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秀英在他懷里嘟著嘴,很不滿意。 當父女兩個人回去的時候,正巧遇到了李煦,李煦的車就是蒸汽動力驅動的,遠遠地聽到那動靜了。 李煦下車笑瞇瞇地打招呼:“原來是額駙,這是去哪兒?奴才家就在這附近,不如到寒舍去小酌一杯?!?/br> 他家就住在織造府衙門,這某種意義上就是行宮,那可不是“寒舍”。 舒祿克不想搭理他,說道:“孩子這會快睡著了,不方便在外面久留,李大人,改日再聚?!?/br> “呃,好好好,您慢走,小格格您也慢走?!?/br> 舒祿克抱著女兒去了桂枝坐月子的屋子,屋子里干凈清爽,秀英在進門的時候先聞聞,沒聞到什么味兒才進來。 桂枝看他們回來問道:“吃什么了?” “奴才灌肚子里一碗餛飩,這小祖宗什么都沒吃,嫌棄老板娘不干凈?!?/br> 桂枝又氣又心疼,就說:“我看她這是矯情!”但還是讓人把兒子抱到了隔壁,免得女兒看到他胃口不佳,夫妻兩個又哄著孩子吃了一碗粥幾口菜才算放心下來。 等乳母帶著秀英回去睡覺,舒祿克抱著兒子說:“咱閨女的毛病要改改??!將來怎么辦?” 桂枝也發愁。 舒祿克又說起遇到李煦的事兒:“剛才請我去他家,我沒去,他看著甚是失望?!?/br> 桂枝笑著說:“這老東西怕了,噶禮的事兒嚇得他睡不著了?!?/br> 李煦一直都知道他比不上曹寅和噶禮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噶禮出身好,比他和曹寅好多了,犯了那么多的事兒一直沒翻船,這次怎么翻船了?外面說他虐待母親,李煦比誰都清楚,這是主子爺在敲山震虎! 噶禮投奔了太子,自己投奔了八阿哥,曹寅和孫文成投奔了勇憲親王,勇憲親王又不摻和阿哥們的事兒,跟著她安安穩穩,日子過得太平。要讓李煦選,李煦也想跟著勇憲親王,這不是上了八爺的賊船下不來了! 主子爺這一招就是告訴其他奴才,你們找的主子沒用,保不住你們! 李煦被康熙明著警告過的,這會更懼怕。 他自己也想了,八爺雖然用得上自己,但是京城比自己分量重的人多的是,要是像如今這樣被牽連了一大片,八爺自然是撿著重要的人救,自己被救的希望不大! 他在家里唉聲嘆氣,問韓夫人:“你說咱們家怎么辦?” 韓夫人已經病了,感覺這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但是李煦的身體好,如今還很健康,不僅日常不生病,他上樓下樓動作矯健,再活二三十年是沒問題的。 韓夫人說:“一奴不侍二主?!?/br> “你說得簡單,皇上那邊得罪不起,八爺這邊就能得罪了?那也得罪不起,而且總要給子孫考慮??!” 他這樣說了,韓夫人想勸他的話咽了下去,這是他的兒孫又不是她的兒孫,她自己還不知道能活幾年呢,就虛弱地說:“您說得對,我如今身體虛弱本身又見識短淺,老爺不如去問問老太太?” 老太太就是李煦的生母文嬤嬤,李煦聽了趕緊去找老娘想辦法,這是親母子,文嬤嬤和噶禮的母親不一樣,文嬤嬤自然以兒子為先,就說:“你不用怕,只管在蘇州待著,我去一趟京城,如今進京方便多了,三五天的事兒,來往也不費力,你只管多準備些金銀,我回老宅子住幾天,替你打探打探?!?/br> 文嬤嬤跟著桂枝報喜的船一起進京,進京后先是進宮見太后,給太后和德妃賀喜,又去各個王府拜了一遍,有的能見有的不見,然后去拜見八阿哥,在八阿哥家的園子里見到了十四阿哥,心里一動,幾天后她的轎子停在了一戶人家的門口。 文嬤嬤的隨從對開門的一個婆子說:“我們是蘇州李家,來給夫人請安?!?/br> 文嬤嬤的轎子進了院子,下轎子后跟一個迎接出來的年輕女人說:“給福晉請安?!?/br> 這個年輕女人面上露出了一絲厭惡,嘴上說:“老夫人您說錯了,我哪里是什么福晉,我不過是一個外室而已,您這么說是要我的命??!” 文嬤嬤心里忍不住呸了一聲:我知道你是外室,這不是奉承一句面上好看嗎?誰把你當福晉了!果然上不得臺面! 第412章 驚魂夜 盡管文嬤嬤也看不上這個外室,但是文嬤嬤對后院熟??!福晉是尊貴,但是看爺的屁股坐在哪邊? 有句話叫做縣官不如現管,后院女子看的是誰得寵。因此她對著這個外室極盡吹捧,這外室也是見過世面的,雖然心里對李家的人恨之入骨,畢竟她是被李家買了轉送到京城來的,路上前途未卜的時候沒少吃苦頭,然而這時候能和文嬤嬤虛與委蛇,讓人安排了酒席招待文嬤嬤,還感謝李家送了自己這樣一個前程。 席間賓主盡歡,這外室不停地敬酒,文嬤嬤雖然看不上這個外室,發現她知情識趣,覺得倒也可以結交,暗示這外室若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李家倒是不介意費事兒給她安排個出身。旗人就不要想了,旗籍管得嚴苛,甚至汗軍旗也很嚴格,但是包衣旗就好辦! 文嬤嬤說:“我年紀大,經歷的也多,容我說句不好聽的話,此刻和爺們再恩愛也沒用,男人都是今兒朝東明兒朝西,早點生個孩子是正經,可是生了孩子后還要為孩子考慮,總不能這么一直不明不白,最后還是要入府的?!?/br> 這外室也僅僅是笑了笑,并不接話,她的出身不算窮苦,她家原本是江南的富商,早先家里發達的時候,族中男女都讀書,一直打造儒商世家的名號,也做過不少修橋鋪路的舉動,在十里八鄉也是好名聲。有了錢自然是想把子弟送入官場,畢竟巴結人家不如自家養出個大官,后來就是因為這個做官的族人被彈劾“貪酷”而丟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