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同人] 黛玉有個現代的哥哥、[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
而恰恰就是這群可以被一茬一茬收割的韭菜,卻在秦魏之戰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是在秦國在與魏國征戰之時,一連占領多個城池準備整軍退兵的時候,舊魏之地來了很多前來投奔秦軍的魏國黔首。雖然這些魏國黔首會跑來投奔秦軍確實有韓非的一份功勞,但是就算是韓非自己也沒想到他們這些人真的會將投奔一事付之行動,而不是只是在嘴上說說,心里想想。 被這群人震驚到的韓非:“……” 這得是被魏國壓迫成什么樣了,才會行動這么快,都不帶思考一下的! 此外韓非還注意到了另一個現象,那就是許多魏國黔首對于投奔敵國并沒有太大的抵觸,甚至說已經習慣隨波逐流,誰給他們好處,他們就愿意跟隨誰,而這個誰不止包括魏王也包括秦王,甚至說是其他國家的君王。雖然聽起來很不近人情,甚至覺得這些黔首不知感恩,但是你也不能強求大字不識一個的黔首會懂那些知恥知羞或者君子不事二主的大道理吧! 為此就算是韓非也不好多加指責,又不是公卿貴族,他們一群黔首能知道些什么??? 最后就是一氣之下為了死去的好友背叛魏國的小吏,雖然他的身份在魏王下令驅逐后就成為了魏國棄民,但就算如此也不能改變他曾經是魏國官吏的事實,而也正是這樣一位讓人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正眼注意的小吏,卻成為葬送整個魏國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與黔首不同,這個小吏卻也是讀過書的人,更是知曉大道理的人,可饒是這樣他還是選擇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只為了替死去的好友復仇。在這里韓非不能說替好友復仇的高做得不對,因為就連秦王嬴政不也是為了他出兵魏國復仇嗎?。ㄙ耗阆攵嗔?,并不是?。?/br> 可是高的行為在韓非來看,從某種意義上講確實不可取,因一己私仇葬送一個國家,如今秦國是得益國他沒什么好說的,但是如果之后得益的是其他國家呢,那高的做法就顯得有些過于利私主義。 復盤魏國滅亡的過程,韓非思考了許久,總結了好幾個原因,但是在他又回顧這些原因后,突然發現這些原因中心都圍繞著一個他以前從來沒有注意到的群體,那就是——黔首。 如果不是舊魏之地的黔首前來投軍,秦軍也不會將仗繼續打下去;如果不是秦軍將仗繼續打下去,魏王也不會一怒之下驅逐包括高在內的舊魏之人;如果不是魏王驅逐了包括高在內的舊魏之人,他們也不會與魏人沖突還導致死了人;如果不是死了人還是高的摯友,高也不會一氣之下前往秦軍之地,并為秦軍打開大梁的城門,導致魏王室被俘,魏國滅亡。 雖然上面的這些因果點巧合點很多,但是仔細一看,黔首在里面的地位卻極為重要。而其中會導致黔首倒戈的真正原因,就是魏國的國策和秦國的律法行事的方式不同,導致一開始舊魏黔首投靠秦軍。這不禁讓韓非想到了《韓律》和《秦律》的區別,以及那些與他交接回到舊韓之地潁川郡并打算運用《秦律》治理家鄉的寒門后輩們。 過去包括韓國在內的其他六國總是指著秦國的軍功制過于血腥殘酷,哪怕軍功制使得秦國以rou眼可見的速度變強,他們也不屑使用,而是置之不理。過去還是韓國公子的韓非自然也是如此作想,雖然他也是法家之人,但因為心中的偏見所以對秦國的軍功制特別抵觸??墒蔷褪且驗檫@個軍功制,因為這個血腥殘酷的制度,卻成為了魏國黔首倒戈的原因,讓他們背叛了自己的國家選擇投入秦軍,只為了功成之后的田地和錢財。 這使得過去眼光一直放在高處的韓非不得不重視起黔首,并寫了一封密信加急送回咸陽,送到他的摯友嬴政手中,讓他也注意這個平日默默無聞,卻在關鍵時刻極為重要的群體。 而這也是他韓非,送給摯友秦王嬴政滅了魏國后的感謝! * 韓非的密信送回的速度也不算慢,在快馬緊趕慢趕的加速下,不到半月遠在咸陽的秦王嬴政就收到了韓非送來的奏折和密信。 奏折可以說是日常上報給嬴政的東西,但是這密信卻是自從韓非隨軍出征后的第一封,簡直可以說是意義非凡??! “韓卿這是對法家的思想又有什么新見解了嗎???竟然會如此迫不及待的給寡人送來,還是用這個何種形式!”如此想著的嬴政不禁也跟著迫切起來,因此他沒有打開奏折翻看,而是先閱讀起韓非送來的密信。 而也正是這封密信,讓堂堂秦王嬴政陷入了沉思。 這時的李斯作為嬴政身邊的近臣,正是努力表現自己的時候,見到嬴政在讀完師弟的信后便沉默不語,不禁有些好奇韓非到底都在信里寫了什么。倒不是他嫉妒韓非受到王上重視,而是他有些擔心他家那個傻白甜的師弟會不會在密信里寫些不走心的話得罪王上,讓王上不知如何罰他才能發泄自己的郁氣。 主要是自己的這個韓師弟的脾氣相當感人,經常做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行為,比如給老師送禮,又比如當初推薦自己接他的工作,雖然都是出于好心和重視,但真的很氣人,且讓人無可奈何無法發火。 殊不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如今的韓非早已經今非昔比,經過在潁川郡兩年的歷練,李斯的擔憂其實并不會發生,但奈何以上這些李斯并不知情,而是依舊用兩年前的眼光看待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