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書迷正在閱讀:[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綜漫] 甚爾貓養成日記
囑咐完了,德妃又在心里對康熙咆哮,這親爹做的真不靠譜,想帶早帶著啊,這半路叫人過去干什么! 而且北方冷的早,小孩子都要長身體,去年的厚衣服在宮里,就是取來也未必能穿的上。 德妃只能說:“你們先去,厚衣服我想法子?!?/br> 她想著有太子在呢,太皇太后也不想凍著太子!到時候在老祖宗跟前吹吹風,還能再送一些東西。 德妃叫了人把海棠拿來的銀票出去換成碎銀子,分出一些給了高無庸:“給你們準備些銀子以備不時之需,缺什么東西想辦法讓人往回送信,我給你們想法子?!?/br> 六阿哥在一邊羨慕死了,反復念叨:“怎么meimei能去我就不能去,我比她還大呢!” 皇上沒讓他去,就是羨慕也沒用。 第二天一早,裕親王福全一身騎裝看著眼前的五個蘿卜頭,特別是看到海棠的時候忍不住牙疼。 這小東西除了胖,她個兒也不高??!關外的草長的比她還高呢,帶著她干嘛? 當累贅嗎? 海棠看伯父一直看自己,就說:“伯王,我一天射八十只箭!三力半!”棠棠是有用的!不是拖后腿的! 福全笑著說:“三力半???不過是六等弓!等你用到五等弓的時候再吹吧。你汗阿瑪能用十一力三等弓!” 說完無視大阿哥那副想表現的模樣,跟幾個孩子一揮手:“騎馬的上馬坐車的蹬車,都快點,今兒要趕路呢?!?/br> 大阿哥和太子騎馬,三阿哥四阿哥海棠坐車,很快整個隊伍飛速移動起來。一轉眼出了京師,外面已經全部是農田了,猛吸一口,空氣里滿是植物的清香。 出來哪里都好,就是路況不好,這種顛簸令人嘆為觀止,顛的人飛起來再重重的落下去,海棠的屁股就是麻的! 在這種丁兒咣當的聲音中,三阿哥還有心思撩撥海棠:“呦,meimei你都用三力半的弓了?” 他看了一眼四阿哥,體育差生四阿哥面無表情。 他看四阿哥的原因海棠太清楚的,自從入關后,這些皇帝用的弓就康熙的最強勁,是十一力。順治皇帝是七力,眼前這位如果還能繼位的話,是四力半!他兒子也沒好到哪兒去,從三力到五力到七力,也不知道到底是用幾力的! 海棠問三阿哥:“是啊,三哥用幾力的???” 三阿哥不自然的說:“反正比你強?!?/br> 海棠就說:“長路漫漫,十分無聊,看書對眼睛不好,不如咱們扳手腕吧!難道三哥不敢?” 四阿哥不趁著這會機會給三阿哥挖坑才邪門呢:“不許這么說,三哥哪里是不敢??!三哥肯定能教訓你,是不是三哥?” 三阿哥十分后悔坐車了,這車里除了自己都是德妃的崽子,自己上車的時候怎么沒想到這茬??! 連著趕了四天路,到最后大阿哥和太子也不騎馬了,兄弟五哥擠在車里一起被顛簸的骨頭都散了才追到了康熙的御駕。 海棠恍恍惚惚的從馬車上下來,渾身飄著跟著上了康熙的馬車,這馬車寬大,趁著康熙和福全說話的時候,她一頭鉆進康熙的懷里,把腦袋放在他腿上,一副命不久矣的樣子。 康熙摸著她的小禿瓢:“這是知道在家千日好了,看看這被折騰的樣子!” 福全就說:“皇上不必擔憂,別人也就罷了,咱們貝勒爺給點吃的喝點不到一刻鐘又開始精神抖擻了!第一天我看她發蔫還想著要不送回去算了,誰知道人家下車跑了一圈,吃飽了之后活蹦亂跳的。這些人就數她精神健旺?!?/br> 海棠哈哈笑起來,自己坐好了。 康熙跟幾個孩子說:“朕在這里要駐蹕幾日,給你們準備好帳篷了,先去睡一會,等會一起吃飯?!?/br> 太子帶著兄弟meimei下去了。 等人走了,福全的臉色嚴肅了起來:“老祖宗讓奴才問您,怎么半路把太子也帶出來了?” “京城出了點小事兒,李光地前幾日跟朕說,他早年上書破耿精忠的折子,是他和陳夢雷一起起草的?!?/br> “這?奴才記得當時他可沒提陳夢雷??!陳夢雷,讓奴才想想這人,這是誰???” 康熙的記憶力比福全好多了:“陳夢雷李光地等人是康熙九年的進士,李光地當年是二甲第二名,當年他的秘奏是富鴻基代為奏上的,朕記得請清楚好,這里面沒一個字提到別人?!?/br> 福全就說:“既然當日沒提,后來呢?” 康熙說:“后來陳夢雷被押解到京城,本來是判處死刑,是徐乾學為他多方奔走,改為流刑,流放戍邊?!?/br> 福全點頭:“這事兒怎么又沉渣泛起了?實在是奇怪?!?/br> 畢竟三藩過去好幾年了,李光地想給陳夢雷翻案,也不該等到現在,趁著前幾年太皇太后或者是太后千秋賀壽,他只要哭訴一番,再把當時的事兒說明了,皇上哪有不允許的道理,只怕皇上為收獲一員干臣欣喜呢。 而且當時陳夢雷被押解到京城他也該說一聲,要不然哪里還會流放陳夢雷。 康熙冷笑一聲:“朕都走了這么遠了,他急忙送來秘疏,只能說他那點事兒京里有人發現了,他急不可待的在事發前給自己脫罪。陳夢雷當日沒叫嚷出來,想來是不知道李光地把兩個人的策略占為己有,李光地當時都沒怕,這時候怕了,要么是證據充足,要么是知道的人知道的太多了,甚至這個人還備受朕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