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同人] 清穿老六的咸魚時光、三國之補天系統一秒999級、四爺后院盛寵日常、末世女配覺醒經營系統、愛情公寓我有簽到系統、地球神話人物,在星際炸裂、女裝替嫁給傻子王爺后懷崽了、失憶后撩了少年帝王、判官直播逆天改命、黎明之前[刑偵]
不得不說,這個可能性最高。 歷史上雍正就是這樣,看誰不順眼,就打發誰去守陵,一干和他搶過皇位、作對過的親王貝子,有一大半都被他打發去守陵過。 旁邊跪著的十四王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守陵就守陵吧。 蘇沐瑤盤算了一番,宮外的日子肯定沒有宮里好,但她現在是太妃,物質上大概不會受苛待。 且她從此以后,就能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了。 想定之后,蘇沐瑤心也定了下來,揚聲道。 “嬪妾得太后抬愛,愿為太后赴湯蹈火、肝腦涂地?!?/br> 俯身一大拜。 雍正看她這樣子,忍不住想要笑,但因為場合問題,臉色又沉了下來,頓了頓,道:“既這樣,你便拜迦陵方丈為師傅,當他的記名弟子,朕會著人另起一間佛堂,你便在宮里帶發修行,為太后積德祈福吧?!?/br> 蘇沐瑤:“???” 她沒忍住,抬起頭,眼神迷茫的看向雍正。 什么意思? 不讓她去守陵,讓她當吃齋念佛的尼姑? 也不對,帶發修行,那就是……半個尼姑? 蘇沐瑤一時沒反應過來。 嚴嬤嬤卻立即明白了其中的用意。 她的手指甲掐在rou里,掐的死緊。 皇上,果然不好對付。 太后之所以沒有在遺詔里要求皇上升老十四為鐵帽子王,就是料中了此事不成,后宮不得干政是清宮的規矩,即便是太后的遺詔,也是不合理的,朝一反對,皇上便可以就坡下驢…… 與其如此,不如曲線救國。 定這一石三鳥之計,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讓皇上的名聲掃地 身為太后,升一個先帝妃嬪的位份,那是她的權利,更遑論是生前留下的遺詔了。 皇上若敢拒絕,那就是不孝,連太后的遺愿都不能滿足。 皇上若不反對,日后還想要瓜爾佳氏,那在不孝的基礎上,還得加一條罔顧人倫。 無論怎么選,名聲都得出岔子。 除非皇上放棄,否則流言蜚語一多,皇位都要不穩。 這也相當于變著法兒的給老十四鋪路了。 可沒想到,皇上也用了一招曲線救國。 太后不是要升瓜爾佳氏為太妃嗎?那就升唄。 升了之后,借著太后的名頭,再讓瓜爾佳氏遁入佛門。 大清朝弘揚佛教。 佛教中,有一條重要的教義,就是在你成為佛門中人后,在所有人的眼里,你的前塵往事都會跟著斷絕,連親生父母也跟你沒關系了。 某種意義上,算是“重新做人”。 就像《水滸傳》里寫的那樣,魯智深殺人犯了法,但成為和尚之后,之前所有罪孽一筆勾銷,連官府也不會追究他之前殺人的罪行了。 武則天成為尼姑,還俗回宮后,便沒什么人再提她是先帝才人的事。 楊玉環當了女道士,后再被封為李隆基的貴妃,也沒什么人再非議,她曾當過壽王妃的過往。 因為當壽王妃,那是在做女道士之前的事。 所以說,立了瓜爾佳氏為太妃又怎么樣? 皇上讓她帶發修行當尼姑,當太妃的事,也就跟著抹除了。 可嚴嬤嬤再不愿意,又能怎么樣呢? 太后已經薨逝了,她只是一個奴才,縱然發覺皇上竟有這么一個招數破解,也沒法兒叫醒太后,再作商議了。 蘇沐瑤自然沒什么意見,細論起來,太后和皇上政治博弈,她是占了一些便宜的。 首先,雖然說她有一個尼姑的名頭,但她是佛門的記名弟子、帶發修行,所以佛門的清規戒律她也不用怎么遵守,該吃rou吃rou,該喝湯喝湯。 唯一的變化,大概就是每天要改穿僧衣,去佛堂給太后抄抄經文,敲敲木魚了。 不過,僧衣穿著,也比宮里的花盆底舒服。 其次,她是以太妃身份加入佛門,為太后祈福的,所以她享受的份例從常在變成妃子了。 物質待遇方面是直線提升。 至于其他潛伏在暗處的危機,蘇沐瑤暫時考慮不了那么多。 她領了旨,就跟迦陵方丈去了。 迦陵方丈除了跟她說許多念經祈福的事,還按著大覺寺歷來弟子的傳承譜系,給她取了一個法號,叫做“惠音”。 “惠”是這一代弟子統一的字,“音”是因為佛教中有“響,徹,清,柔,哀,亮,和,雅”八音。 音事即佛事,要參好佛,就得聽好音。 太后的法事,要一連做上三個月。 新起的佛堂在距永和宮不遠處,離乾西四所兩條宮道的位置。 蘇沐瑤現在是不用像其他后妃一樣,去靈堂前跪著哭了,但每天都得去小佛堂。 早上是念經敲木魚,中午用了飯,開始抄寫經文,等到快酉時(五點)時,將所抄經文讓人拿去,在太后靈堂前焚燒。 迦陵方丈要帶著其他和尚在大佛堂那邊做法事,忙的不可開交,沒空閑管她。 雍正讓她帶發修行,本來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真的讓她當尼姑,所以更不可能著人監督她有沒有好好念經,每天抄了多少佛經。 小佛堂里,服侍她的人也是云墨、春蘭、彩蝶、秋蕊她們。 以至于,蘇沐瑤敲不敲木魚、抄多少佛經全憑自覺,累了就去后面禪房歇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