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艾娃和侍官(abo)、[1v1]小土狗被警察撿到后、塑造(女權覺醒 性創傷治療)、請不要捉弄奴隸的我-第二章、頂級暴徒(法案之后)、掌心茸花(1V2 強制 偽骨)、誤上賊舟、小警大用
在那秀美的群山當中坐落著這么一處村落,晚霞當中,那些木制的房子,還有門口掛著的風鈴,圍著的籬笆,有著別樣的詩意。 只是從統一的規劃和建筑風格來看,就知道這里已經變成了一處等待游客來發現驚喜的地方。 找了一處民宿住下,老板說村后面和另外一個村子接壤的地方,有一處集市。 那里有人在賣一些手信、古玩之類的小東西,很多游客除了喜歡上山體驗挖石頭之外,還喜歡去那里看看。 挖石頭?梁仲有些不解。 民宿老板笑道,是啊,很多游客都是奔著這里來的,以前我們村子最出名的是什么?是硯臺啊!不過硯臺的資源早就枯竭了,可前些年好像又發現一小處,但石質稀疏,不勻,沒辦法大范圍開采做硯臺,索性就變成一個項目,游客可以自己選定哪一處,讓人幫開采,或者是自己有看中好的石頭,這邊都可以幫你做成硯臺那邊的溪流潺潺,有樹有魚,風景很好。 原來如此,這聽起來很有意思。葉之鶴點點頭,覺得這一趟應該會有一些不錯的收獲。 [還有這樣一處地方?要是好玩我也去。] [我以前去過,倒是沒發現什么好石頭,哈哈,我把水里的大鵝卵石拿來加工做硯臺了,人家說不發墨,后面我拿回去也不發墨,就當成擺設了。] [我覺得主播不走空,去那里估計會有好東西。] 放下了行李,他們也打算隨處轉轉,往山那邊靠的時候,果然看見繞著山邊那里的溪水清澈,汩汩的流淌,流過石頭,流過落葉,那邊搭著亭子,有些游客累了就坐在那里,還有一些游客特意穿了漢服過來拍照。 再往面前走,溪水也漸漸匯集得越來越大,要變成一條淺淺淹沒到腳踝的小河,這個時候天氣已經有些涼了,水邊也有些冷,還有些游客在這里找石頭。 能夠制成硯臺的石頭基本上都是石英含量較高,根據材料學和物理學來看,石英的磨圓度、含量等會影響發墨。 可以制成硯臺的資源雖然這里已經開采完畢,但整座山包括附近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些。 在河邊說不定還能夠淘洗到一些石英含量較高的石頭。 他們沿著路到更深一點的地方去,供游客找石頭的工作室已經要下班了。 最后的游客都零零星星的走出來,葉之鶴他們也只是簡單了解了一下流程。 這里的工作室也沒有敢打著什么靈巖石硯的名頭,只是供游客玩樂,并且提供了解硯臺的一個途徑。 石頭可以是他們開采出來的,也可以是游客指定哪一處讓他們開采,也可以是游客自己帶來的石頭,可以自己選圖案,也可以讓師傅設計,不過多是機器加工。 所以花個幾百上千不等,大家還是很樂意玩的。 如果要更好的師傅尋石、設計、雕刻,價格一下子就升了上去,所以大部分游客還是選擇了前面那一種。 只是聽著,葉之鶴有些興趣,但興趣不太多,還是應粉絲的話,決定明天過來轉一轉。 他更加感興趣的是山的另一邊,那里曾經是這里的制硯人打撈湖邊頁巖做硯的地方。 靈巖石硯,聽上去是石硯,早期的時候是用泥制作硯瓦,即將特殊的泥過濾、加入特殊的礦石或者香料制胚,雕刻、煅燒,后面被封禁,便開山做硯。 乾隆還收藏過宋代早期靈巖石硯五方,和知名的與端硯歙硯并列,可想而知曾經的靈巖石硯是多么輝煌。 要說葉之鶴感慨現在他們落魄了嗎?其實也不是,有什么可批判的,沒有,車輪要繼續轉,人也要繼續往前走,能填飽肚子,大家的生活好起來就行。 以前這里的人家家戶戶制硯,現在這里的人搞起了旅游。 生活就是這樣,只是換了一種辦法。 大家不會忘記曾經輝煌的靈巖石硯的。 這塊石頭挺好的,我感覺里面有東西。在葉之鶴回頭看著那游客已經差不多走完的工作室的時候,項景同蹲在旁邊,對著路邊的一塊石頭打量道。 這塊石頭就是路邊常見的那種石頭,看起來很平常,而且還有很多泥巴以及腳印。 想也知道肯定是某個下雨天,誰踩了一腳的泥,夸夸夸的蹭在這石頭上。 這個石頭是如此的不起眼 葉之鶴知道有的時候項景同的直覺出乎意料的準確,也沒有說有什么好看的,反而是頗為耐心的,薅了一把旁邊柔嫩的草趕了趕上面沾著的泥土。 這么確定?他側著頭,帶著點笑意反問道。 項景同挑了挑眉頭,抿著唇,有點笑容,直覺的事情誰說的準。 等著。葉之鶴說完之后起身,走到工作室那邊,項景同在這里只看到他和工作人員指著這塊石頭說了什么,很快工作室的人就拉著一個推車出來了。 而葉之鶴心情頗好,眉目溫和。 工作人員把石頭搬上去,貼上了紙條,放進了庫房里。 這是把石頭買下了?項景同疑惑道。 不值錢這塊石頭,就是交了保管費,明天我們再來看看。葉之鶴笑道,開開看你的直覺怎么樣。 應該是阿鶴也看好吧?項景同眼角微微上挑,滿是深深淺淺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