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康熙氣得第二次昏厥過去。 這次太醫守在旁邊,立即救了康熙,當天夜里康熙下令將胤礽關押,交給大阿哥看管。當時十三據理力爭,然而康熙此時已經下定決心廢太子了,下令將十三阿哥也關押了起來。 同時下令,明日就返回京城。 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匆匆收殮了弟弟的遺體,第二日帶著小棺出門的時候發現除了大阿哥外其余哥哥們全部給關押了起來。 就算沒有參與到大阿哥和太子之爭的成年皇子也被關在囚車里,被一起押送回京。 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看護弟弟的棺木,其他哥哥們比囚犯還不如,大晚上也不許從囚車里出來,凍得瑟瑟發抖也沒人給他們加一件衣服,周圍侍衛晝夜不息地值守,他們沒法與外人接觸,吃喝拉撒全部在囚車內解決。 太子更是落魄,蓬頭垢面胡子拉碴,身上還戴著枷鎖,飯菜不夠餓昏過去。大阿哥在此期間不分晝夜對著太子審問,讓他交代造反的事兒。同時對太子的身邊的侍衛內侍動用大刑,讓他們說出太子造反的謀劃。因為受不了酷刑,當日就有人尋死以求解脫。 從行宮到京城這一路花了十二天,太子身邊人的血染紅了一條路。到了京城,大阿哥沒從太子和他身邊人的嘴里弄到一星半點關于造反的證據和計劃。沒有證據就沒辦法廢太子!廢太子總要有個像樣的理由,一般的理由和借口根本到了廢太子那一步,謀反才是把太子摁死不能翻身的最好罪名。 然而太子沒有謀反,也沒有計劃謀反,大阿哥就是刑訊逼供也拿不到證據,就算有人想活命編造一些或者是順著大哥的話承認,可是這些人的證詞壓根湊不出一份詳細的計劃來。 更讓大阿哥覺得要命的是,康熙得知了他寶貝兒子的慘樣開始心疼了,他對廢太子這件事動搖了。 廢太子不是皇帝說一句廢了就廢了,就如冊封太子一樣也是有流程的。在沒有正式開始廢太子的流程前,康熙頻繁召見宗親和大臣,開始和他們回憶太子早年英明的樣子,甚至話語里面開始為太子開脫了。 諸王不是聽不出他的意思,但是宗室王和貝勒們盼著廢太子,胤礽的脾氣實在不好,如果可以他們想侍奉一個好說話的主子爺,比如說八爺。 所以宗親們都裝聽不懂,康熙只能先把其他幾個兒子放了,讓四阿哥和大阿哥一起去看守太子。目的是讓四阿哥攔著點,別讓大阿哥弄死了太子。 大阿哥已經知道自己要與時間賽跑,老爺子明顯想用拖字訣,想讓一個有分量的大臣或者是宗親出來攔著廢太子,到時候老爺子再罵一回太子,這事兒就過去了。 別看現在宗親們裝傻,可是再等一陣子勇憲親王從西北回來,她的分量足夠了,只需要老爺子一句話,她帶著自己的門人搖旗吶喊,加上太子的人跟著附和,廢太子的事兒就這么過去了! 而翻身的老二是絕不會放過他的! 他要在勇憲親王趕回來之前把事兒坐實了,他立即和八阿哥聯手,準備早點把廢太子的事提上桌面。 另一邊康熙約談官員,暗示他們上書為太子說情,這些大臣們也猶豫了。 面對著這樣的大事兒,這些大臣們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這個時候為了討好皇帝得罪了大千歲和八爺到底劃算不劃算?而且這時候出力,大家一起出力,太子到底會念誰的好?再有就是,太子的位置穩不穩,要是皇上萬一后悔了怎么辦?要是將來太子坐不上大位新皇清算自己怎么辦? 這些大臣也開始裝傻。 大臣們不接茬,宗親們突然聯手請康熙廢太子!因為在行宮的時候康熙說了要廢太子,既然皇帝親口說了,言出法隨,現在必要開始走流程,說廢不廢,將來皇帝威嚴置于何處? 這樣一來,拿康熙的話堵住了康熙的嘴。大阿哥查了那么久沒有查到太子謀逆,康熙本想親耳聽到太子鳴冤,然而太子一句話都不說,對此事漠不關心。最終康熙在九月十六下旨廢太子,同時告知天下和附屬國藩邦。 康熙對廢太子的感情大家是看出來了,廢太子廢得很不情愿,因此大阿哥心里十分忐忑,廢太子不死他夜不能寐。因此更是堅定要弄死廢太子的心。 他跟康熙說:“若是您下不了手,兒子愿意去殺了他?!?/br> 康熙是真沒想弄死胤礽??!他驚訝地看著大阿哥,心里對大阿哥的印象直墜谷底。如果廢太子暴戾,那么大阿哥就是冷酷。他擔心胤礽會對兄弟下手,可如今看著,大阿哥是最有可能對兄弟下手的人。老大比老二更畜生??! 因此他心里復立太子的想法更強烈了,拒絕了大阿哥提他動手除掉太子的提議后,他開始和大臣們開始談神鬼了! 因為他廢太子的詔書上寫著“……凡此舉動、類為鬼物所憑、狂易成疾。書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人心所惡、天必厭之。宗社事重。何以承祧。朕圖維再三、萬不獲已……1” 這詔書就是活扣啊,太子被廢的理由是什么?是“類為鬼物所憑、狂易成疾”。這理由嚴格來說是站不住腳的,誰家廢太子的理由是太子中邪了? 因此康熙約談大臣,大談神鬼,就是為了讓人上書復立太子。但是他話說得隱晦,大家都裝作聽不懂,前幾日沒廢之前就沒人愿意冒險博一把討皇上的歡心,現在更不會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