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撤了鈕祜祿家的爵位無疑是自斷根基,在八旗沒有徹底退出朝廷的時候,八旗的軍功制度不能大改。 雍正說:“嗯,你jiejie說的對,這事兒朕只查阿靈阿一脈,這爵位以前是法喀承襲,汗阿瑪奪了交給阿靈阿,如今阿靈阿一脈不能再繼承爵位,交給法喀一脈吧?!?/br> 法喀是十阿哥和舒宜爾哈的親舅舅,和康熙朝的鈕祜祿皇后以及十阿哥的額娘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因此舒宜爾哈趕緊起來謝恩,因為法喀去世了,這爵位就到了舒宜爾哈表哥的手上。 鈕祜祿家族知道不受牽連都不再說話,法喀的兒子一面歡喜地接受了爵位,一面以族長的身份約束族人,阿靈阿一家徹底淪為鈕祜祿家族的棄子。 這時候還愿意出面救人的就是十七阿哥夫婦。然而相比較而言就是杯水車薪,十七阿哥還不敢去求八阿哥想辦法,畢竟八阿哥除了帶人聲勢浩大地去養心殿找皇兄理論后就再不管這事兒了。夫妻倆知道找八阿哥沒用,找雍正也沒用,就去找太后。 太后是很討厭meimei,就是不想見她罷了,沒想到抄家后就是判決,她meimei此刻被判流放寧古塔。 當了一輩子貴婦的瑪顏珠能適應寧古塔的日子?答案是不能。去了那里要服苦役,吃的穿的都不好,那里一到冬天冷得能凍死人,她去了能熬到明年的這個時候都是祖宗保佑她。 十七福晉趴在烏雅氏懷里哭,十七福晉的訴求就是能不能給她額娘換個地方,在京城周圍服苦役就好,她能找人照顧一些。 烏雅家海棠他們舅媽也進宮求情,舅媽的意思是不行就讓她回娘家,由娘家管教,讓她去寧古塔就是要了她的命,別說瑪顏珠一把年紀了,就是年輕力壯的女子都未必能走過去。 烏雅氏就趕緊找大兒子商量,然而雍正一口拒絕:“姨媽這會怕了晚了,舅媽他們現在出來當好人也晚了。前幾日他們造弘暉母子謠的時候怎么不后悔?舅媽怎么不去呵斥她?” 烏雅氏連忙問:“怎么和弘暉母子有關系?” 雍正說:“您在深宮不知道,她在家里和很多女眷閑談,說的話朕都不想給您復述,您要是想知道就讓桂枝來跟您說吧,朕前面還有事兒呢?!闭f完站起來走了。 烏雅氏連忙把桂枝叫來。 隨著刑部審理,阿靈阿撈錢的小竅門都被翻了出來,因為重點查阿靈阿十幾年前參與的廢太子之事,這件事牽連到八阿哥黨羽就有很多。這真是拔出蘿卜帶出泥,一直以來跳得很高的貝子蘇努也被牽連了進來。 雍正在茶余飯后查閱刑部的審理,發現還真沒冤枉阿靈阿,這家人撈錢撈得簡直令人發指。 這些卷宗傳給幾個弟弟meimei看,雍正說:“朕知道這幾日找你們求情的人差點踩爛你們各家的門檻,鈕祜祿家是前朝權貴,阿靈阿更是先帝跟前的紅人,都想讓你們勸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少人跟你們說鈕祜祿家罪不至此,是不是?但是朕把話給你們放下,此事誰來都沒用,于公于私他們家都有罪,朕沒砍了他們家人的腦袋都已經是看在汗阿瑪和前面鈕祜祿皇額娘的份上了?!?/br> 說完覺得還不夠,讓人去把阿靈阿的墓碑改了,改成了“不臣不弟暴悍貪庸阿靈阿之墓”。 改了阿靈阿的墓碑后看了卷宗又罵表弟阿爾松阿“柔jian狡猾,甚于其父”。 在弟弟meimei跟前把表弟前幾年在康熙朝的事兒一件件翻出來講,講得口沫橫飛,時間地點都很清晰,只能說這人的記性真好。 海棠回家跟瑩瑩說:“我一直覺得滿朝文武包括你皇瑪法和舅舅們都是做事保守,就我一個人激進,沒想到我這個做事激進的人被你四舅舅說成保守,各處畏畏縮縮不夠果決?!?/br> 這雍正朝才過了半年,她就覺得自己的三觀被重塑了。她深深的憂慮起來:這哥哥不好引導??! 不只是她,滿朝文武這時候都覺得這皇帝與寬厚的先帝不一樣,因此群臣已經開始疏遠八阿哥了,都怕惹禍上身。 不只是群臣,宗室也有些人開始和八阿哥保持距離,因為雍正是真不手軟,蘇努一家革除了宗室籍貫,什么爵位什么宗室待遇,通通沒了。發配他們一家去山西落戶,別人去山西都是坐火車,如今就是再窮的人也會借點錢買最便宜的車票坐貨廂大家一起擠著去山西。但是蘇努一家是走過去的,從北京到山西,這一路是真的很漫長。 蘇努一家光兒子都有十三個,加上家眷,幾百口人被押解到山西,路上一個侍奉的人都沒有,民人是不能用太監的,也不會有侍衛鞍前馬后,就是家里的侍女有些是包衣旗人,民人也不能用包衣旗人侍奉起居。這與以前的生活比起來真的是天壤之別。 宗室人口嚷嚷著八爺是個寬和的人,但是決定他們命運的就是雍正這個有閻王脾氣的新族長,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是跟著八爺吃苦還是繼續享受現在的生活這些人都能想的明白。 因此在雍正大力推行攤丁入畝的時候,這些人也暗暗告誡門人:別和皇上對著干了,外面那一星半點的孝敬沒了就沒了,家里的爵位只要還在就能有孝敬,為了那芝麻丟了西瓜才是傻瓜呢。 因此在一些州縣,攤丁入畝推行得很順利,但是有些地方就不行,比如說山西。 山西的晉商是最大的阻力,雍正立即調派欽差,跟欽差官員說:“去告訴他們,別敬酒不吃吃罰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