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同人] 清穿老六的咸魚時光、三國之補天系統一秒999級、四爺后院盛寵日常、末世女配覺醒經營系統、愛情公寓我有簽到系統、地球神話人物,在星際炸裂、女裝替嫁給傻子王爺后懷崽了、失憶后撩了少年帝王、判官直播逆天改命、黎明之前[刑偵]
蘇沐瑤微微顰眉:“這是什么香?” 她跟著迦陵方丈修行以來,也見識了不少佛教的東西,念珠就是其中之一,共分為兩類。 第一種是平常人帶的,清朝作為唯一一個皇帝戴念珠的朝代,念珠成了一種時尚和文化,朝里大臣、后宮妃嬪,王公貴族,幾乎人人都會佩戴。 珠子的質地也不限制,有翡翠、瑪瑙、琥珀、蜜蠟、紅珊瑚等等,樣式也各種各樣。 第二種就是佛門中人佩戴的,又有一個特有名號,叫做佛珠,她這里就有好多串佛珠。 佛珠基本都是香木制的,比較名貴的就屬沉香佛珠了。 香木自帶著一股天然香氣。 而平常人戴的念珠卻沒有香味,所以在制的時候,會用其他香料來浸泡。 用中藥材來泡制念珠是最常規最普遍的做法了。 但這種中藥材的味道,帶一點淡淡的清苦,她還是第一次聞到。 春蘭接過去,聞了聞,搖頭道:“我也不知道,我去問問來福,他家祖上是開藥鋪子的?!?/br> 說著,拿起一串香珠出去了。 過不多久,春蘭回來了,道:“主子,來福說,這是蕶苓草的味道,不會錯?!?/br> “蕶苓草?” 春蘭道:“就是沒長出來的幼茯苓,據說煮水能治頭疼,常聞這個味道,還有養心安神的功效?!?/br> 蘇沐瑤點點頭。 茯苓她是知道的,是一味常見的中草藥,生長周期一般在三到五年, 三年生以前,茯苓長得特別緩慢,還不能入藥,直到三年之后,進入成熟期,才可以采摘曬干制藥。 這么一尋思,好像也沒什么特別的。 十四王送她蕶苓念珠,目的真的就這么單純? 蘇沐瑤不太信。 她手指敲著桌面,思索了半晌,口中喃喃念叨著:“蕶苓,蕶苓……” 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 仿佛在哪里聽到過…… 她目光重新落回念珠,忽然,腦子里一道靈光閃過。 她想起來了! 因為“蕶苓”音似“鵲鸰”,所以蕶苓念珠又被人稱作鵲鸰念珠。 《紅樓夢》里面,北靜王送賈寶玉的,不就是鵲鸰:念珠嗎! 鹡鸰這種鳥,始出自《詩經.小雅.常棣》。 因鹡鸰有一鳥鳴而群鳥起的習性,所以古人也常用它來代表兄弟手足之情。 蘇沐瑤將兩串鵲鸰念珠放到一邊,拿起方匣,放到耳邊,用手指輕輕在外圍扣了扣,果不其然,里面傳來一陣空響。 是有一個暗格。 春蘭見狀,立即起身去找工具撬開了。 暗格板下面,還藏著一封信、和一方手帕。 手帕上,摘抄著《詩經.小雅.常棣》里中有關鹡鸰的四句詩: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每有良朋,況也永嘆?!?/br> 大概意思是說:鹡鸰被困在原野時,只有兄弟會趕來救難。而良朋好友,只會感嘆一聲。 十四王摘抄這首詩,還送她兩串鹡鸰念珠,當然不是為了告訴她,他和雍正有多兄弟情深。 而是在說反話。 鹡鸰有難,有兄弟相幫,而他呢,雖有兄弟,可他的兄長,卻是給他造成困窘現狀的元兇。 他一個王爺,竟連鹡鸰鳥都不上。 第90章 蘇沐瑤想到這里,就有些頭大。 他一個王爺,跟她說這些干什么呢? 無非是想利用她。 但讓她不明白的是,太后以命相搏,逼她上了十四王的船,現在十四王如果有事想利用她,直接吩咐就行了,何必還要裝可憐,博同情? 這番又當又立的cao作,著實把她惡心到了。 這里就又有了一個信息差。 太后逼她在雍正身邊當間諜,是太后的的事,為了死守這個秘密,知情的人用五個手指都數得過來。 嚴嬤嬤是其中之一。 但她不能告訴十四王,太后做的事。 就像當初十四王從景陵回來時,太后將自己的病情滿的死死的,就是不想讓他擔心。 大約保護孩子是母親的天性。 太后當然也不想讓老十四知道,她為了給他鋪路,提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當然,縱然太后沒有囑咐過,嚴嬤嬤也不可能告訴十四王,她也擔心以十四的脾氣,在知道這些后,會不會情緒過激,做出什么事來。 所以,允禵從嚴嬤嬤這里得到的信息,是蘇沐瑤對他念念不忘,所以愿意幫他。 那蘇沐瑤現在位置這么關鍵,他作為上位者,當然要籠絡她。 感情手段也是其中之一。 當然,哪怕知道這些,蘇沐瑤也不會覺得怎么樣。 她才是最無辜的好嗎? 平白無故的被卷入政斗中,成為太后和皇上博弈的棋子,甚至要利用她的這件事,太后從始至終都沒跟她商量過。 她真是有一萬個mmp說不出口。 蘇沐瑤放下手帕,又打開信。 相比念珠和手帕,信里的信息量就比較大了。 開頭沒什么營養,是一段追憶,懷念了一下幼時的瓜爾佳氏,核心目的是聯系感情。 接著就是分析政局。 大約是想給她建立信心,允禵分析的國中局勢,都是利他而不利雍正的。 讀完他的這些話,簡直就要以為,雍正的皇位下一刻就要坐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