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各有謀劃
書迷正在閱讀:貴妃娘娘擺爛后,冷厲君王低頭哄、穿到七零:炮灰女配的致富經、穿成假千金后靠種田發家致富、直播之古玩鑒定手札、艾娃和侍官(abo)、[1v1]小土狗被警察撿到后、塑造(女權覺醒 性創傷治療)、請不要捉弄奴隸的我-第二章、頂級暴徒(法案之后)、掌心茸花(1V2 強制 偽骨)
孫權起了別樣心思,遂使江東衛去監視周瑜。 如今周瑜與小喬住在喬玄府中,江東衛軍士亦只是暗探,陸陸續續將消息報與孫權。 卻說曹cao歸府,心下思慮再有何人可為勸進之事。 正此時,華歆請見。 曹cao使之入。 華歆拱手入內,曹cao笑道:“子魚何事?” 華歆拜道:“歆前來,所為解主公之憂也?!?/br> 曹cao笑道:“請子魚教吾?!?/br> 華歆沉吟道:“如今主公萬事俱備,只缺一勸進之人也,此人需有才,需有望,需的頂住朝堂眾口,方可助主公成事!” 曹cao大喜,“子魚欲薦何人?” 華歆拱手拜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也?!?/br> 曹cao愕然,華歆自無不可,其較崔琰尚長六歲,歷任要職,才學二人在伯仲之間,名望卻勝崔琰不止一籌。 只是,只是華歆平日里不參與此等事,只為曹cao處理政務,今次怎地…… 華歆拱手拜道:“臣先前為江東之臣也,北岸攻破,世子憐惜一眾官吏才學,吾等方能至許都,丞相待吾,國士之禮也,如今丞相有用吾處,吾安能不為丞相效力?” 曹cao大喜,轉而沉吟道,“此非小事也,子魚可知?” 華歆拱手拜道:“某既來尋丞相,自是知也?!?/br> 曹cao皺眉,若是華歆不來拜,他心中的人選自然是華歆,但是華歆來了,這就是另一個態度,他反而有些舍不得。 因為最先頂出去的那個,可能要受盡唾罵,而華歆對他來說,還有不小的用處。 “子魚且歸,再待三日?!?/br> 華歆頓知曹cao已然有了人選,只需再待三日。 華歆遂欲拱手拜退,正此時,曹昂書至,曹cao覽畢,知曉崔琰傷了肺,心下頓時覺得此非崔琰故意所為。 “子魚心意吾知也,待吾登王,立魏國,子魚可愿為魏國尚書?” 華歆大喜,如今他是侍郎之位,官職不低,但是無實權,畢竟他原是江東之人。 如今曹cao許他魏國尚書之位,可謂是一步踏入權力體系之中。 華歆拜謝,曹cao笑著擺了擺手,華歆遂去。 卻說孫權探聽周瑜消息,聞周瑜與小喬在喬玄府中恩愛,心下不喜,又想起周瑜頂撞,心下始有暗害之意。 然心下思慮,曹昂,暫退也,周瑜善軍略,多謀能斷,曹昂再來犯時,說不得還得依仗周瑜。 孫權思慮半晌,使人喚張昭來。 稍頃,張昭入。 孫權道:“子布,如今曹昂雖退,江東危機未解也,而江東雖人才濟濟,內政之才卻較征戰之才更甚……” 張昭觀孫權面色,看不出分毫,“主公,臣薦一人,或可為主公分憂也?!?/br> 孫權一愣,“子布欲薦何人?” 張昭笑道:“此人乃鄧當妻弟,別部司馬呂蒙呂子明?!?/br> 孫權訝然,“可是那不讀書的呂蒙?” 張昭笑道:“此人非先前那般不好讀書也,因徐州紙販賣之故,坊間多有抄書者,書較往日而言,如今得之易也,呂蒙自讀兵書,分外愛之,始愛讀書,如今不說讀書千卷,也敢說百卷要義藏于心間?!?/br> 孫權雖喜手下軍士上進,然他現下之意卻是欲謀小喬,遂皺眉道:“子布,子明之才,自可于與曹昂爭斗時顯露,然周瑜那邊,吾實是放心不下?!?/br> 張昭終于明白孫權的意思了,這是想收拾周瑜啊。 然張昭畢竟與周瑜同輔孫策良久,同僚之情仍在,周瑜走沒做過對不起他的事,他如何肯害他? 低頭拱手,沉吟不語。 孫權心下不喜,冷哼一聲,張昭心下無奈,只得開口道:“如今周瑜不過庶人,身無官職,手無權柄,只與家眷在喬玄府中度日,與江東無礙也?!?/br> 孫權不悅道:“其若有礙,安能活命?” 張昭心下一悚,面上卻做無礙樣,“主公之意?” 孫權沉吟道:“周瑜畢竟多謀,若為曹昂所用,吾等豈非皆為其階下囚?” 張昭不言,孫權又道:“依吾之見,不若置一處宅邸,使周瑜于其中安住,一應供給由吾負擔,不短他分毫,子布以為如何?” 張昭沉吟道:“恐周瑜不應也?!?/br> 張昭偷眼去看孫權,見孫權嘴角冷笑之意,當即應道:“臣為主公往去分說便是?!?/br> 孫權這才滿意,安撫張昭道:“非常之時,當非常手段,子布應當理解才是?!?/br> 張昭應聲,心下暗思,汝都這般說了,吾豈敢不應? 當即拱手拜退去尋周瑜。 卻說崔琰服了藥,用厚被捂著睡了一覺,只覺得渾身是汗,身上逐漸有了力氣,當即便知自己身上風寒之氣去了,只是呼吸之時有些不舒服,總想著咳嗽。 崔琰長嘆一聲,若非有所謀,何必這般糟蹋自己? 崔琰算定曹cao不會將其勸進之事告訴麾下其余謀士,事不密,則必泄,曹cao這般謹慎之人,只會令麾下謀士準備,而不會泄露太多。 他要的,就是曹cao來一次府上,二人身邊無有旁人的一次談話。 到時候即便事不成,他對其余幾家也有個交代。 有個交代,面子上說得過去,那么輿論就不會太瘋狂的唾罵崔氏。 崔琰活動活動身子,使人弄些飯食,又取來紙筆,手書一帖使人往丞相府送去。 卻說華歆拜離后,曹cao于府中自思,其稱王,反對者不過忠于漢室者與不得利益者。 手段無過硬、軟,刺殺,輿論,也就這些。 忠于漢室者難動其心,而不得利益者,不過平日里中立,雖掛在丞相府名下,卻不稱主公的那些人。 這些人,怕死,趨利,曹cao瞇著眼,看來免不得殺一批,好好洗洗這許都上下的心,給他們添一種畏懼的情緒! 正思慮之間,人報崔琰府上有帖子呈來。 經人檢驗無害后,曹cao親閱,只見上書: 崔琰再拜丞相,經丞相所遣名醫診治,發汗去寒,如今病已去三分,三日朝議,琰定不失丞相所望。 曹cao大笑,折了帖子便欲投入火盆之中,將沾火時,曹cao心下沉吟,又將這帖子壓在鎮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