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
這是第一個,旁人都在等,暫時沒有精神吃。 報喜的隊伍一個個走過,卻不進門,酒樓的掌柜都有些冒汗,這么多學子,都沒幾個中舉的嗎? 不過好在沒多久,又報了個七十六和五十三名,三個舉人,勉強夠用,掌柜放下心,就看后頭有沒有什么好運落到他們酒樓。 前十的稟生向來都是看運氣,尤其是解元,肯定出生不差,要不有自己的院子,要不就隨便找個離得近的酒樓,這家酒樓離得也近,所以看運氣的成分更多。 又過了一會兒,報喜已經報到最后十名,不少人已經面露苦澀,自問是沒能中前十的,落榜的可能最大,哭聲都有些傳出來。 林澤依舊安靜喝茶,沒有太多的看法,探春站起身,走到窗口,遙望那個紅榜,人山人海中,也想派人去看到底中沒中,這么等著實有些難熬。 “來了,又來了?!?/br> 探春揪緊心,仔細聽,第五名,江寧柳正昌,不是林澤。 報喜的剛走,柳正昌還在接受眾人的恭賀,報喜的又來了,兩人名次應該離得很近。 “姑蘇林澤林舉人,高中第三名?!惫锰K林澤,探春喜得跳起來,第三名考得非常不錯呢。 “這里這里,快給大家沾沾喜氣,謝謝了?!碧酱合驳糜H自帶人下來,給報喜之人一個大大的紅包,都是十兩的,足見其開心之意。 林澤沒出來,周圍沒有同年恭賀,只是嘴角勾了下,挺開心的。 第92章 草原大戰 第三名,一個不錯的名次,林澤有些滿意。 沒有大肆宣揚,沒有高朋滿座,只有探春洋溢著的笑容,真摯又熱烈。林澤突然覺得,這樣也挺好的,不用一味算計的日子,很輕松。 等可以成婚的時候,一切都恢復到正軌,新一輪的奪嫡之爭將要開啟,后面的事,他一點都不想參與,新皇沒有偏愛,他又何嘗有過偏愛。 宮中,林澤中舉第三名的好消息傳到太后宮里,太后一整日都是高興洋溢的,就算皇后明里暗里打聽緣由,她也端得住,不覺得掃興。 誰不喜歡自家孩子出色呢?曾經很多人說過,太子就是仗著身份,站著先機迅速成長起來,才將其他人甩至一盤,雖然知道這些都是別人故意奚落的,不滿卻深深印刻在胸。 現在,她可以問一句,你家的皇子能中舉嗎?甚至中進士! 實打實的學問,整日爾虞我詐的皇子們,哪個能做到?就算是新皇的這群兒子,都沒一個能做到。 耳邊聽著皇后又在說太子如何努力看書和學習兵法,太后看著她,很認真得問道。 “他得到了侍讀學士的認可嗎?還是說打敗了武師傅?” 皇后被這么一問,愕然不知如何答復。 “假的終究是假的,真的不用自己說,名聲自會傳遍,堪當大任之人是什么模樣的,哀家從小看到大,心知肚明?!?/br> 皇后無言以對,卻覺得有一些苛刻,這世上有幾人能比得過新皇,就算是新皇那樣的,都差點登基失敗呢。 秋闈過后,探春跟著林澤回到京城,在京中科舉,就不能再用林澤的名號。 念安郡王府早已收拾妥帖,等著他的主人到來。林澤沒趕她走,她就繼續跟著他回到郡王府。念安郡王離世多年,府上只有一個老王妃,這些年吃齋念佛,不管俗世。 只是聽聞嗣子終于回府,渾濁的雙眼才出現一絲亮光。 念安郡王這一脈從來都很安生,也干干凈凈,上一任郡王爺胎中帶著體弱,未能長成就沒了,定下的姑娘被老王妃做主,安排了新的人家,剩下的就靠宗人府幫忙,選個合適的嗣子過繼。 想要做郡王的宗族不少,能達到老王妃要求的不多,府上只剩下她,舔著老臉求了宗正,不想死后郡王府的名聲被敗壞掉,選出來的嗣子作風一定要好的,最好能保證只有一妻,絕不納妾,身上至少有秀才功名。 優秀、作風正、又不納妾,如此倒不好找,宗正找得為難,最終被新皇拍板定下林澤。 林澤的血脈問題,其實大家都有所猜測,新皇親筆手書赦他無罪的圣旨,宗正看完后,無言以對,唯一的疑慮便是找不到具體的過往。 直到太后指著脈案,說她曾經小產過一個六個多月的胎兒,因為沒能長成入不了皇陵,被她送出宮尋了塊風水寶地安葬,很可能就是那個孩子,活過來后被別人發現后故意遺棄,才遭人收養。 甚至還有理有據呈現他一直養不好的身體以及被林家族長不好對待的證據,最讓太后自己都震驚的,還是找到了給林族長夫人接生的穩婆。 那人信誓旦旦說林澤本該一出生就沒了的,出生的時候臉上有一塊明顯的胎記。 她還詫異過,覺得林澤是林族長從外頭抱回來的私生子。 如此證據齊全,宗正心中更加偏向于他是先皇親子,也不查明真假,就過繼到念安郡王名下,老王妃聽說是皇子身份,從外頭被認回來的,血脈沒問題,身份不好恢復,人是好的作風正有功名,附和她的要求。 可這外面回來的皇子,怎么看都像是私生子,就算宗正再三保證是太后所出,她能信嗎?太后生沒生過子嗣,雖不知道?除了新皇,她沒有一個健□□下的皇子。 事已成舟,老王妃也沒有辦法,只是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樣的人物,叮囑幾句,莫要污染郡王府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