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
“你不想跑嗎?”賈赦平靜問道。 “將軍,現在是商量這個的時候嗎?再不去抓人,就抓不住了?!毙l若蘭眼眶都是紅的,好似賈赦不動手,就不是個好人一樣,抑郁之色,逐漸上涌。 賈赦微微笑了笑:“你呀,還有得練,瞅瞅,這是什么?差點被你誤了大事?!?/br> 衛若蘭眼中疑惑一閃而過,結果那幾份信,隨即眼眶驟然大睜:“這……” “你自己說,你要是在門口大喊大叫,時不時誤了大事?還有人敢跑嗎?本將的贖金從哪里來?這賬還不得記在本將頭上?!辟Z赦拿回信,讓人送出去。 全程,衛若蘭沒有吭聲,心跳如雷。 “有心是好的,腦子和眼睛都要動起來,他們能這么簡單出得了大營,你覺得是誰允許的?”賈赦走到他身邊,笑著問道。 “出了大營就是逃兵,沒出大營,還有講的余地,你猜猜這些信件若是被她們家里人送到宮中,時不時逃兵的罪證?不想認都不行,逼我上書要有用得多?!?/br> “將軍不想要他們?” “你想要嗎?打不能打罵不能罵,走個路還要唱反調,指望他們打仗,他們不渙散軍心就不錯了。你看看,明天后天肯定會越來越多得人逃跑。我三日才反應過來,沒問題吧?!?/br> 衛若蘭搖頭,又一次重重跪在地上,“都是我沖動,現在他們都知道我來告狀的,要怎么彌補呢?” “怎么彌補?既然都知道,肯定要處罰一下,你覺得處罰什么人,會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得跑?” 還能更加肆無忌憚?衛若蘭蹙眉,罪魁禍首已走,本來應該上書去報,但他們家里人肯定會找關系,找各種理由給他們開脫,所以,若是不上報,肯定更加不怕回家挨罵。 “懲罰我嗎?” “是,懲罰你渙散軍心,明明那幾人是為了抵抗水寇才去殿后的,怎么到你嘴里,就是逃兵了?” “可這樣不是給他們離開軍營的理由嗎?還可以說他們被俘虜是因為戰敗?!?/br> “你記得表現得悲憤一些,我又不公之于眾,只要不是從我嘴里說出去的,就不是我的問題,你明白嗎?”這個鍋既然是你挑的,可不得讓你自己挑完,“放心,你本來也得罪了他們,再得罪一下又怎么了?” 衛若蘭看著賈赦,覺得他真的好陰險,不過的確是他的錯,背起這個責任理所應當。 “好,我去帳外跪著?!?/br> “賬外有什么用?去軍旗下跪著,說你自己要去那里跪的,覺得我賈赦不德不配位,竟然只想遮掩,不想如實上報?!?/br> “是!”衛若蘭又沖著出去了,真是個沖動的小鬼,還有得教。 不過敢得罪半營的紈绔前來告狀,放在邊城,只要有能力,肯定能守好一方之地,值得教導一二。 眾人都在觀望,看到衛若蘭又氣勢雄性沖出來,直奔軍旗之下,痛苦萬分跪在旁邊,撒氣一樣捶地喊叫,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賈赦不管。賈赦竟然不管? 眾人面面相覷,這是什么道理?以往在京中,賈赦可不是好相與之輩,告狀告到家里是常有的事。 “衛若蘭,你這是怎么啦?”一個公子哥吊兒郎當走到他身邊,“你不是去告狀了嗎?賈赦說什么了嗎?讓你這幅德行?!?/br> “滾一邊去!” “喲,脾氣還挺大,賈赦他不派人去追?” “追什么?我看他巴不得人跑路,省得他還得催人趕路,回頭說是遭遇了水寇,遺失了幾個人,自生自滅還快哉些,他怎么能如此行事,往后還怎么控制得住大營,德不配位??!他都沒有打過仗,更不會帶兵,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行事?!?/br> 越說,衛若蘭罵得越激動,在他嘴中,賈赦就只是個混子,告狀一把好手,帶兵屁用沒有,這時候嫌麻煩,完全不考慮往后之事。 大家聽一耳朵,覺得也沒錯,逃兵不抓回來,回頭不得越逃越多,以后賈赦找個借口,是不是都不算逃兵了?法不責眾嘛。 不少人眼神交匯著,走遠一些,避著衛若蘭。 靠在邊緣的馮紫英跟衛若蘭關系極好,察覺到衛若蘭從頭到尾沒把話說死,說得都是他自己的猜測,這不很不像他所為,便沒有賞錢勸誡阻攔,只默默看著衛若蘭發瘋撒氣。 以衛若蘭的品行來看,他并不會在背后說三道四,用猜測詆毀人,大多都是用得眼見為實。 當天晚上,就又跑了幾個,賈赦的軍帳滅了燈火后,又跑了幾個。 接連三日,越跑越多,直到再沒有人跑路時,這群紈绔子弟兵還剩下一半左右,大多都是家中不受寵或者有心氣抱負的。 直到此刻,日行六十里才輕輕松松完成,速度和軍陣都有明顯的進步。 眾人心中猜測,賈赦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個子弟兵才有一戰之力。至于跑掉的人,不追究也是罷了,追究的話各家都不會好過,幾乎每人家里都有爵位,最輕也是剝奪繼承權。 等到達南邊,與南安王匯合,便開始訓練水戰能力,天氣還算好,入水并不艱難,比冬日入水好得多。 幾百封信件送入宮中,還有賈赦上書的逃兵名單,甚至何時逃的都有,焉壞的小子肯定是準備報復了。各家送子弟進京畿大營還是花了不少銀錢的,這事鬧到現在,可以收尾了。 幾百個勛貴被水寇所抓,剿匪勢在必行,幾個勛貴家的老封君哭著求到太后娘娘宮中,求先把人救出來,否則一旦開戰,他們家的兒郎勢必要被祭旗,那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