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海棠點點頭:“辛苦各位了,你們現在就去南疆,咱們輪臺見?!?/br> 斥候們吃飽喝足就再次翻山越嶺潛入南疆,海棠跟費揚古說:“眼下之事只可速勝?!?/br> 海棠說這話的時候距離星星峽還有很遠,海棠的計劃是趁著夜色進入星星峽,利用紅衣大將軍轟開哈密,留下一部分人守著哈密,隨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南疆,占領之后不要再往北走,以天山為界鞏固消化戰果。 “……最忌諱的是貪多嚼不爛,安撫地方是地方官員該做的事兒,咱們就是帶著他們進南疆?!?/br> 就是打下了南疆也不歸海棠管轄,所以她速度快一點真的能趕上京城的婚禮。 費揚古點頭,他現在熟悉海棠的路子了,別人在作戰之前都要做出相應的計劃,甚至有的時候還要有應對措施。有的人熟讀兵法無雙,計謀無雙,稱得上是計謀百出。而海棠和這些人都不相同,她這一看都是野路子,而且就信奉著快和猛。 速度快,大軍猛! 主要是功夫下在平時,對大軍cao練極其認真,對令行禁止做到絕對實現,信奉一力降十會!而且她也有各種各樣的應對辦法,初聽匪夷所思,但是真到事上了真的能用的上。 攻占哈密這么大的事兒就一句話“晚上偷偷進入星星峽,白天轟他們”就完了。但是在說這話前,準備工作已經做好了。 大軍分成兩部,傷員輜重和大量的戰馬按照正常速度行軍,火器營負責拖拽紅衣大將軍,精銳騎兵負責背負紅衣大將軍要用的新型霹靂彈,帶上三天的干糧隨同海棠直奔星星峽。 紅衣大將軍是眼下最好的火炮,沒有之一。這種歐洲發明的紡錘形火炮在明朝仿制后威力有顯著提升,然而在努爾哈赤吃過這種火炮的虧后,滿洲加以改進,后來有幾次細微的調整,直到康熙八年在南懷仁的主持下,改進升級成了輕型“神威將軍”、中型“神功將軍”、重型“武成永固大將軍”。這三種合稱紅衣大將軍,特點是“長于攻城拙于野戰”。 所以海棠每每到這個時候就開始罵鄂倫岱:“這玩意你不升級洋人就要升級,別說洋人,就說現在,這玩意這么難移動都是你們的錯!” 鄂倫岱就說:“你不就是想要背著能走的小將軍?給你做!” “你別一副不情愿,你看看人家北邊的羅斯,人家一口氣能借出六萬鳥槍兵,咱們有嗎?那琵琶槍是好用,半年就一百把,夠干什么?” 鄂倫岱無語的說:“噶爾丹不是沒借到嗎?都沒有的事兒,你從凱旋到現在一直在念叨,我怎么就瞎了眼覺得你比你老子好說話,你們倆可真是爺倆,就是一路人?!?/br> “你少扯那些有的沒得,人家有鳥槍兵,咱們沒有!關鍵是沒有!” 鄂倫岱閉嘴了:女人就是這樣,別人有的她沒有就開始急,心里跟著火了一樣,不弄回來不罷休!老的少的小的都是一個德性! 鄂倫岱想忍,但是忍不?。骸澳慊仡^找你老子說,別找我說,我是能當家還是能做主?就會沖我嚷嚷。大將軍不是轉運的很快嗎?” 這是緊急做的架子,把紅衣大將軍固定在架子上,架子再固定在一群馬的馬背上,跟隨快速移動,這是目前運送最快的辦法了。這么運送傷馬又傷武器,要不是長途奔襲她才不會這么做。 海棠立即罵了回去,總之火器營必須弄出來小將軍,要不然她日夜不安寧! 說的跟她變成了怨鬼一樣!鄂倫岱心里誹謗不敢多還嘴,反正是人家牙尖嘴利,還是算了吧。 晚上到了星星峽附近,這里沒有斥候,哈密的守軍也不會想到這是有人打此地的主意。大軍在外面卸下架子抬著大將軍進入星星峽,當夜都和衣臥倒休息,留下值夜的人盯著星星峽。 第二日太陽出來,養好精神的眾人默默的啃了干糧喝了水,準備好了之后,抬著紅衣大將軍到了哈密城外。 這時候守軍發現了他們,然而冷兵器時代的攻防戰在火器萌芽的時候就宣告結束了。 紅衣大將軍被輕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cao作繁瑣,比如說不擅野戰,比如說它身上有斑斑罪跡,順治二年史可法守揚州,就是紅衣大將軍轟開了城門接著就是揚州大辟,很多人因此對火炮十分厭惡,覺得這是助紂為虐的物件。再比如說紅衣大將軍原名是紅夷大炮,滿洲權貴被中原王朝罵作蠻夷,于是避諱“夷”而改成了“衣”……不可否認的是紅衣大將軍它威力大! 哈密城和中原堅固的城墻相比如何? 遠遠不如!這里的城墻沒有中原城墻的厚也沒有中原城墻高,更沒有護城河,仰仗著星星峽的地理位置卻不好好守護,所以紅衣大將軍很快功成身退,隨大軍進城的除了官員還有喇嘛和阿訇。海棠約束大軍:都是我朝中百姓,不可驚擾。 官員迅速貼出安民告示,用各種方言土話跟百姓宣講許諾朝廷三年不收賦稅。 海棠在哈密的城墻上寫了一封奏章,讓人飛馬送往京城,第一步已經做完了,接著她就要帶人進入南疆。 南疆和北疆之間有天山,天山以北風景秀麗,天山以南荒漠戈壁。而準噶爾的權貴們更喜歡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北疆,南疆這里有駐兵卻很少,對此地的治理也不甚上心。 從漢代在此設立西域都護府開始,天山南北的這塊土地與中原最終交融在一起,漢武帝曾經頒布《輪臺罪己詔》,以至于到了后來邊塞詩里面總有輪臺出現。唐朝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道“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宋朝陸游還想著“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