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同人] 清穿老六的咸魚時光、三國之補天系統一秒999級、四爺后院盛寵日常、末世女配覺醒經營系統、愛情公寓我有簽到系統、地球神話人物,在星際炸裂、女裝替嫁給傻子王爺后懷崽了、失憶后撩了少年帝王、判官直播逆天改命、黎明之前[刑偵]
允祥也無可奈何,行禮道了聲“是”,帶著蘇培盛等一干人回宮去了。 待眾人離開后,雍正撐起油傘,獨自往乾西四所的方向走去。 他今天,必須得親自會一會這個瓜爾佳氏了。 第26章 蘇沐瑤手中的《大清會典》,是康熙朝的通行本,編纂方式仿照的是《唐六典》和《明會典》,與后世修篆完備的《五朝會典》不同,中間既沒附圖例,也沒有附事例,落筆簡單明晰,全書僅一百六十二卷。 其中有關于商稅制度的部分并不長,蘇沐瑤一會兒就看完了。 只是,看完之后,她不禁皺起了眉頭。 上面幾行字,清楚明白的寫著: 商稅國標: 第一等:凡過手價銀百兩及以下者,征收商稅,擬令值百抽其二; 第二等:凡過手價銀千兩及以下者,征收商稅,擬令值百抽其五; 第三等:凡過手價銀萬兩及以下者,征收商稅,擬令值百抽其十。 第四等:凡過手價銀萬兩以上者,征收商稅,擬令值百抽其三十。 看著好像挺合理的,甚至比現代企業稅標還低些,但仔細一琢磨,就覺得有些不大對頭。 這里面所說的過手價銀,指的可不是商戶所得利潤,而是商品營業總額,沒扣除成本、地租、人工費那種。 先說第一等,一年到手一百兩左右的營業總額,屬于低成本低利潤個體商戶。 集市上走街串巷,辛苦叫喊的糖葫蘆販子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山楂是自己家種的,沒有地租,更不會額外雇人,主要成本花在熬制的飴糖上。 仔細算一下。 糖葫蘆一串兩文錢,成本一文錢,凈賺一文錢,一草靶的糖葫蘆五十根,一次凈賺五十文錢,拿平均一天賣出一草靶來算,一年風雨無阻,總收入約為三十六兩銀子,凈賺約十八兩銀子。 繳納商稅=過手價銀(36兩)x國標(2%) =0.72兩 一年頂了天最多賺十八兩銀子,還得繳納一兩的商稅,除此之外,還有人頭稅、雜稅、生捐等等稅。 若有家室,還得供應一家老小的基本吃用,《紅樓夢》里面,劉姥姥住在京都邊郊,一家四口一年要花費二十兩銀子。 攢不下錢,完全攢不下錢。 能茍活著就不錯了。 那如果不是第一等的底層商販,而是第四等的大客商呢?譬如說出海的船商。 假使一船貨物五千兩銀,一次載十船貨物,一年出兩趟海,一年的總收入是十萬兩銀。 若各項基礎成本按五萬兩銀來算,一年凈賺五萬兩銀,那么: 繳納商稅=過手價銀(10萬兩)x國標(30%) =3萬兩 好了,繳完商稅,到手的銀子只有兩萬兩了。 也就是說,自己凈賺的錢要和大清國四六分,自己是四,大清國是六,一應風險自己承擔。 遇上風浪,船翻了人噶了,大清國不管;回來做生意,貨物不走俏,賠了本金,大清國也不管。 但你賺了錢就得繳稅,這點沒得商量。 總結一句話:商人實慘。 從前蘇沐瑤看網絡小說,??吹接信鞔┰降焦糯?,開局窮困潦倒,連個基本盤都沒有,但沒過多久,就能利用現代知識,開始做生意,一步步做大做強,最后掙得盆滿缽滿,大殺四方,走上人生巔峰。 她看的時候很爽,超級有代入感,但這會兒卻發現小說就是小說,紙上來得終覺淺,現實生活永遠沒小說那么簡單容易。 封建社會,士農工商。 農人排在第二等級,都過得極不容易了,每年各種稅收,吃飽穿暖都成妄想,還經商呢。 當國家想要把百姓牢牢捆綁在土地上時,個人再怎么掙扎都是無用。 唉。 蘇沐瑤不免開始憂慮自己的雪頂春梨生意了。 自己現在凈賺應有兩萬兩銀子了,但若一朝繳納商稅,卻得按著內務府那邊的總收入五萬兩銀子算。 5萬兩x30%=1.5萬兩 那她到手的銀子,豈不是只剩下了五千兩??! 蘇沐瑤:“……” 她手里的山瓜子頓時不香了。 蘇沐瑤閃過這個念頭后,又很快給打消了。 剛才那樣算是沒錯,但內務府應該不至于這么黑,讓她繳全稅,他們一毛錢都不掏。 所以,還是先別自尋煩惱了。 她合上書,往窗外看去,才發現,在她出神的時候,外頭的雨越下越大了。 云墨去取晚膳,還沒回來。 外面雨這么大,該不會出什么事了吧? 蘇沐瑤越想越不放心,實在坐不住,索性穿上云紋平底繡鞋,從暖炕上下來,攏了攏外披白狐裘衣,繞著抄手游廊,往宮門口走去。 她出來的匆忙,也沒拿傘,準備先在宮門口等一會兒,興許云墨正沿著宮道往回走呢。 才至垂花門處,蘇沐瑤就聽到大門口傳來銅環扣門的聲音。 一定是云墨! 除了她,不可能再有其他人冒著大雨,往她這偏僻的乾西四所來了! 蘇沐瑤心中一喜,小步跑過去,就去開門。 一時竟忘了,大門沒上門栓,是閉著不是關著的。如果來人真是云墨,又有什么必要敲門呢? 蘇沐瑤笑盈盈的打開門,脫口喚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