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書迷正在閱讀:[火影同人] 開在木葉的水蘭花、[歷史同人] 我與政哥同母異父、[紅樓同人] 黛玉有個現代的哥哥、[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
小巧的銅壺內剛好裝了能夠將面餅蓋住的熱水。 味道在吃盡山珍海味的武則天心中只能算得上中上等,但一想到這是天幕上婉兒,諸葛丞相與許多之后聞名的大詩人,大才女所做的面,就好像也給這泡面染上了兩份不尋常。 更有許多迷戀李白杜甫詩詞的詩人吃著面的時候恨不得能夠通過泡面得幾分詩仙的才氣。 李清照的父母吃了個稀奇,沒想到在家時都沒吃過自家小女所做的飯菜,今日反倒吃著了。 吃飽之后徐雪筠本來想癱一會的,但諸葛亮卻過來了。 “水管是怎么接的?” 徐雪筠真的一頭問號了。 不是,平時問她別的她還可以當成是他們對農家樂生活的好奇,問她水管怎么接的,她看起來像是對這很精通的樣子嗎? 她連樂高都懶得拼啊。 他們不是來拍攝的嗎。 就在這時,徐雪筠突然想起來她好像從來沒問過。 “哥?!?/br>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第37章 諸葛亮一時詞窮,他的身份有許多,但此時好像一個都排不上用場。 徐雪筠自己猜:“其實我覺得諸葛大哥身上的氣質很像老師?!?/br> 又有點像公務員。 老師這個職業,他還真的擔任了。 所以諸葛亮便點頭贊同。 徐雪筠一臉了然:“那怪不得......” 怪不得平時聊天的時候她說什么都能接上來,一看知識就很淵博,還很有求知欲。 可是自來水她是真的不了解啊,她學藝術的,不是學工科的。 “這個你估計得去收集專業資料才行,一般人還真說不清楚?!毙煅抟粩偸?,“那你要是問水管的構造,我說不定能幫你點忙?!?/br> 畢竟這么大一個農家樂,經常會有這壞那壞的,基本上常見的維修材料她家里面都準備著,但凡壞了一個電話維修工就上門了,不到二十分鐘就能修好。 她帶著幾人去雜物間掏出來了一箱子的備用水管水龍頭還有轉換閥。 諸葛亮失望的發現,自來水雖好,但好像不是他們能夠用到的,因為水管的材料是他們從未聽說過的,徐姑娘說中間防止漏水的硅膠也是聞所未聞的。 徐雪筠還補刀:“而且按照諸葛大哥你說的,想要考察一下崎嶇地區安裝自來水的困難度寫材料,我勸你還是放棄吧?!?/br> 剛才在過來的路程中,徐雪筠一直在和諸葛亮閑聊,聊著聊著不知道自己想到了什么,把他說的話定義成想要寫什么叫‘論文’的東西。 “為什么,這自來水不是好用嗎?”李白捏著一個厚實的塑料管好奇的問道。 “因為基本上現在能通自來水的都通自來水了,現在還沒通自來水的肯定就是因為地理原因不方便,比起安裝自來水的難度,還不如在家門口打個壓水井?!毙煅迣@個很肯定,“我上高中學地理的時候還考過這道題呢?!?/br> “當時有一道題問古代為什么沒有自來水的主要原因,一共有四個選項,我選的是沒有條件?!?/br> 李白更疑惑了:“難道不對嗎?” 徐雪筠一說到這個就拍大腿,當時她就差這一道題就比同桌考的高了:“不對,答案是并不需要?!?/br> 沒有條件是次要原因,并不需要才是主要原因,當時還有一個什么性價比不高也是次要原因。 “因為我們現在大面積鋪設自來水,是因為人群住的密集,整個中國有十四億人,住的密密麻麻的,這么多人鋪設自來水管道性價比很高,而且城市中沒有大面積的河流或者湖泊,如果沒有自來水系統,這么多人吃水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br> “可是像那些住的不密集的地方,比如新疆和西藏,是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普及自來水之后才在國家的扶持下建設自來水系統的?!?/br> 徐雪筠回憶了一下:“我記得我有個朋友好像說美國有些偏僻的地方,也都還沒有通自來水,都是用自家的水井?!?/br> 不過也是她剛去美國的時候和她吐槽的,說不定這幾年也通了。 不過這也很明顯可以反映出來一個問題了,那就是人群越密集的地方才越需要自來水,而人群不密集的地方,一口水井就足夠人使用了。 她說的輕巧,觀看天幕的人卻倒吸了一口涼氣。 “十四億人?!” 嬴政看了眼剛剛才交上來的人口統計文書。 嗯......整個秦朝一共才不到三千萬。 說不定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到。 劉徹更是眼饞。 他要是有這十四億人口,那什么匈奴——十個人殺一個都不夠殺的。 司馬相如還沒走呢,小聲提醒:“陛下......軍糧......” 別說十四億人口的軍糧了,他們就連現在十萬大軍的軍糧也供不起啊。 劉徹臉黑了:“朕要你提醒嗎?!?/br> 多嘴,他沒有還不能幻想幻想了。 武則天在徐雪筠之前去商場的時候,通過周圍的樓房就推測出后世的人口一定非常之多,要不然怎么能不夠住,都住到天上去了呢。 但還是免不了被十四億這個數字沖擊了下。 這么多的人口,每日吃掉的糧食都得是一個駭人驚聞的數字。 諸葛亮把手中的水管放下,他向來不是一個拖拉的人,知道自來水并不適用于蜀漢后就立刻轉向其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