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書迷正在閱讀:韶光,有你、蕭茗穿越的叫大渝國、私吻梔子、前男友開門,我白月光殺回來了、病美人劍修他聲名狼藉、七分著迷、九零嬌俏小甜妻,嫁個硬漢生崽崽、重臨雨(重逢篇,兄妹骨科。)、命運之核 :宿命交錯、背水
“禁軍去捉拿徐西寧,的確是哀家的意思。 “諸位有所不知,哀家也不愿意捉拿她,可她當著哀家的面,刺殺蔣煊怡,蔣煊怡的尸體現在就在哀家的寢宮,如此囂張的行為,難道哀家縱容不管嗎? “哀家也知道蔣煊怡不值得,也知道徐西寧功勞大,但該做的樣子,哀家總得做。 “不然開了這個口子,日后誰都能仗著功勞無端殺人了?!?/br> 太后聲音落下那一瞬。 禮部尚書轉頭看向兵部尚書:上! 兵部尚書:…… 你是不是有??! 和禮部尚書四目相對一個短促的瞬間,兵部尚書上前一步。 “啟稟太后娘娘,兵部收到確切消息,琉倭賊人在京都附近出沒,外面謠傳紛紛,都說蔣國公可能沒死。 “既然蔣煊怡死了,那臣懇請太后娘娘將她的尸體借臣一用?!?/br> 太后眼皮一跳,整個人都驚呆了。 怒不可遏看向刑部尚書。 就聽刑部尚書穩如泰山的說:“蔣煊怡是蔣國公最喜歡的女兒,她死了,我們若是將尸體高高掛在城門樓上羞辱,想必可以引蔣國公出沒?!?/br> 不等兵部尚書說完,太后怒斥,“這是什么混賬話,我大夏朝,禮樂之邦,豈能做出這般事情?!?/br> 兵部尚書一臉不解,“我大夏朝禮樂之邦,禮的是與我大夏朝友好往來之人,并非jian惡之輩,倭賊侵犯京都之后,死性不改,毒害濟南府百姓那么多,我們不過是為了抓到他們,用一下罪臣之女,甚至用的是尸體,這于禮樂之邦有何沖突?” 禮部尚書立刻道:“并無沖突,倒是那些學子,太后娘娘還請明示,拖延下去,怕是鬧得更大?!?/br> 兵部尚書無縫銜接,“娘娘,犧牲一下蔣煊怡的尸體,就極有可能吸引來援救的蔣國公余孽,上次一次浩劫,我們兵力損失慘重,這次若是琉倭賊人卷土重來,只怕我們扛不住。 “用蔣煊怡的尸體做餌,若是能吸引了援救之人來,說不定我們能將其活捉,順便審訊一下,萬一能得到琉倭人更多的消息?!?/br> 太后沒好氣道:“那萬一得不到什么呢?” 兵部尚書滿目無辜,“那咱們也沒有損失啊,不過是損失了一個賊子的尸體,這也不是咱們的損失啊?!?/br> 太后差點吐血。 “不行!我們大夏朝,不是如此不擇手段的?!?/br> 三皇子弱弱的舉起了剛剛擬寫的圣旨,“但是皇祖母剛剛讓我下旨,追封蔣煊怡為郡主,徐西寧秋后問斬?!?/br> 這話一出。 頓時御書房里五個尚書,全部用一種逼視的目光看向太后。 太后殺了三皇子的心都有了。 三皇子舉起自己被扎的流血的手指,指了成嬤嬤,“我若是不寫,成嬤嬤便用銀針扎我,現在還在流血?!?/br> 兵部尚書眼底的怒火騰的就燒起來,眉目凌厲看向太后。 “三殿下能坐在御書房草擬圣旨,那便是行一國之君的權利,一國之君,卻被太后娘娘跟前的嬤嬤扎手指頭?這知道的是三殿下,不知道的,只當是太后娘娘在教訓哪個賤婢?” “我大夏朝,使喚一個賊子的尸體,太后娘娘說不合禮法,卻能扎一個皇子的手指頭?哈!”禮部尚書冷笑著,“這禮法就合乎了?” 太后如坐針氈,“這其中有誤會?!?/br> “哈!”禮部尚書一聲哼,“臣愿聞詳情,到底是什么誤會,讓我們皇子殿下的手被一個嬤嬤扎!” 太后是怎么都沒想到,這個時候這些尚書會來。 可事已至此。 太后深吸一口氣,先看向三皇子,“寧兒向來喜歡在哀家這里玩耍,今兒三殿下進宮之前,哀家還讓人抱了寧兒過來玩?!?/br> 寧兒是三皇子膝下唯一一個兒子。 平時寵愛的能上天。 太后也顧不上這威脅是不是很明顯了,她一時間想不到更合適的。 “若是讓寧兒知道你手指頭傷成這般,一定會哭,你只說是成嬤嬤扎的,怎么不說是因為你中了暑氣,成嬤嬤只是看你頭痛,才幫你放血,倒是讓朝臣誤會哀家?!?/br> 三皇子拿起手里的圣旨,“可我的手指,就是皇祖母讓成嬤嬤扎的,不是因為放血,就是因為你要讓我寫圣旨,給蔣煊怡追封郡主啊,不然我瘋了嗎,給一個賊子的女兒封郡主?我怕老祖宗半夜跳起來打我的?!?/br> 說完,三皇子蹭的從桌案后面起來。 繞出桌案。 手里明黃的圣旨往兵部尚書懷里一塞,“皇祖母讓我代替二皇兄執掌朝政,下發圣旨,我不愿意,她就讓成嬤嬤扎我,我反抗,結果成嬤嬤功夫很好,御書房里也沒有人救我?!?/br> 說著,三皇子撲通跪下。 “各位大人救我??!” 當初二皇子給蔣國公跪下,他湊巧在御書房外面。 學到了! 第349章 確認 鎮寧侯府。 傅珩望著眼前陷入困局的棋盤,捏著手中黑子嘆一口氣,“又輸了?!?/br> 徐西寧將手中白子往棋盤隨意一丟,笑道:“你心不靜?!?/br> 傅珩確實心不靜,“刑部尚書若是見不到皇上,他辭官的風險太大了,朝局動蕩,若是他不能官復原職,我們之后的日子會很難?!?/br> 他和徐西寧的安排一向是心意相通的。 但今日的安排卻有一點出入。 lt;a href= title=春六target=_blankgt;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