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同人] 黛玉有個現代的哥哥、[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
在跟自家親母趙姬續完舊后,嬴政心情舒暢的從趙姬寢宮出來,詢問了附近的宮人后,便轉身去找他那個同母幼妹……不對,是嫡親幼妹。在落實雍月先王遺腹子的身份后,連先代秦王身邊的楚美人所生的第二個公子成蛟地位都得往后排,畢竟嫡庶有別。 雖然有些對不起一直對自已敬畏有加的成蛟,但是為了大秦,身為公子的成蛟受點委屈也無傷大雅,沒看他和先代秦王都也跟著認了嗎?。ǖ馗厍f襄王:我那是自己想認的嗎!但是為了秦國……嫪毐看劍?。?/br> 在宮人的引路下,嬴政很快在雍城宮后院一個奇怪的建筑物旁邊找到了人。 為什么說是奇怪的建筑物呢? 是因為此房屋跟嬴政平日所見的房屋完全不同,四面屋頂全是透明的狀態不說,就連材料嬴政平生未見。作為秦王,哪怕手中暫時沒有實權,但是嬴政自認為自己還是很見多識廣的,然而這種自信只持續到他這位幼妹的消息傳進咸陽。 至于為什么嬴政會認出這是個房子,主要還是嬴政發現此房有窗有門。 “這就是蒙直信里所說的玻璃大棚?” “信?什么信?” 嬴政本來只是自言自語,可站在他不遠處的雍月還是一下子抓到了重點。雍月脫口而出的提問,沒有得到嬴政的回答,但是面對嬴政朝自己襲過來的大手,再次被嬴政拍頭的雍月瞬間什么都明白了。 合著臥底就在我身邊!我就說政哥怎么會認識她,原來全是你小子xiele密!早知真相如此,春雁罵你的時候我就不幫你打圓場了,就應該讓你好好承受一下什么叫暴雨傾盆般的咆哮! 貓貓指指點點罵罵咧咧.jpg 但是轉念一想,要不是蒙直一直在向政哥傳送她的消息,他政哥也不一定會饒她一條狗命,這因果關系也讓雍月對蒙直氣不起來,只能搖頭放下。 本來被王上說漏嘴身份的蒙直還在提心吊膽,結果沒想到小公主在被王上拍過頭后,便只是搖頭嘆了口氣便沒有再追究他是臥底一事。事情的發展過于順遂,以至于被雍月輕輕放過的蒙直有些懵逼。 他還等著小公主的狂風暴雨,沒想到事情竟然如此輕描淡寫的過去了。蒙直懵逼的同時,心里也有些復雜,并暗暗在心里下了個決定?!?/br> 蒙直臥底一事,嬴政和雍月都心照不宣的就此罷了?,F在最重要的還是玻璃大棚內薯蕷培育的結果,畢竟這可是天授之人親口承認的畝產千斤。 跟著雍月走進玻璃大棚內,出了貼身內侍張林,嬴政并沒有讓其他人跟著。主要還是大棚內部空間太小裝不下太多的人,秦王護衛一進來他們就啥事也不用干了,光顧著找位置落腳了。反正大棚四面都是透明的,里面的人做什么外面的人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也不怕里面會發生意外他們救之不及。 玻璃大棚的門一打開,嬴政就被里面的熱氣撲了一臉,剛剛在外面的冷意瞬間蒸發,額頭上也溢出薄薄的汗。有些詫異的環視了下玻璃大棚內部的構造,臘九寒天的為什么此處竟然如此熾熱? “是因為那個……”看政哥似乎在四處探查什么,雍月瞄了眼對方臉上被熱出的紅暈,瞬間明白他在找什么,便伸手指向玻璃大棚角落的地方,介紹道,“這是爐灶,專門用來供暖的,整個大棚夜間的熱度基本都是它在維持?!?/br> “夜間!那白日呢?” “白天的話,用日照就夠了?!?/br> 說著雍月指了指天上太陽的位置,不知是不是錯覺,嬴政跟著雍月手指的方向看去后,臉上瞬間就被日光照的充滿了熱意,這在冬季簡直就是奇跡。 不太適應被強光直射,嬴政抬頭看了一眼后便又收回了視線,緩緩道,“原來如此,但就算只是夜晚燒爐,可這樣是否過于浪費?大秦的黔首們可燒不起這樣的爐灶?!?/br> “額,大兄你是不是弄錯了什么?”雍月有些疑惑,忍不住反問道,“誰家種植是要燒爐陪著的啊,這里這是培育中心,只是試驗的地方而已。我是因為著急看成果才用玻璃大棚的,一般情況下按照正常春耕的流程走才是正解?!?/br> 見嬴政只是挑眉沒有搭話,雍月估計他還在等有關燒爐的解釋,遂繼續說道,“而且這個爐灶供熱的地方也不止這里,無論是阿母的寢宮,還是我的臥室,就連下人房也有供暖?!边@也是雍月的小計謀,為了不讓自己屋里冷,那群喜歡在冬季偷懶的奴役們可不得努力仔細的燒爐,這樣玻璃大棚晚上的溫度也有了保障,都不需要雍月千叮嚀萬囑咐。 “哦~” 這下嬴政有反應了,倒不是他在意雍月燒的那點炭火,而是他真的很好奇蒙直新里所提的火炕是何物。蒙直到底不是墨家人,術業有專攻,火炕的原理他也弄不懂,所以傳過去的消息也是前言不搭后語,這讓迫切想知道相關內容的嬴政急的連氣也發不出來。 正好蒙直在雍月面前暴露了,嬴政考慮是不是應該再找一個比較機靈聰明的人頂替他的位置,以免再出現同等狀況。(被迫暴露面臨宣失業的蒙直:王上你這么干,良心就不痛嗎?)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挖薯蕷。 已知現代薯蕷每畝大概能產1500~2000公斤,一畝等于667平方米,換算一下就是一平方米大概能產4.5~6斤薯蕷。當然以上說的是現代的薯蕷,在大秦這個時代肯定是不可能達到這么高的,因此只要玻璃大棚內這十平米土地里能產夠300斤,雍月她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