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同人] 黛玉有個現代的哥哥、[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
對,張良的弟弟先不說,張良的meimei張小妹那份確實包含在其中了。 在咸陽學宮可沒有重男輕女的傾向,不然別說女娃代表的雍月會暴走,自從收下雍月為徒的荀子都會‘亮刀子’。但是這內情張良不清楚啊,他只以為這是咸陽學宮的大家,以及韓叔和李叔對他們張家的照顧,所以為了不辜負這種照顧的張良學習更加刻苦了。 收到大秦紙使用的張良:“……” 有點感動,但是真的不敢動。一張沒有書寫過的大秦紙幾乎一紙千金,用這樣貴重的紙張學習寫字,就算是以前還是相府公子時,他也不敢去想。 這大秦的咸陽學宮當真從滿了人情味,這比他在韓國學習的時候讓人舒服多了。人的心情舒暢了,這精神頭也就上來了,所以精力滿滿的張良學習的就更刻苦了。 都是住在咸陽學宮里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張良如此努力的學習,自然被咸陽學宮里的人互相傳遍了,也因此讓張良入了荀子的眼。 站在遠處觀察張良的荀子,在他低頭學習記筆記的那一瞬間,仿佛看見了過去的故人。轉念回想后,荀子猛然發現,這不就是少年版的韓非嗎???少年時的韓非那時也如如今的張良這般,一個人學習,一個人刻苦,完全不懼外物的視線,一心只做自己的事。 然后又繼續觀察了一段時間后,在確定張良這孩子確實表里如一刻苦好學,并且人品無礙后,荀子再次起了收徒的心思。韓非和李斯雖然學識文采不錯,但是就從他倆合伙(韓非&李斯:并沒有,我們是自轉自的。)轉儒為法后,在荀子眼里就已經算是‘廢號’了。 韓非和李斯表示,雖然早就知道老師嫌棄他倆,但是……哎……原來他們都是廢號了呢…… 荀子:“……滾” 韓非&李斯“……”流淚.jpg 言歸正傳,鏡頭再回到這邊。 因為張良不同于其他孩童的行為習慣,這讓荀子在考察張良許久后暗自推算,如果他能收張良為徒,再加上張良與韓非李斯之間的微妙關系,儒家未來也不是沒有繼續發揚廣大的可能性。 然后行動力極強的荀子老爺子,便遣人去詢問張良的意愿了。 港真,在荀子派人詢問張良是否要拜他為師時,少年張良整個人都懵了,他沒想到在這個時刻,天上竟然會將這么大一塊餡餅砸在他頭上。 那可是荀子??!名滿六國的大儒荀子,那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在張家熏陶多年的張良豈能不知。而且他還是韓叔的老師,就沖這點張良對荀子的好感度就拉的滿滿的。而就是這樣的名人,如今竟然會遣人來詢問他是否要拜其為師,那一瞬間張良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因為迫切想出人頭地所以產生了幻覺。 如果是以前張良估計還不會為此惴惴不安,因為那時他還是韓相家的公子哥,他們張家五代侍韓的名聲名譽天下皆知,無論哪國之人都會給他們張家幾分薄面??墒乾F在的張良呢?家破人亡、無父無母、生活拮據、寄居人下,同時他還帶著兩個拖油瓶,也就是兩個弟弟meimei,說實話才十歲的張良有一點不自信。 雖然當時沒有跟對方回復,但是張良卻將此事記在心里,并因此每日茶不思飯不想的考慮此事。不是他不想拜荀子為師,而是他因為現在的出身而不敢。所以當李斯知道此事的時候,他就來勸人了。 “讓你去你就去,這可是其他人一輩子都可能得不到的機會,”李斯在知道張良的猶豫后,恨鐵不成鋼的趕緊跑去勸說,“你年齡小有些事可能還不懂,但是你要知道,未來你想要做什么的話,必須得先打好底子,只有自身硬才會讓人聽從你,讓你有機會達成心愿。而且你要記住,名師門下也是你的底氣之一!” 李斯這話完全是他的親身經歷,如果沒有一個名師在外,以他的身份估計連呂不韋的門客都做不了,更何況是一展才華力爭上游呢! 所以面對張良的猶豫,他才會如此著急,生怕他錯過機會。要知道他當初為了拜入荀子門下可是吃了很多苦,做了很多事,才讓荀子同意收下自己,如今看到張良如此瞻前顧后,氣得李斯恨不得親自把他拎到荀子面前讓他磕頭拜師。 從某種意義上講,看在韓非的面子上,李斯也是把張良當做自己的侄子去帶了。 聽完了李斯的勸說,張良猶如醍醐灌頂般想通了一切,李叔的話沒有錯,他身上可還有個血海深仇沒報,為了這個血仇他豈能白白浪費機會。因此終于想開的張良在心里感謝李斯的同時也下定了決心,帶著他們張家搶回來為數不多的古籍藏書作為束脩前去拜師。因為他手上也只有這些,能算是他們張家的東西了! 再后來雍月就有了一個名叫張良的大師弟,而她也成了張良的小師姐,順便說一下這里的大小指的是年齡。 * 與張良要跟荀子學習的知識不同,雍月的拜師后的生活可謂是順暢很多,或者說是毫無壓力。其中有雍月本身的原因,也有荀子放任不想改變她的原因。 荀子其他的弟子在拜師前,基本就已經算是讀書人,跟著荀子學習則是為了學習他的思想、他的文化、他的主張。但是雍月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是跟這群人完全相反,因為雍月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主張,她拜入荀子唯一要學的就是——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