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獵人同人] 開在黑暗的水蘭花
倒是黛玉,聽著林如海交代遺言一樣的話語,頓時又紅了眼眶,哭了出來。 眾人又寬慰了一番,這才回房歇息。 第二日,顏詢見天氣挺好的,便打算帶著黛玉出門逛逛,畢竟黛玉本身身體就不好,林如?,F在又病重了,兩父女湊在一起,那是愁上加愁的,還不如分開一下。 加之,黛玉以后若是去了榮國府,便更加難得出門了,就更不用說看看江南的風景。 他也不想黛玉留遺憾。 所以,顏詢便去請示林如海。 他見林如海氣色尚可,便試探著說道:“我初次來揚州,想給家人置辦些特產當禮物,特來請示伯父,可否叫黛玉陪我出門看看?!?/br> 又是叫黛玉,又是要陪他出門的,還說對黛玉沒有非分之想,這算盤珠子都快崩到他臉上了。 林如海本就懷疑顏詢有非分之想的,這時候自然不會同意,因此斷然拒絕,“黛玉尚未出閣,如何同你出去挑選特產,何況黛玉又不是揚州人士,璉二爺在揚州也住了一段時日了,想來應該了解,你叫他陪你去罷?!?/br> 顏詢笑道:“璉二哥也是京城人士,怕是不甚了解,再說了,我是給家里母親和姐妹們買些胭脂水粉,璉二哥肯定是不知道的,黛玉自小長在姑蘇,離揚州又近,肯定更清楚些?!?/br> 林如海冷笑:“黛玉自小養在閨閣,不通庶務,哪里知道這些,你若真想買,我讓府中的管事陪你去?!?/br> 見他隱有怒意,顏詢連忙解釋道:“伯父不要多心,我只是見她關心伯父的身子,你們父女一起,倒免不得傷感,她本就身子不好,若再為伯父憂心勞神,只怕更是嚴重一些?!?/br> “正巧這兩日天氣也好,有些云,倒也不熱,便叫她出去走走,散散心也好?!?/br> 他說到這,見林如海閉目養神,明顯不想搭理他的樣子,不死心,只得又道:“伯父如果不放心,我叫上璉二哥一起便是,想來二哥也想給家里的姐妹帶些揚州的胭脂,有他在,您總歸可以放下心來?!?/br> 顏詢是真的覺得很無奈,他自己今年才十五歲,黛玉今年頂多十一二歲,都還是孩子啊,不知道為什么林如海防他跟防賊似的。 而且,有些理由他都不好說出來。 黛玉后來去了榮國府,一直在思念家鄉,可是她的故鄉都沒有人了,賈母就算再愛她,可在賈寶玉瘋了的時候,不也能說出林家人都死絕了的話嗎?可想而知,黛玉平日里該有多傷心。 至少現在趁著有機會,他帶著黛玉出去看看,看看江南的風景,以后思念家鄉也好有個印象。 按照原書來看,黛玉這次離開揚州,就一輩子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故鄉了。他不希望黛玉一直有這樣的遺憾。 林如海卻不懂顏詢的擔憂和關心,他是個純古代的人,大戶人家養女兒,講究的就是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所以,他皺眉:“我們林家乃是詩書之家,黛玉如今待字閨中,怎么能隨便出門?” 顏詢無奈道:“黛玉如今才十一二歲吧,還是個孩子呢,您若實在擔心,便讓她坐在馬車里面,戴上帷帽如何?” 林如海思索半響,見實在沒有拒絕的理由,偏顏詢不達成目的不罷休,只得無奈道:“罷了罷了,你們去便是。 明明之前還覺得顏詢進退有度,雖然年紀尚小,已有君子風范??墒乾F在再看,他分明一點眼色也沒有,唯我獨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完全是小人行徑。 他們到底是怎么招惹到這樣的人的。 也不知道認他為黛玉的堂兄,用禮法來管住他到底有沒有用,林如海嘆了口氣,又憂慮了起來。 倒是顏詢,得到了林如海的允許,便讓人去叫了賈璉,又派人去找黛玉。 賈璉倒是來的快,“謙之兄弟好興致,這種天還想去外面逛逛,也不怕熱?!?/br> 顏詢低聲道:“我看伯父的病確實比較嚴重,我打算過幾日便回一趟嶺南,再勸勸我父親,到底是親兄弟,看他愿不愿意來一趟見伯父最后一面?!?/br> 賈璉點頭道:“這倒是,你也勸一勸令尊?!?/br> 顏詢笑道:“正是呢,只不過我也是第一次來揚州,想著順便給家里的姐妹們帶點禮物回去,你到底比我熟一些,正好煩請你當個向導?!?/br> “這?”賈璉遲疑道:“你要給家里的姐妹們帶禮物,怕是要買些胭脂水粉、香珠扇墜的,這些我可不太熟?!?/br> 若說酒肆,煙花柳巷的他清楚,若是哪里賣胭脂水粉的,那他還真不知道。 顏詢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心好了,我還特意叫了林meimei,她是姑娘家,又在姑蘇長大,離揚州不遠,肯定知道。你不正好也給家里的姐妹們和嫂子帶一點嘛?!?/br> 賈璉點頭:“還是你想的周到?!?/br> 正說著,黛玉由紫鵑扶著出來了。 家里的家丁已經套好了馬車,幾人先去了附近的珍寶樓逛了逛。 眼瞧著到了晌午,顏詢便提議去酒樓坐坐,順便嘗嘗揚州的美食。 幾人又隨便選了一個酒樓,要了一個靠窗的雅間,揚州水系發達,酒樓靠近河邊,推開窗便能看到微風拂柳,小舟輕搖的畫面,江南水鄉在這一刻有了具象化。 黛玉也難得取下帷帽,倚窗眺望著遠處的山脈,只是這微風卻也吹不開她眉宇間的憂愁。 無端讓顏詢想起了一句納蘭的詩: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