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奪并州馬超犯邊
書迷正在閱讀:貴妃娘娘擺爛后,冷厲君王低頭哄、穿到七零:炮灰女配的致富經、穿成假千金后靠種田發家致富、直播之古玩鑒定手札、艾娃和侍官(abo)、[1v1]小土狗被警察撿到后、塑造(女權覺醒 性創傷治療)、請不要捉弄奴隸的我-第二章、頂級暴徒(法案之后)、掌心茸花(1V2 強制 偽骨)
臨淄城徹夜火光不息。 高順獻上高干頭顱,夏侯淵麾下兵士尋得袁譚尸首獻上,青州城中兩萬余軍盡降,曹昂令高順選拔三千余精銳填充本軍,余者皆交由夏侯淵、夏侯二人處置。 曹昂遂書奏表一封,言說青州已定,袁譚、高干皆死,表奏夏侯淵、夏侯誅殺袁譚之功,高順誅殺高干之功,于表末書名,使郭圖送與夏侯淵二人看,并言說若是無異議,請二人書名,送與曹cao便是。 二人覽畢,見曹昂將二人書于首功,高干次之,全篇無曹昂之功,對郭圖言說不可。 郭圖笑道:“公子與二位將軍有親,公子曾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故二位將軍莫要推辭!” 二人遂領,心下記住曹昂之恩,欣然書名,遣使送與曹cao。 三人遂于臨淄屯兵,曹昂處理政務,夏侯淵二人巡防,待曹cao書至。 卻說審配自冀州為曹昂大敗后,不敢與袁譚、高干二人結伴,生怕為二人所殺,遂引殘軍往遼東去了。 遼東主事者,公孫度也,公孫度此人亦天下梟雄,只是不參與中原紛爭,霸得一塊遼東之地。 此人開館設學、招賢納士、廣招流民,甚至學曹cao,亂世用才不看其德只用其才! 況遼東鄰高麗、烏桓,公孫度數與之斗,甚至多有勝之,公孫度于遼東,聲名赫赫也。 卻說審配引殘軍往去投之,公孫度大喜,其帳下并無一個像樣的謀士,今審配來投,其如何不喜? 審配品德確實不佳,但審配之才亦是天下少有,況且遼東之地遠離中原,本就沒多少賢才,公孫度自然看重的緊。 公孫度有兩子,長子公孫康,有遠略、識大局,次子公孫恭,有城府、多謀劃。 公孫康見其父重用審配,心下不悅,往來諫道:“審配,背主之人也,其名聲事小,其野心事大,若父親重用此人,豈不使此人禍害遼東?” 審配得知此事,往來公孫度面前跪而泣之,“袁熙,豺狼也,臣下為其出謀劃策,此人反欲殺吾,吾無奈叛之,曹昂小兒得知此事,大肆宣揚,使我播惡名于天下,今主公賢德勇武,臣有何因叛耶?” 公孫度大喜,其帳下哪有像審配這么會說話的?遂用審配,審配于其帳下蟄伏,因公孫康故,審配不敢妄動,暗地里卻結識公孫恭。 卻說曹cao聞說青州已定,心下大快,正欲召集眾人商議征討并州一事,忽人來報,言說西涼馬騰使其子馬超引十萬大軍,攻克并州,高柔請降不許,今已被梟首,掛于并州城上! 曹cao驚道:“馬騰亦有此虎子?” 遂召集眾人商議,言說馬超攻克并州,屯兵白馬,虎視冀州。 荀攸道:“西涼馬騰,自認作漢室之臣也,今不若下詔責之,問其因何生亂,再暗作一書與西涼韓遂,問明因由,再做打算?!?/br> 荀又道:“馬超屯兵白馬,有攻冀州之意,可令夏侯淵、夏侯二將駐守冀、幽二州,以防其襲,今丞相將定中原,恐駭天下群雄,不宜樹敵過多,宜緩而圖之?!?/br> 曹cao稱善,遂發書與夏侯淵,同時令曹昂安撫畢青州民事之后,便行回軍,另與眾人商議派何人主青州之事。 曹昂亦探得消息,言說馬超占了并州,且屯兵白馬,似有一校高下之意,曹昂忙發書與魯肅,言說謹守城池,無需輕舉妄動。 曹cao書至,夏侯淵、夏侯二人領軍駐守幽、冀二州,一防馬超,二防外族入侵。 曹昂遂梳理青州民事,引軍開墾荒地,焚燒草木得草木灰,撒在田中,助人民恢復生產。 不幾日,鐘繇至,曹昂往去迎接,“見過鐘公,有鐘公主事,可謂青州百姓之幸也?!?/br> 鐘繇大笑:“中郎將何須謙讓,吾這一路行來,百姓皆忙于農事,伺弄田地,此必中郎將之功也?!?/br> 二人謙讓畢方才入城,曹昂早使人設宴,眾人正飲宴之間,人報魯肅書至。 曹昂以為馬超犯邊,忙取來看,覽畢笑道:“能攻取一州者,心性竟若稚子?!?/br> 鐘繇于一旁奇道:“中郎將口中人物可是西涼馬超?來時曾聞丞相贊此人勇力恐不在中郎將之下?!?/br> 曹昂遂將書與鐘繇看,書有兩封,一者乃魯肅書,言說馬超下戰書一封與曹昂,事關個人榮辱,魯肅不敢怠慢,因此使快馬送來,第二封便是馬超戰書,言說欲與曹昂二人相斗于白馬、石邑二城之間,以決誰乃天下第一勇將! 曹昂笑道:“天下勇將何其多也,吾父帳下仲康叔父,惡來叔父,還有汝南趙子龍,具皆天下一等一的勇將,若非精氣神齊備,天下誰敢妄言勝之無異于尋死,馬超小兒以吾等二人便決天下第一勇將,何其愚也!” 鐘繇搖頭,“依吾看來,馬超此人,甚有城府?!?/br> 曹昂面容一肅,沉思半晌,“馬超莫非使驕兵之計?” 鐘繇笑道:“中郎將果真才思敏捷,一點即透?!?/br> 曹昂大笑:“西涼之人,羌、漢兩族雜居,又兼塞外之地,是故崇尚勇武,吾隨父東征西討,頗有勇名,想必得西涼人之崇敬也,便如那時呂布一般,今馬超與吾戰書,非為一時之名,一時之氣,此人欲激西涼軍之勇力,破吾勇名,此人心思,果真不可小覷!” 鐘繇大笑:“中郎將可有破敵之策?” 曹昂笑道:“彼以驕兵之計誘吾,吾以疲兵之計應之,如何?” 鐘繇由衷而嘆,“中郎將當真高才,文武兼備,天下怎不任君縱橫!” 曹昂忙擺手:“叔父莫要吹捧于昂,昂已坐立不安矣?!?/br> 二人大笑,盡興而歸,自此二人關系愈近,不再以官名稱,而稱“叔父”、“子修”。 卻說馬超發戰書時志得意滿,覺曹昂必吃他此計,心下必定驕縱,只待曹昂回書,便再去書一封激之,到那時擊敗曹昂,不僅奠定自我勇武之名,西涼軍士氣也會大振! 然,此戰若石沉大海,久久不見曹昂回信,馬超日漸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