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3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有些商人都有著應對天災人禍的備選方案,所以大部分人都穩得住,特別是小商人,他們要交付的貨物少,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都去找往日關系好的商家,或者是去翻自家的庫房,先把難關熬過去再說。 但是對于吳老板這樣的大商人來說,這種停產帶來的打擊很大。他要交付的貨物不是個小數,可偏偏整個江南都停產了,大家都在互相拆借貨物,在商言商,這是不是白幫忙的,都是靠真金白銀拿來度難關,一瞬間江南絲綢價格飆升,很多商人帶著錢去太原、京城、廣州等大城市買貨,預備著度過這次危機。 然而市場上錢比貨多,很多商鋪老板捂著貨不愿意出手,等著再漲點再賣,因此價錢是一天翻一番。 有些人就開始向大戶人家買絲綢,可是民間的大戶人家盡管囤的有絲綢,也是數量不多,這時候的人家有的開始接受買成衣,有的哪怕自己做也是算準了要用的料子直接買夠數量就行,很少去買整匹的布料在家放著,除非是家里要辦喜事,給孩子們當聘禮或者是嫁妝,就是因為有喜事才買,買到手是不可能再賣的。 有兩個地方有大量的存貨,而且品質很好,就是進出口商行的庫房和內務府的庫房。 進出口商行除了幫國內商人牽線搭橋追討洋商貨款外,它本身就是一個體量很大的商號,幾乎各行各業都在經營,不僅做江南的絲綢生意,還做四川的蜀錦、海南的棉布、北方的皮毛等,他們庫房里的貨物全部是出口的,這時候拆借一些是夠的。內務府就別說了,那里有是有,但是誰敢借??! 于是一群江南的大商人宴請進出口商行的管事,管事也直接說了:“不能借,江南這邊庫房絲綢是人家給過錢定做的,現在就等著船到了啟運,這不是夏天來了,海上有臺風,船只因為臺風少了些。若是沒頻頻出現的臺風,早運送出去了?!?/br> 吳老爺最近幾天很憔悴,連忙說:“老兄,幫個忙,大恩大德都記著呢?!?/br> 管事說:“實在是幫不上吳老板,這布料就是給你了,您交貨了人家也不要??!你知道這些布料都是定做的什么嗎?都是國外哪些教堂定做的,什么光屁股帶翅膀的小孩,帶十字架的經幡,都是這些東西,而且尺寸是做好的。聽說人家買了是從墻壁上面一直垂到地面,還有些是搭在露臺上的,尺寸很大,給您了誰會買??!” 吳老板就發愁:“這可怎么辦?停工一天我賠好多錢??!錢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信譽,沒了信譽誰還和我吳某人做生意!您幫忙想個辦法?” “有地方有存貨,不過看您能不能走關系借到手了?!?/br> “您別說是內務府?!?/br> “不是,是我們商行的總號在山東港口庫房的存貨,那庫房比一個縣城都大,里面有很多倉庫。越是嬌貴和值錢的貨物越是放在山東港由總號看管。據我所知,每年那里都會存放一些多余的絲綢,有的是染過色的,有的就是沒染色的,這是預備著送貨時候出意外給外商補送用的。這幾年越攢越多,如今是公主當家,就看公主愿不愿意借給你了?!?/br> 吳老板說:“我親自去一趟膠澳?!?/br> 他來到山東,走關系尋到瑩瑩的襄理(助理),花了重金請他吃飯。 這位襄理是正白旗的人,也是礙于人情來吃了這頓飯,飯桌上說得很明白:“當初進出口商行建立之初,勇王主子給圣祖爺的折子里就說進出口商行是協助朝廷統籌管理調度出口貨物、兜底水軍器械軍餉之資、購買外洋糧食賑濟國內饑荒這三件事。 當時朝廷上有很多老大人說這是與民爭利,勇王曾與老大人們約定,進出口商行對外經營,對內只經營助農商行,為種地收糧兜底,這是因為民以食為天,百姓手里沒錢用不起農械,這是拿商行的錢補貼百姓。除了這家賠錢商行之外不再插手國內之事,除非有圣旨要求短時間調度國內商務平穩物價,否則視作與民爭利,接受彈劾,接受戶部查賬審查等一系列處罰。 您這是國內事,進出口商行不能插手,一旦插手朝廷就要查賬,您是知道的,有些賬就怕查,所以這料子不能借給您。不僅我不敢答應,商行上上下下都不會答應,就是旁邊的水軍也不會答應?!?/br> 這就是推脫之詞,然而吳老板在江南呼風喚雨,在山東威風不起來,特別是旁邊還駐扎有水軍,更是沒法子。 他心一橫,讓工人夜里偷偷開工,白日工坊里空無一人,掩人耳目。他也知道這法子不能一直用,商場如戰場,看他不順眼的人多著呢,覬覦他家業的人也多著呢,必須打通勇王府的關系,請勇王府世子給山東港的公主寫信把庫存借給自己! 他不是沒想過偽裝成外商來買進出口商行的貨物,然而朝廷里面對這事兒看管得很嚴,戶部是不許一個銅板的稅錢逃出國內,一旦別發現,戶部就把這些逃稅的人敲骨吸髓,嚴重到甚至九族流放寧古塔。 他回到蘇州,正準備禮物送到京城,眼下看,必須打通勇王府的關系,這家王府是京城里面分量最重,也最難攀附的一家,要是都能打通這家關系,日后的好日子就來了。 在他想用旁門左道的時候,就有同行來找他想辦法,說勇王世子不收禮。和他商量要不走走其他王府的路子,比如說莊王府。 吳老爺說:“走其他王府的路子也行,但是這是隔靴搔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