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種植水稻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給王爺戴上口罩,和他一起沙雕、快穿之工具人是萬人迷、摘下那朵黑心蓮、快穿:炮灰她次次躺贏、活在四合院、快穿:萬人迷扮演路人甲日常、快穿:主神被嬌氣白月光始亂終棄、敗犬omega為何那樣
鄭陽坐在公堂之上,單手撐著側臉,思考著怎么賺積分。 現在軍隊還沒有發展起來,兵力也不多,和別人去大戰不是明智之舉。 每天三次的免費抽獎,也得不到多少積分。 剩下的就是多做好事和賺錢了。 幫助百姓做好事,倒是一個好辦法,可是現在沒有過多的錢財,根本無法幫百姓做好事,而一些小事情,又用不到自己出手,剩下的唯一賺積分的辦法,就是賺錢了。 不過怎么賺錢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鄭陽已經了解過這個時代的情況,董卓鑄造了很多小錢投入市場,導致通貨膨脹,錢不值錢,很多百姓選擇以物易物。 鄭陽如果和別人去以物易物,也就達不到自己的目的,而且換來的物品,也不一定是百姓想要的。 他想要賺錢,就必須讓這個時代的錢再次值錢起來,讓人們用金錢交易,甚至重塑這個時代的貨幣。 鄭陽思來想去,還是沒有想到可靠的解決辦法。 “商城系統,你這里有糧食種子買嗎?”鄭陽在心里問道。 “當然有,我這里除了活人之外,什么都有買?!鄙坛窍到y說道:“不過糧食的種子也有很多種,你要買哪一種?” 鄭陽在后世吃的是稻米,問道:“就雜交水稻吧,什么價格?” 商城系統說道:“稻種有不同重量的包裝,一斤一袋的稻種,能夠種一畝地,產量八百至一千斤,每袋5積分?!?/br> 5積分?鄭陽覺得還有點貴,不過也不是接受不了。 他讓杜安核對過尹縣令的財產,有1300畝地,其中農田有800畝。 鄭陽現在還有700多積分,一畝地5積分,700積分總共能種140畝地。 鄭陽還想留點積分備用,打算先買70畝地的種子,產量5萬6千斤。 畢竟養那么多的士兵,都需要吃糧,現在這個時代的糧食產量并不夠,所以只能夠自己種雜交水稻,提高產量。 等明年自己再留出來稻種,就可以給所有的農田種上雜交水稻,以后筑縣就不缺糧食了。 現在快要到春耕的季節,正好是催芽播種,培育出秧苗的時候。 鄭陽買了70斤稻種,因為買的是50斤和20斤的大袋,便宜了12積分,倒是省了不少錢。 鄭陽叫來了莊公公和府中所有做事的下人,讓他們和自己一起清洗稻種,先進行催芽階段。 從播種到收割,得花四五個月的時間,想急也急不來。 次日,鄭陽先去巡視了一下士兵的訓練,昨天又增加了一百多個新兵,多出來了一個新營。 這些人都在等鄭陽選出百夫長,經過一番武藝考核后,鄭陽將一個叫做方銳達的32歲的男人提拔成了百夫長。 這個男子的武藝不錯,值的重用。 至于挑選什長和伍長的事情,鄭陽則交給了這個百夫長負責。 讓他挑選負責,有能力的人擔當什長和伍長。 監督了一會新兵的訓練,鄭陽又去巡視了一下城墻。 他請來了一些工匠,想將城墻加固下,這也是做好事,因為給百姓提供了工作,還給他們合適的金錢,沒有壓榨百姓,所以屬于做好事的行列。 做好事如果單純給錢,有時候也會成為壞事,系統會根據情況判斷是不是做好事,因為給錢,而養成了別人好吃懶做的性格,則屬于做壞事,是得不到任何積分的。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鄭陽買的水稻種子,從催芽到達了育苗的階段。 他請來了很多百姓犁田,再過一段時間就要正式插秧了。 尹縣令最近幾年搜刮了不少錢財,鄭陽也是將它們還給百姓,而百姓有事情做,有錢賺,自己也獲得了積分,這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 鄭陽手下的士兵也擴充到了兩千多人,戰甲武器之類的也全部到位,士兵們根據鄭陽制定的訓練項目,也慢慢的變的越來越正規,戰斗力在逐漸變強。 因為沒有戰馬的緣故,鄭陽暫時沒有組建騎兵,主要培養弓箭手和步兵。 封城一個月,雖然筑縣有很多人想出城,非常著急,但是各個城門都有士兵把守,沒有任何辦法。 最著急的是筑縣的一些商賈,不能夠隨意出城,讓他們的生意虧損了很多,無法從別的縣城運貨進來,也無法將東西賣出去。 一些商賈坐不住了,決定去找鄭陽談一談,這么久了還不開城門,讓他們的生意怎么經營下去? 筑縣的幾個大商人來到了鄭陽入住的衙門,見到了鄭陽。 鄭陽完全可以不見這群人,但是因為這些人是筑縣的大商戶,將來說不定有能夠合作的地方,所以才接見一下。 見到鄭陽這么的年輕,筑縣的幾個大商人都是愣了一下。 一個如此年幼的天子,竟然能夠在筑縣招募這么多的兵馬,掌控住了整個筑縣,真的非常了不起。 而且他們最近聽說天子在命人種田,雖然有點滑稽,但是不得不讓他們佩服年幼天子的本事,知道自己種糧,自給自足,不然的話,軍中一旦缺糧,他召集的這么多的士兵就都要造反了。 不過這些大商人還是覺得鄭陽有點太過自信了,根據鄭陽在農田培育出來的秧苗數量來看,頂多種植七十畝地的稻谷。 平均一畝地就算能夠產糧四百斤,也供兩千士兵吃不了太久。 他們根本不知道鄭陽種的不是這個時代的稻種,而是后世的雜交水稻,產量可比這個時代的高多了。 等收割后的產糧一出來,一定驚掉他們大牙。 而且鄭陽還種了五畝地的番薯,能夠儲存,養活自己手下的這些士兵足夠。 再者,等糧食收割后,農田還可以種植別的東西,在這個非常缺少食物的時代,鄭陽自然知道食物的重要性,第一個要做的,就是要讓自己有用不完的食物,不僅可以賣錢,還能夠保證打仗所需。 兩軍作戰,糧草先行,有了足夠多的糧食,才能夠養活大量的士兵,士兵吃飽了肚子,有力氣,也能夠加大打勝仗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