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綜漫] 光之戰士無所不能、[FGO同人] 成為神羅戰士后他叛逃了
就在甄家無計可施,一封封書信催林澤的檔口,事態突然變得崩壞起來。 一波意想不到的關門浪潮,席卷整個鹽市。馬幫的利潤壓得太薄,已經越過了鹽商的底線,整個市場在他們這波saocao作下全面崩潰。 制鹽的看著鹽場堆積如山無處安放的鹽不知所措,百姓看著關門大吉的鹽鋪不知所措,鹽場的負責人看到無人購鹽,也慌亂不堪。 剩下少數還在售鹽的鋪面眼見有利可圖,開始限購,哄抬鹽價。 明明有鹽,卻運不出去,明明要買鹽,卻哪里也買不到,簡直亂成一團。 青幫和馬幫的當家之人到底是草莽出身,一心只想撈銀子,想不到那許多利民之事,就算有人覺得不妥,也阻礙不了大流。初期沒有控制住事態,等意識到不對,開始上報時,已經為時晚矣。 哄搶隨之而來,太子并不想傷民,這雖然是七皇子應該背的鍋,但民變發生,誰也不想看到。 前戶部尚書也沒想到,他撈得最后一筆,竟能造成如此慘狀,嚇得昏在床上,一副進氣不多的模樣。 林如海瞧著也詫異非常,鹽政不該是這樣的,林澤還是有利民之心的,不可能會煽動民變。 氣急敗壞的還有江南甄家,加盟的鹽商關門大吉后,又加之知府衙門對他們多有整治,一副大勢已去的模樣,竟聯合起來,要甄家退加盟費,一戶就是十萬兩,加一起不是小數目。 如今一番鬧騰,誰還不知是甄家背地里搞得鬼,把鹽政弄得一團糟,之前說甄家仁義的民眾全都反應過來,暗恨甄家裝模作樣,竟然利用他們這群小老百姓牟利,每日丟到門上的爛菜葉臭雞蛋不計其數。 早就沒有心氣的肅郡王,在連番打擊之下,病倒了。甄家的老祖宗也瞬間蒼老許多,一家子不知該如何是好。 揚州知府一份奏折參了甄家,甄家膽大包天之舉,讓陛下震驚,如今民變之下,又不堪重用,當著眾臣的面,圣上將肅郡王罵得一無是處。 后宮看笑話的,幾乎能對著甄妃的面冷嘲熱諷,這哪里是上得了位的皇子,怕不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吧。 甄妃也被禁足了,總有種大勢已去之感。林澤呢,還不出來嗎?算算日子,二月初二也快到了,就怕來不及。 突然甄妃又想起林澤跟他甄家還是保持著距離的,他們甄家如此模樣,對林澤似乎沒多少打擊,難怪能閉門不出,一心科舉。 發生了民變,不得不處理。甄應嘉去找了青幫和馬幫的大當家,大家又很配合了,想著讓利給鹽商,應該很快能平息下去。 可不知哪里出了問題,馬幫和青幫底層的幫工們,都來揣著這次事件的源頭,明擺著跟兩家脫不了關系,無非是他們的頭壓利潤壓得太狠,要不鹽商倒閉,要不抬高鹽價。 林如海打鹽政打的那么嚴格,哪個敢隨意抬高鹽價,可想而知倒閉是必然的。亂想之下想發災難財的、想乘機搶東西的、想攪混水牟利的,什么人都冒出來了。 幾家的頭還沒跟鹽商談妥條件,底層幫工們月錢沒結清,便開始搶了大批鹽當街倒賣,衛二爺這個巡鹽御史怎么會讓私鹽販賣,可不敢抓,也抓不過來,太多了。 亂了,一切都亂透了。 從開始倒賣,到后面的哄搶,再到沖入鹽莊,□□燒,不過一兩日的功夫。 鹽莊如此,鹽鋪隨即被沖擊,買不到鹽的民眾瘋了一樣砸開鹽鋪的大門,將里頭的存貨搶得一干二凈,如今街頭之上,到處能看到打砸的身影。 畢竟,鹽是必需品,買不到的人會發瘋。 知府衙門的捕快不夠用,王子騰的水軍眼睜睜看著,沒有調令不敢輕易出動。 甄家人不敢出門了,閉門不出,大門口惡臭熏天,甄應嘉和甄寶玉無計可施,只得讓人又去請林澤,林鐵攔住一個又一個急不可耐的甄家仆從,回復都是林澤沒空。 林澤真的沒工夫搭理他們,最后兩天就要考縣試,王子騰沒有調令不動手,他有多少人可以用呢? 對他們,林澤也是無語至極,事態能迅速發展成民變,也真是夠能耐的,貪得無厭都不能評價他們這群人,但凡有個惜民的,在鹽鋪關門之后不限量供應,都不會鬧得這么難看。 江南的情況瞞不住,消息傳到京城,陛下氣得砸了幾個杯子,勒令王子騰迅速平亂,朝堂之上也吵得厲害,青幫馬幫的作風,被直接捅到了臺前。 吏部尚書早就看不順眼柳侍郎,想也不想就將他告到陛下那兒,陛下赫然發現,柳侍郎竟然管著青幫,那么多好手,都是太子的人,難怪老七會出事。 太子沒攔住,柳侍郎鋃鐺入獄,緊接著前戶部尚書被吵架問罪,抓到宮門前打板子,年紀那么大的人,挨了兩三下已經進氣不多。 戶部尚書和戶部侍郎全都膽戰心驚,馬幫的事他們也有插手,不過主管的還是前任戶部尚書。 在朝堂上還沒吵出個所以然時,馬幫又出事了,那群見錢眼開的草莽,不要命的帶著搶來的鹽販到各地去,趁大家都買不到鹽的時候,把鹽價提得高高的,引發各地民變,馬幫的小販們被當地人打死的不在少數。 第56章 勸降柳侍郎 事態儼然有向控制不住的趨勢發展,甄家是背后主事之人,首當其沖被御史彈劾,吏部侍郎柳大人難辭其咎,戶部尚書想戴罪立功,卻束手無策,那群草莽,根本不聽當家人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