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同人] 清穿老六的咸魚時光、三國之補天系統一秒999級、四爺后院盛寵日常、末世女配覺醒經營系統、愛情公寓我有簽到系統、地球神話人物,在星際炸裂、女裝替嫁給傻子王爺后懷崽了、失憶后撩了少年帝王、判官直播逆天改命、黎明之前[刑偵]
“怡親王是怎么說的?” “他提到了三國時期的法正?!?/br> 法正,又名法孝直,原為劉璋部下,后來投靠劉備,幫劉備奪取了益州。 等劉備占據益州后,為了改變劉璋治下益州法紀松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的局面,命臣下制定了《蜀科》,但《蜀科》中的條例對當地的士族豪強很不友好,豪強不滿,以消極態度抵觸蜀漢政權。 但偏偏劉備拿他們沒辦法,他能拿下益州,與這些士族豪強的支持脫不了干系,如今,若以強硬的態度對付他們,免不了名聲受損…… 而法正作為一個士族出身的臣子,做了劉備的一把刀,幫著他去打壓收割士族豪強。 相當于他幫劉備承擔了惡名。 怡親王當然知道雍正想做的事情,今年春闈,雍正選了一大批漢人出身的貧寒子弟進入朝堂。 顯然,他是想整頓吏治,將持續大清朝幾百年的八旗勢力逐步瓦解,將滿人漢化,從而達成滿漢一家的目的。 從此,他們愛新覺羅氏的皇帝,便不用再靠壓迫漢人去統治中國。 但是,犧牲旗人核心的利益,他們怎么可能愿意呢? 而且,最棘手的一點是,雍正他本身是旗人,他權利的一部分,便來源于旗人對他的支持…… 說難聽點,那就是“端起碗筷吃rou,放下筷子罵娘”。 允祥正因為知道,所以才提到了法正,還補充了一句:“愿為法正?!?/br> 允祥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讓他哥雍正當他的“千古明君”,等著被后人夸就好了,中間這個壞人他來當。 本來當初兩個人還是王爺的時候,商量的好好的。 但雍正還沒動手呢,因年羹堯的事,看老十三被罵個一句半句,他就受不了。 更別提以后了。 而且,蜀漢姓劉,承襲漢祚,所以法正才有洗白的機會,他們清朝可不一樣。 滿人在歷史上就是外夷。 更何況,他們從建國以來,就在壓迫漢人。 到現在,還有一幫人在暗地里嚷嚷著要“反清復明”呢。 雍正想做的這件事,對于漢人來說,那是假惺惺;對于旗人來說,那是背祖忘姓。 相當于兩邊都不落好。 但他非得這樣做不可。 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漢人不會一直容忍給旗人當奴才。 人家憑什么呢? 秦二世而亡,主要原因在于殘暴不仁的統治,統一六國后,不去改革制度,不去安撫其他國家臣民,還像之前諸侯國一樣,其他地盤都成了秦人的殖民地,六大于一,所以滅亡得很快。 元朝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他們清朝的最高統治者,不給漢人抬高地位,實現“滿漢一家”,遲早有一天,清朝會覆滅。 但迄今為止,“滿漢一家”只是個口號。 他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嚴格來說,是清軍入關后的第三位皇帝。 前面兩任帝王,一位順治爺,當時國內民族矛盾異常尖銳,他不得已選擇了用武力壓迫漢人的方式,也給后人留下了一大后患。 另一位康熙爺,確實提出了“滿漢一家”,但當時最嚴重的問題,是邊境形勢,他選擇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這么多仗打下來,多少八旗子弟為國犧牲了,所以他直到駕崩也沒辦法去做損害旗人利益的事。 然后就到了雍正。 其實,他可以作為一個過渡的皇帝,緩緩抬高漢人地位,慢慢剝奪旗人權利,再讓他的下一代皇帝去解決這一問題,但這偏偏與他的志向不符。 他想要成為千古明君,他想要青史留名,他不愿意成為一個庸?!酢踔?,除了這個問題要解決,他還有很多想做的事…… 但現在,只有一個選擇,他要完成這些事,要保住自己的名聲,就得犧牲老十三的名聲…… 他不愿意。 蘇沐瑤聽雍正給自己分析了一大篇利害關系,也覺得這事真讓人頭疼。 不過她想的不一樣…… 站在金字塔上頭的就只有那些人,現在,雍正擔心下面的漢人不樂意,要掀翻金字塔,想讓上頭占滿的旗人下來些,漢人上去些,從而達到平衡。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但不一定只有這么一個思路。 她在現代的時候,也是金字塔底部的人,但她活得就挺好。 生產和經濟上去了,老百姓吃飽穿暖,滿滿的幸福感,誰會去造你的反? 雍正忍不住笑道:“你說的對,那你有沒有想過,生產和經濟為什么上不去?” 蘇沐瑤眨眨眼,猛然想到,土地都在旗人手里,漢人就跟印度殖民地的黑人似的,連基本勞動保障都沒有,怎么提高生產?怎么提高經濟?國家的貧富等級分化,可不得越來越嚴重?可不得亂起來? 所以……還是的啊。 蘇沐瑤抬頭對上雍正的眼神,因為她剛才說了一句傻話,他現在看她跟看傻白甜似的。 蘇沐瑤:“……” 她被這一激,又想出個主意來。 “皇上何不把目光往海外瞅瞅?” 分蛋糕是一個問題,把蛋糕做大又是一個問題。 蛋糕大了,平民老百姓再被剝奪,分的也比之前多。 雍正要cao心的事很多,真沒想到這一點,她這一提,他又想起件事,道:“禮部那邊確實上過折子,說訪華洋人漸多,咱們作為東道主,需不需要造海船,以預備將來出使外國,朕還說,抽個時間跟朝臣商議商議,但最近事情多了,這件事又不急,所以就先壓著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