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
林鐵又不懂了,但不妨礙他去做,而且得快,賈赦離京,估計兩三日就會趕回來,到時候接風宴上,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反正跟太子脫不了干系,最近連刺殺三弟都不干了,肯定是大事。 七皇子府的賈側妃身邊死了個人,沒人會在意,只有賈元春自己麻木著,抱琴有了自己的心思,不肯繼續跟她,臨走之前跟她道歉,說她不得不如此,賈元春還能說什么? 不知道誰需要抱琴,抱琴只不過是一個小丫頭,一直跟在她身邊,能有什么利用價值呢?對付榮國府?對付肅郡王府?好像都不夠格。 抱琴自個也稀里糊涂,決定賭一把,結果又進了宮,成為御膳房的一個小宮女,陛下身邊的郭太監收她做了義女,被送到御膳房時,總管太監還好聲好氣得跟她客套。 送她來的沒透漏自己身份,只給了一包藥,“若是發現皇后娘娘的人下藥,務必將這包藥替換?!?/br> 這便是她的全部任務,事成之后,對方承諾會給她父母一個掌柜的身份,脫離奴籍,給他們一個產業過活,那么十年之后,也可將她侄兒培養成一個讀書人改立門戶。 這個誘惑很大,大到抱琴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屎髮m里的人她很熟悉,包括那些暗地里的眼線,她經常被排擠值夜班,看到偷偷摸摸來的其他宮殿之人,都默默記在心里。 原本,這都是為大姑娘以后入宮做準備的,現在確實為了自己,更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宮中大宴,御膳房忙得很,大家都在處理各種食材,甄妃娘娘這兩日將菜譜定下,掌勺的御廚們沒敢偷懶,一個個輪著膀子親自上陣。 抱琴作為一個粗使丫頭,一邊摘菜,一邊看著,介于下藥一說,肯定是要在大宴之時的,這會兒下藥應該沒多大用處,還容易被發現。 每日早晨,御廚們都會讓人重新品嘗一遍菜品,再用銀針試過,過早下藥反倒打草驚蛇。 很快,大宴之日到來,林如海穿戴整齊,帶著三兄弟和林黛玉賈迎春入宮,他們三兄弟一起入宮,林如海有些擔心出事,眼珠子盯得緊緊的。 作為新貴,來跟林如海套近乎的很多,林家三兄弟也備受青睞,林家的繼子第一回露面,眾人都很好奇,不過已經訂了婚,多想無用,反正不可能跟林如海締結姻親關系了。 至于林如海的同年,參加過林家宴會的那些人,對林黛玉的婚事還可以再糾纏一下,說不準林如海就同意了呢,是以,林黛玉身邊前來打交道的年輕后輩不少,林如海樂見其成,總之,各個比賈寶玉要好。 黛玉覺得煩不甚煩,做到林澤身邊,跟他一起喝茶,等待大宴的開始。 群臣已至,眾皇子姍姍到來,太子沒出現前,七皇子按捺不住,志得意滿走到眾人跟前,由柳侍郎帶著他認識各家大臣,惹得眾皇子白眼連連。 人員差不多到齊,陛下帶著甄妃娘娘前來,皇后娘娘沒有明面上給陛下難堪,幾乎是前后腳來得,不過太子依舊沒到,陛下眉頭緊蹙。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怎么沒來?是瞧不上我們母子嗎?”甄妃娘娘柔弱道,“我好待也是太子的庶母,他作為儲君,怎可如此無禮?!?/br> 皇后吞了吞口水,心不在焉,并不接話,皇帝看著她,眼神愈發銳利, “戴權,去把太子叫來?!?/br> “不用叫了,孤來了?!?/br> 太子大步走過來,走到皇后身邊。 隨之而來的,是一隊隊穿著鎧甲齊全手握重兵的衛隊,各個身帶煞氣。 一過來,圍住整個場地,劍拔弩張,眾臣都有一種果然太子還是要反的心情,心中狂跳。 一部分人,早已知曉,笑容滿滿,怕人不知一樣,洋洋得意。 而另一部分人,比如各位皇子的母族,即便往日再老實,事到臨頭還是會怕。 至于跟隨肅郡王的大臣們,各個面若金紙。 不管今日太子成不成功,至少肅郡王都沒有好果子吃,誰不知道陛下還是更加屬意太子繼位,只是不放權而已。 徹底把太子打趴下,根本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 這可不就過了! 連陛下都不知,為何太子突然就忍不住,一個柳侍郎而已,何足掛齒,遲早吏部還是會回到他手中,不過需要些時間而已。 太子很坦然,沒有絲毫遮掩,就算是宮變來的皇位,誰敢說他不該得? 這便是嫡長子身份的好處,旁人想不來的。 作為事件導火索之一的柳侍郎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驚慌,他即使跟肅郡王已經關系親近,事到臨頭依舊能保持該有的鎮定,等待最終結果。 人群之中,林澤依舊淡定喝茶,靜待結果。 若無他的插手,想必這場宮變,會敗得莫名其妙,就如他當年一樣,像命運的捉弄般,無法接受。 說來好笑,他這重活之人,看到這一幕,除了感慨外,竟沒什么想法,更不想看任何人的表現。 何其有幸能夠在死后重新活過來,而且還是在自己熟悉的時代,擁有熟悉的人,即便并不是當初的那一批,也彌足珍貴。 有一些沒有完成的夢想,在這里實現,也夠了。 做林澤的這段時間,沒有太多的歡聲笑語,嘗盡冷漠,除了林立和林鐵相依相伴外,得到的情誼不多。 他不是個喜歡回憶的人,但有些事過于影響深刻,即便重活一世,依舊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