚三吃,先吃戶部、再吃百姓、最后免稅他們還能吃一波稅。 你問免稅了他們怎么收錢,就是靠捐啊,不過是換了個名頭而已,而且因為是免稅,換個‘捐’為名的稅種又不用上交戶部,說白了就是當年的稅全部被地方截留了?!?/br> 弘瞳就覺得官場真黑,這些人的手段真是花著呢,這些人就不怕這錢拿著燙手,將來子孫遭殃。詛咒他們生個孩子沒腚眼! 他就問:“其二呢?” 秀美回答:“其二,就是剛才說的賣官鬻爵。先不提康熙年間‘人口滋生永不加賦’這件事,因為在宣布這件事的時候,捐徹底成了新稅種,以前還遮遮掩掩,回來就不裝了,直接當稅收了。咱們就說賣官鬻爵,康熙年間為了彌補戶部無銀可用,朝廷在短短的幾年里面賣出去了三萬個縣丞。你想想看,這天下才有幾個縣???” 一口氣賣出去三萬個,這三萬個縣丞是誰在嗎?不還是地主豪紳嗎! 弘瞳看向海棠:“真的嗎?” 海棠點點頭。 弘瞳有點受打擊,這是個很單純的孩子,身邊人都對康熙稱頌,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圣祖爺的文治武功,他沒想到自己的親瑪法也有賣官鬻爵的時候。 看他這模樣,秀美就說:“你不要想這么多,賣官鬻爵的事情歷朝歷代都有。就算是秦始皇都做過這事兒,這事兒就是從他那時候開始的?!?/br> 海棠搖頭:“不一定啊,這事兒發生的時候是秦王嬴政繼位的第四年,那時候做主的還是呂不韋呢?!?/br> 盡管海棠這么說,但是弘瞳心目康熙中圣明天子的形象垮了。 他此時反而惦記上弘歷了:“姑媽,侄兒聽說地方官一直慫恿著弘歷哥哥去勸皇上免稅,要不然……” 秀美很討厭弘歷,原因是兩個jiejie說弘歷壞話,她和雙胞胎姐妹年紀相差不大,又是同一個額娘生的,自然關系親密。兩個jiejie有事兒沒事兒都在家里關著門罵弘歷,連帶著十四家的女孩對這個堂兄弟的印象都不好。 秀美打斷他:“你還是別沒事找事了,人家能不知道嗎?有幾個像你這樣呆呆傻傻的。左右皇阿瑪不同意,這些人就是說破天都不行?!?/br> 弘瞳嘆息,心里想著:皇帝出行果然勞民傷財。 心里又想著:皇上很厲害了,他當皇帝這十來年,他攢了好大一筆錢??!都沒賣過官兒呢。 看他恢復過來,海棠就說:“走吧,回去吃頓飯早點睡,明天的午飯就在膠澳吃了?!?/br> 一宿無話,次日吃過早飯大家上車,半上午就到了膠澳。 剛下火車就發現出站口那里停了一排汽車,坐上汽車之后很多人都在車里注視著這個陌生的城市——與其說小鎮不如說是一座龐大的城市。這里店鋪林立,商品眾多,這里的百姓也與別處不一樣,都穿得很體面,衣服緊身,個個精神飽滿,不像是別的地方的百姓那樣穿著寬大的袍子,顯得無精打采,處處透出陳腐。 雍正在車里看了就忍不住跟百歲說:“這是好地方??!好山好水好人家?!?/br> 百歲說:“孫兒去過江南,依著孫兒看,這里繁華不下揚州?!?/br> 揚州怎么能和這里比,揚州一年才交多少稅才有多少工人,這里一年交多少稅,有多少工人,又養活了多少人口,這一切數字都在雍正心里。 然而這還不是讓雍正最得意的,讓雍正最得意的是這一座寶地因為海棠而興盛。如果真的飲水思源要找一個源頭的話,沒有海棠經略此處也就沒有這處小鎮,更沒有龐大的海軍和吞吐量驚人的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