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這些日子以來,東西六宮都是緊閉宮門,大家恨不得把自己的腦袋縮進脖子里。德妃這些年的經營終于有了作用,知道幾個孩子還好好的,孫子孫女也沒事兒,沒人對他們鏟草除根,因此每日吃齋念佛求康熙能好起來。 因此她在得知海棠回來就知道這事兒最難熬的日子過去了。忍不住拉著海棠哭了起來。 海棠一直在勸慰她,德妃哭了好久才開始擦眼淚,跟海棠說:“你別打聽你兄弟的事兒,你就問問你兒子,我這大半個月也沒見到他?!?/br> “我知道了,不會有事兒的,別擔心了?!?/br> 海棠還想再說,外面催著海棠回乾清宮。德妃說:“我看到你就放心了,你別擔心我,我好著呢,你自己留心??!” 海棠說:“我明天再來給您請安?!?/br> 德妃看著外面海棠被一群太監宮女簇擁著離開,深呼吸一口氣,扶著宮女的手回去了。 海棠帶著鹽寶回到了乾清宮,在門口看到弘陽的丑狗哈三兒趴在地上啃一根rou骨頭。聽到腳步聲,哈三兒搖著尾巴跑到海棠跟前,剛蹦跶了兩下就被鹽寶一頭撞開了。哈三兒夾著尾巴繼續回去啃骨頭,鹽寶自己搖著尾巴跑進乾清宮。 海棠進去的時候,康熙坐在椅子上跟鹽寶說話:“你也回來啦?” “汪汪?!丙}寶搖著尾巴。 康熙身邊站著弘陽,弘陽小跑兩步來給海棠請安,海棠看看這孩子,發現沒太大的變化,也沒瘦,心里松口氣。 康熙對海棠說:“吃飯吧?!?/br> 海棠扶著他走到了餐桌邊,在上菜的時候她問:“你身上還不舒服嗎?” 康熙也沒瞞著,用右手把自己右邊肋骨的地方拍了一下,就說:“這邊脹痛,不知道是肝膽出毛病了還是腸胃出毛病了。左邊倒是好了,除了這里,也沒什么大毛病了?!?/br> 海棠說:“多喝水多走走?!?/br> 康熙點點頭:“走的時候通體舒泰,就是不能久坐,久坐全身氣血不通,左邊這腿整個都是麻的”。他用手拍了拍左腿,跟海棠說:“朕年紀越大,身體恢復得越慢,這渾身的毛病也就越多。人老了,不服老是不行的?!?/br> 弘陽坐在康熙另一邊,在他們說話的時候站起來盛了一碗粥放在康熙跟前,又盛湯遞給了海棠身邊的宮女,宮女放在了海棠跟前。 海棠說:“還是要靜養?!?/br> “朕最少要養半年才能恢復。不說了,嘗嘗這味道,這是你最喜歡的酸辣肚絲湯,喝著開胃。朕這段時間喝藥,太醫囑咐忌口,要不然朕也想喝一碗,聞著這酸味都覺得有胃口?!?/br> 海棠笑著把湯喝下,還是御膳房的手藝,海棠連連點頭:“不錯,這真是開胃,再來一碗?!?/br> 宮女接過碗開始盛湯,海棠看到滿桌子的大魚大rou,但是康熙跟前就是一盤青菜。 海棠看著問:“您就吃這個嗎?這滿桌子都是給兒臣準備的嗎?” “就是給你們娘倆的,朕現在吃些青菜,中午吃過rou了,晚上清淡些,就放了點鹽,香油都沒放,還有點苦??帱c好啊,味苦的東西吃著才對身體好,像那苦瓜,苦筍,你回頭也多吃些?!?/br> 海棠應了下來,一頓飯吃得倒也平淡。飯后打發弘陽回阿哥所睡覺,海棠陪著康熙繞著太和殿轉了幾圈,消食后送他回去歇著,她自己騎馬帶著鹽寶經過神武門回王府。 杜富貴夸張地說:“哎喲,前幾日街上連個活物都沒有,九門關閉了三四天,不許進出,這四九城差點斷頓,大家現在都學會了要在家里囤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海棠問:“最近外面除披甲的多了,還有什么?” “沒,跟你說,您別不信,這大半個月來,四九城安靜的落根針就能聽到!” 他小聲說:“一開始有人舉報廢太子在咸安宮傳遞消息,捅破這事兒的是宗室爺們,二爺聯系的還是這宗室爺們,如今宗室都個個跟受驚了一樣,別說出門了,恨不得不和人來往!對了,看奴才這腦子,把要緊事兒忘了,前些日子咱們大阿哥和弘暉阿哥去南苑,有人在弘暉阿哥的馬上動手腳,差點害了咱們大阿哥?!?/br> “怎么回事?” 杜富貴就開始講。 第二日一早天剛亮,海棠就開始處理堆積的折子,讓把一些重要的先送來。 第一份是“山西太原總兵金國正捐錢鑄造火器疏?!?/br> 山西本地沒有火炮,這位太原總兵幾次申請都沒有批復,于是他自愿拿出家資請鑄炮后分配給山西使用。 海棠想了想開始批復,洋洋灑灑幾千字,讓他年底進京詳議。同時把這件事記下來放入備忘錄,和草原上各個部落尋求火炮放在一起,打算中午和康熙一起談論這件事。 弘暉不在,董姑娘也不在,海棠只能讓人從翰林院里面給自己叫個寫字工整的人來記錄。 把這一份批復完,第二份是“湖南巡撫陳瑸請禁加耗疏”,海棠看完,這是名為請停止加耗,實際上是告張伯行。 海棠以為張伯行和噶禮互噴才是他的職業頂峰,沒想到此人頗有些斗遍同僚的豪情。 海棠放到一邊拿起第三份,這又是一篇手撕張伯行的折子,上面說張伯行“苛刻富民,如富民家堆積米粟,張伯行必勒行賤賣,否則治罪。此事雖窮民一時感激,卻非正道。亦祗為米價翔貴,欲自掩飾耳。地方多殷實之家、是最好事。彼家貲皆從貿易積聚、并非為官貪婪所致。何必刻剝之、以取悅窮民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