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安置棚民和整修夔關不是大事,大事就是改土歸流。 別看蜀道難行,這里的消息卻很靈通,一點都不閉塞,甚至這里還有用蒸汽機的蜀錦工坊,用水流帶動繅絲機工坊。自然外面改土歸流的消息也傳到了這里,川蜀的土司們早就碰面商量過了。 他們主動找上海棠,想要支持改土歸流也行,他們能得到什么好處? 朝廷總要給點好處??!銀子官位再或者其他,只要是價錢合適,他們退就是真的退了。個個信誓旦旦地說他們退了就不再想別的,不像是滇地,那群老表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和隔壁鄰居不一樣。 海棠的意思既然他們如此知情識趣,銀子不會給,官位不會授予,可以給他們免稅年限。 對方覺得這價碼太低了,就不樂意,一張嘴就要三五百年的年限。海棠心想那時候朝廷還在不在都不好說呢,只肯給二十年。對方又覺得太少,張口要二百年。這真的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兩方慢慢地磨著條件。 下面的官員去談條件,海棠和扎拉豐阿則是有閑心去游玩。她還特意去看了坐在江邊的樂山大佛,又去看了看一直在使用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海棠的日子過得清閑,弘暉忙得腳不沾地,他制定了計劃,海棠看完覺得可以,就讓他按照計劃安置棚民。 在海棠看來,不能自己什么活都干了,也要給弘暉歷練的機會。她親自在這里坐鎮,弘暉若是cao作上有什么失誤她能及時指出,別的時候她不會多說話。 至于九阿哥和十阿哥,這兩位在年初的時候就去了兩廣一帶,到現在也沒趕來會合。 而趕路的弘陽來到了山城重慶,在嘉陵江旁邊住宿的時候生了病,他覺得沒事兒還能繼續趕路,但是隨行的侍衛紛紛反對,勸他在這里養好身體再趕路。 弘陽一方面在這里休養,一方面派人去成都告訴父母。 在身體漸漸痊愈的時候,他帶領侍衛們沿著嘉陵江尋找昔日釣魚城的遺址。 當年在南宋末年,蒙古大汗蒙哥帶領蒙古大軍打算順著嘉陵江而下攻打杭州準備一舉滅亡宋朝,路過釣魚城,守將王堅拒不投降,蒙哥就和王堅死磕,最終死在了釣魚城下。 知道這件事的人很少,反而因為蒙哥的死加劇了蒙古的分裂,這是草原上蒙古人極力避免談及的事情。對于蒙哥的死,都說死于瘟疫,有些事情只能從宋史中窺視一二。 弘陽在釣魚城的遺址上徘徊了很久,最終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離開。此地距離父母已經很近了,他急不可耐地想要見見父母。 剛從外地回到成都的海棠聽說弘陽來了,有些吃驚,但是想到這也是一個大小伙子,都已經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了,想要出門兒也沒什么好驚訝的。 反倒是扎拉豐阿猛然想起還有個兒子! 他驚訝于自己居然把兒子忘了,畢竟他壓根兒沒有忘掉女兒。盡管好幾年沒有見女兒了,但是從云南到四川這一路上看了不少好東西說要買了留給女兒,他真的是一次都沒有想起過兒子,也沒想起過孫女。 扎拉豐阿短暫地反思了一下自己,高興地說:“兒子來得正是時候,到時候他來了咱們一家三口在這里好好轉轉。奴才已經想好了,帶他去把這附近的美食給吃一遍?!?/br> 海棠雖然臉上笑著點頭,嘴里面也一直附和,但是心里面打算好了,這臭小子,只要來了就把他扔給弘暉干活去吧。 不是所有人都跟扎拉豐阿一樣每日無所事事,盡管看上去海棠一直在閑逛,但是他已經把當地的商業給摸透了,也一直在觀察著弘暉的所作所為,甚至為了陜西安置棚民提前做準備在派人調查。 無論弘暉在兩個月內是不是能處理完這里的事兒,她兩個月后是要去陜西。至于整修夔關,她會在冬天再去一趟重慶。 在扎拉豐阿的期盼中,弘陽終于風塵仆仆地來到了跟前。 第573章 路上行 弘陽來的時候已經完成了改土歸流,給予當地土司五十年免稅期限,這期限不能買賣,只允許他們一家使用。 弘暉親自去城外接到弘陽送到海棠跟前,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沒問如果有人為了逃稅把商號掛靠在這些土司人家的名下該怎么辦? 因為弘暉這些年也看明白了,全民種地是養不活天下這么多的人口,而且糧食價格也不能高了,真的高了天下要大亂。既然種地不行就要想別的辦法,別的辦法就是做工,依托著各省的優勢,有礦的去挖礦,沒礦的繅絲種茶,哪怕是做木凳木桌也是個活路。但是問題又來了,他們怎么才能把生絲茶葉桌椅板凳瓷器換成錢和糧食呢? 那就是賣到外面去,換了外面的銀礦銅礦糧食回來。 弘暉就說:“我如今看明白了,別看咱們入關了,實際上和當年在關外一樣,現在就好比咱們建州女真的部落嗷嗷待哺,咱們只能拿白山黑水產出的好東西去山海關和明朝換錢。這就是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先壯大自己再圖謀將來?!?/br> 他如果玩游戲就知道這就是打怪升級,換了地圖后還是打怪升級。 就如這里的土司人家,給他們免稅不重要,讓他們賺錢不重要,他們不怕麻煩給親朋好友提供避稅的渠道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讓這里的買賣繁盛起來,讓這里做工的人多起來,讓這里的土司吃rou的時候帶著百姓喝rou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