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珍重
宋付意之謀既定,蘭澤要實施起來卻頗為棘手。這幾日她接連下旨,太后豈能坐視不理? 蘭澤深知,若要此計周全,須令浙江布政使司同步徹查此案,將案情公之于眾,再調派翰林院學士參與記錄,方能堵住士大夫們的悠悠之口。 至于太后那邊,她特意將寫成密折,請太后勾決。密折中,她專揀太后不會抵觸之言,如提議賜御史大夫們御寒衣物、湯藥,又說了些“母后辛勞”之類的貼心話語,而后命銀秋將密折送了過去。 誰料計劃施行不過幾日,便橫生變故。甄毅不知是昏了頭還是怎的,見到蘭澤手諭,竟不先看內容,徑直呈給了太后。 而太后本不愿甄毅罪名坐實,見蘭澤這手諭,氣得當場將手諭焚毀。 此事干系重大,蘭澤料想,自己難免又要遭受禁足,怕是連宋付意等人都不得見了,便急召他入宮。 “朕先將王命旗牌賜予你,你速去浙江拿下羅向賢?!碧m澤稍作停頓,語氣陡然凌厲,“務必先發制人,先斬后奏,你可明白?若不能提著羅向賢的首級進京,便讓人提著你的頭來見朕?!?/br> “……臣謹遵圣諭?!?/br> 此番觸怒太后,銀秋已被調走,往后怕是連見宋付意的機會都無。她不由多囑咐了兩句:“此去珍重,有事速傳信回京?!?/br> 然這些奏報,恐難達天聽。 宋付意見她愁眉不展,心中亦感哀傷。他真切體會到蘭澤的難處,又見她面色青白,倚在龍椅上輕咳,更是悔恨交加,忽而地跪伏于地:“微臣有罪?!?/br> “你何出此言?” 宋付意沉默片刻,重重叩首道:“臣不能為陛下分憂,亦不能令陛下展顏?!?/br> “若你這般說,滿朝文武皆有罪了?!毕氲酱撕罂蛛y相見,蘭澤嘆息道:“其實朕曾想過親赴黃河監督修堤,如今卻連邀月宮都出不得,更遑論其他?!?/br> 宋付意抬首凝望,欲問蘭澤何不奪權于太后,然話至唇邊,終究未能出口。 往昔觀之,只道少帝懦弱、昏聵,而今番奏對,方知曉蘭澤的心思。他躊躇再叁,終是問道:寶觀殿焚毀前,陛下常作長夜之飲,可是別有隱衷? 蘭澤早已習慣了他的大膽,笑著說道:“此事當問太后。朕自忖諸事妥帖,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br> 說罷,她從椅子上站起身,衣擺浮動間,仍然是往日清冽的香氣。 “之前,教坊司在仁壽宮演了一場戲曲,說冤情比海深叁寸,這羅向賢一案,又何止叁寸?” 誰料宋付意竟答道:“沒錯,陛下身上的冤情,也比海深叁寸?!?/br> ......蘭澤微怔,朕有何冤? 宋付意自知失言,卻無悔意。 他緩聲道:清官難斷家務事,陛下亦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中情理,原是一般。 并不是,如果要說冤屈,朕最不當言——既食君祿,自當盡忠,既享民奉,必謀民福,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br> 宋付意聞言,心下暗嘆。 及至他滿懷心事的出宮,乘轎返府,忽被人攔于道中。宋付意掀簾視之,原來是拜扈侯府的小廝。小廝滿臉諂笑地說:侯爺有要事相商,請大人移步一敘。 宋付意甫聞侯爺二字,頓覺胸中翻涌,似想作嘔。他此生最后悔之事,莫過于為逞一時虛榮,于周韶面前與蘭澤有了那番行徑,致使周韶得以插足他與蘭澤之間。 自偏殿一別,宋付意日夜難安,常夢見蘭澤凄切的臉龐,她素知自己比拜扈侯溫和,總盼得能有所庇護,而宋付意卻只能在夢中輕攏其指尖,眼睜睜看她飽受欺辱。 此事已成心魔,當日他口出惡言,稱蘭澤為坊間娼妓,歸府后卻痛徹心扉,自覺罪無可恕,何必為那點顏面,說出這般誅心之語? 他甚至動過構陷拜扈侯的念頭。轉念又想,二人終究是同黨,若周韶出事,自己亦難獨善其身,只得強抑滿腔憤懣。 待宋付意踏出車廂,便聽見耳畔傳來一陣馬嘶聲。 周韶勒韁下馬,周身血腥之氣未散,旁邊的百姓見其面容,皆驚惶四竄,唯恐招惹這活閻羅。 畢竟周韶兇名素著,于府中豢養猛獸,哪家愿將女兒許配?加之其癡迷與獸搏殺,只貪圖嗜血快意,婢女皆不敢近身。 故而蘭澤實為周韶的第一個女人。他雖糊涂的跟蘭澤有了露水姻緣,心中卻始終惦念著,本欲往甄府探看,然其父斷不會允許,他這段時日又不敢再生事端,只得屢次截堵宋付意。 初訪時,宋付意稱病不見。 再訪時,宋付意明明在府,卻遣小廝出門撒謊,說他不在府里。周韶素來恣意,便直言要入府吃茶等候。見小廝支支吾吾,當即識破宋付意的詭計。 一番折騰后,周韶破門而入,見宋付意正在庭中悠然品茗,頓時怒火中燒,正欲揮拳相向,恰逢蘭澤召宋付意入宮,只得作罷。 他強壓怒氣,于府中苦候多時,終失耐心,遂縱馬攔街,于宮道必經處守候。 此刻當街截住馬車,周韶只覺反復遭宋付意戲弄。見宋付意下車,一看到那張娟秀的面容,頓時火冒叁丈,揚起馬鞭就抽了過去。 周韶腕力驚人,這一鞭若落在常人身上,少說也得臥床半月。這邊宋付意尚未辨清鞭影,便聽得破空之聲呼嘯而至,倉促間欲避,卻已經遲了。 鞭梢掃過,宋付意面色煞白,頸側頓時皮開rou綻,鮮血浸透前襟。 他卻仍強撐著彎了彎唇角,抬眸迎上周韶暴怒的目光:侯爺這般動怒,究竟是氣下官搶了您的女人,還是怨下官占了您的女人?” 這話一出,周韶險些氣暈。 “宋付意,你真是狗膽包天!” 他額角青筋暴起,揚手又要揮鞭,旁邊的小廝嚇得魂飛魄散,七八個壯漢一擁而上,竟險些制不住盛怒之中的周韶。 宋付意趁機踉蹌退后,迅速登上馬車,冷聲喝道:回府! 車夫也不敢耽擱,揚鞭催馬疾馳而去,只余街上一片混亂,周韶仍在身后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