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節
當地主官送過來的公文也在一兩日后發到了長安,送到了中書省和李世民的案頭。 朝廷上下,為之震驚。 這就是痘瘡的威力! 他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如果這次沒有太醫院,沒有悲田院的及時出手,力挽狂瀾,長安會變成什么樣子? 于是,在徐清麥恢復去太醫院上班的第二天,朝會剛結束不久,從太極宮傳來的旨意和制書就送到了太醫院里。 “傳陛下旨意……”前來傳旨的是內侍省的大太監,也足以看到這次旨意的受重視程度,他搖頭晃腦,先是說了一堆的溢美之詞,然后終于進入正題,“……從今日起,太醫院擢升一級,改名為太醫寺,與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和太府寺同級。太醫令擢升為太醫寺卿……” 徐清麥抬起頭,驚喜地看向巢明! 升級了! 原本太醫院是屬于太常寺下轄,巢明雖然為太醫令,但品級都只有七品,前面還有個“從”字,但現在太醫院獨立出來,和太常寺并行。而巢明也從原本的從七品變成了四品! 這簡直就是連升三級,可以說是極大的榮耀和成就!幾乎不可復制! 巢明雖然面上波瀾不驚,但微晃的身體顯然泄露了他的心情。徐清麥抿嘴一笑,她低頭繼續聽著,太醫院既然已經升級,里面的一些官制自然也要調整,大太監就是在念這個部分。 然后,她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原太醫博士徐四娘徐氏,擢升為太醫丞!” 徐清麥微微挑起眉,太醫丞,之前的太醫丞錢瀏陽與姚菩提,現在已經變成了太醫少卿,而原本的太醫監則升級為了太醫丞。不過現在的太醫丞是從五品下,而之前的太醫監卻是從八品。 這中間的差距可大了! 升官了……徐清麥當然欣喜,但更欣喜的是,透過這一次的封賞,她看到了朝廷對于提振和普及醫療的決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謝主隆恩!” 大家各自接過自己的制書,笑得嘴都合不攏了。那些原本還有著一些不同心思的,這下再也不提了,心里只覺得還好自己之前沒有撂擔子走人,不然哪有現在這樣的好事。 整個太醫院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 徐清麥拿著自己升官的制書,看了又看。 她忽然想到自己現在好像比周自衡的官職還要更高了,忍不住嘿嘿笑了出來。 這時候,她就看到錢瀏陽和姚菩提還有巢明等人都笑著拱手對自己道:“恭喜啊,徐太醫丞!你可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太醫丞!” 徐清麥臉上笑意更深了:“同喜,同喜?!?/br> 她抬頭看向澄澈的天空,時至九月,遠處的大雁向南飛去,傳出陣陣雁鳴。 又是一年過去了。 第172章 貞觀三年春。 蕓娘一大早起床,就聽得外面一片吵鬧。 她揉了揉眼睛,自己穿好了衣裳,走了出去:“這是怎么了?” “你哥的親事不是已經有眉目了嗎?”她的娘親張氏笑道,“所以啊,我打算趁今日去西市瞅瞅,看看去置辦一點聘禮,也給家里添置點東西。不說別的,總得給你哥添上幾件新衣裳,到時候媒人來相看也沒話說?!?/br> 蕓娘眼睛一亮:“去西市?我也要去!” 張氏沒好氣地瞪她一眼:“就知道你會想要去,本來娘還打算趁你睡著時候走的,誰想你今日竟起這么早!” 蕓娘一跺腳,對著她做了個鬼臉:“我不管,我就要去!” 張氏本也是和自己女兒開玩笑,看到此景噗嗤一笑:“行,行,你也許久沒去西市玩過了,這次就一起去罷?!?/br> 蕓娘家在長安城屬于普通人家,即家中并沒有人在朝廷當官當差,也不是做大生意的商戶,不過是靠著蕓娘的父親是位木匠,有一手不錯的手藝活兒,在里坊內開了個一家小小的木工作坊。 不過,貞觀之后,天下平定,大家的心也都安定了下來,踏踏實實的開始過日子,蕓娘父親的木工作坊生意也逐漸好了起來,一家人的日子倒是越過越紅火。以往蕓娘若說去西市,張氏準會用各種法子將她留在家里,就怕她在西市上看中了什么要買卻沒錢,面子上過不去也覺得愧對女兒,但現在卻是大手一揮,去! 就這樣,蕓娘換了衣裳,高興地跟隨著娘親來到了西市。 她們家住在城南的昭國坊,挨著悲田院所在的升道坊,離西市還有一段距離,如果不想將時間都浪費在來回的路上,還得坐個牛車。因此,雖然住在長安,但蕓娘也將近一年左右沒來過西市了。一進市集大門,立刻東張西望起來,充滿了新鮮感。 “咱們先去哪兒?”她興沖沖問張氏。 “先去布料行,扯點布給家里人做幾件新衣裳?!睆埵显缬谢I劃,“放心,也有你的份兒?!?/br> 蕓娘嘿嘿一笑。再過一些時日就是上巳節了,要是能穿著新衣裳去踏青,肯定是極有面子的事情。 張氏繼續道:“再去脂粉行和金銀鋪看看?!?/br> 長安城除了東市和西市之外,每個里坊里也都有一些雜貨鋪子,平日里的一些雜貨日常就可以購買,來東市西市往往都是買大件或者是來囤貨的。 像女人家愛用的脂粉和首飾等,就只有來這兒才能找到。 這些也是蕓娘喜歡的,當下欣喜的點了點頭。 一進來西市,最當頭的主街賣的都是舶來品,名貴物件,然后往左右兩個方向走,才是一條條的行業街。這條主街是張氏和蕓娘不敢逛的,買不起。不過這一次,張氏卻在其中一家店鋪面前停住了。 “哇,這里是賣什么的?”蕓娘停下腳步,一抬頭,卻被這家鋪子的陳設給震驚到了。 它看上去和西市常見的那些鋪子都不一樣,映入眼簾的是由八扇門窗組合在一起的門頭,上下四幅,每一幅的四角都有著極為精致的雕花,但中間卻是透明的,完全可以將店鋪里面的情況一覽無余,有很多顧客擠在里面。 門楣有一排窄長的小格子雕花窗,像是鑲嵌了琉璃,五顏六色,在陽光下流光溢彩。 門楣上是燙金招牌。 蕓娘喃喃念出來:“琳瑯玻璃行……” “這可是西市如今最熱鬧的鋪子?!睆埵蠈λ?,難得說了一句,“走,咱們也進去瞧瞧?!?/br> 蕓娘吞了口口水,竟然有些自慚形穢:“咱們進去嗎?” 看著就很貴的樣子啊…… “進去看看,”張氏拉著她,“聽說這里的店家態度可好了,而且,我要去替你阿耶問一樣東西?!?/br> 蕓娘小心翼翼地跟在阿娘的身后,進入了這琳瑯玻璃行,在跨過門洞的時候,她忍不住好奇的望了一眼那門窗,卻發現那雪亮透明的,竟然不是空的,而是一個平平的如板子一樣的物件…… 她出身平民,并未見過透明的琉璃杯。 這時,身邊有笑吟吟的聲音傳來:“這是玻璃,就是我們這家店的特色物產?!?/br> 蕓娘和張氏轉頭一看,卻是一位和善的中年娘子,兩人看到她親切的笑臉,立刻就放下了剛才忐忑的心。 中年娘子笑瞇瞇道:“我是玻璃行的售貨員,你們叫我王娘子就好?!?/br> 蕓娘忙向她福了一福,然后好奇的問:“王娘子,玻璃是琉璃嗎?” 她還只在別人的口中聽過琉璃,就算是西市,放在外面公開讓人看的也很少見。 “玻璃算是琉璃的一種?!蓖跄镒咏忉尩?,“不過我家的玻璃和其他家所賣的琉璃并不一樣,更透明,雪亮雪亮的。而且做出來的物件也是獨一份兒的?!?/br> 她將兩人領到柜臺那邊。 蕓娘這才發現他們內里的陳設也是與眾不同的,一組組木柜臺排列成了口字,木柜臺的平面似乎也都是用玻璃鑲嵌,透過它可以看到擺在柜臺里的物件。 精美的玻璃擺件、玻璃器皿……看得蕓娘眼花繚亂。 當她們看到一面用金銀來鑲嵌了底座的玻璃鏡子之后,更是覺得瞠目結舌,甚至都有些失語。 鏡子的柜臺在內室,兩面都是玻璃門窗,因此顯得室內的光線非常好。這里也是人最多的地方,圍滿了許多穿著華麗的娘子,還有一些郎君。 但張氏和蕓娘都顧不上自慚形穢,她們完全被眼前的玻璃鏡子給吸引了。 “這是……”張氏好不容易找回了自己的聲音。 “這是玻璃鏡子?!蓖跄镒用咳斩家吹竭@樣的場景,已經很淡定了,笑著解釋,“這也是我家賣得最好的物件。我跟您講,就是宮里面,用的都是咱們上貢進去的鏡子。還有各大王府、國公府……這可是如今長安最時興的玩意兒?!?/br> 張氏和蕓娘呆呆愣愣地看著鏡子里的自己。 張氏發現自己的眼角出現了幾絲細紋,而蕓娘一直聽大家說自己的眼眸是深琥珀色不是純黑,但她自己卻是第一次親眼從鏡子里看到。 “這可真是寶物??!”張氏摸了摸自己的臉,有些惆悵的感嘆道。 曾幾何時,她也皮光水滑,被大家夸贊呢。 王娘子抿嘴笑著看著她們的神色,別說她們,就連她們這些售貨員日日在這兒看著,也覺得神奇。 她熱情地向張氏推介:“這一樽是鑲了金銀寶石的,價格自然不菲,不過我們還有簡單款式,只用銀與黃銅鑲了邊,還有錫制和木邊框的,您可以看看?!?/br> 她從柜臺里拿出一些沒有雕花的簡潔款,有立式的鏡子,也有手拿的鏡子。張氏十分心動,若是能有這么一面鏡子作為聘禮,那可真是會讓街坊四鄰羨慕的。不過在問了最簡潔的木制之后,她火熱的心立刻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 這一面小小的鏡子能抵得上自家半年的嚼用了。 張氏戀戀不舍地看了看鏡子,花了很大功夫才讓自己的眼睛離開那些鏡子,問道:“我聽聞你家有一種放在眼睛上戴著的小鏡子,可以讓視物模糊的人更加清晰地看到周圍事物?” “啊,您說的是眼鏡!”王娘子恍然大悟,又將她迎到了另一個小間,從柜臺中拿出幾幅不同的眼鏡來,這些眼鏡看上去很輕巧,都呈現出橢圓形與圓形,和鏡子一樣,各種框架的都有,金、銀、錫、銅、木頭……又在兩邊垂下細細的鏈子,看上去很是精巧。 “這個我知道!我見有書生戴過這個!”蕓娘興奮地喊出來。 當時那位書生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他本人也十分得意,說這東西來之不易,并且極有用處。那次她站得很遠,沒有看清,原來竟然是在這兒買的。 她好奇地拿起來放在自己的眼睛上戴了一下,然后立刻又拿了下來。 “好暈?!彼嘀樀?。 “您眼睛沒有近視,戴上去就暈了?!蓖跄镒有Φ?,“這是近視眼鏡,是視物模糊的人戴的。旁邊那種則是老花鏡,是上了年紀的人戴的,就連朝中的相公們戴的都是這種呢?!?/br> 蕓娘這下知道張氏為什么會來這里了。 她的父親就是視物模糊,經常要湊到很近才能看清楚東西,有幾次還因為這個鋸到了自己的手指,留下了不淺的傷口,還影響了工坊里的活計。 張氏皺起眉:“那我也不知道他該戴哪種……” “這個得要戴的人親自來才行,就算是近視眼鏡也是需要來測度數的,所以需要他跑一趟才行?!?/br> 張氏又問了價格,王娘子報了一個數字。蕓娘聽了后有些咋舌,這可不比剛才的鏡子便宜。張氏和王娘子在那兒聊一些細節,蕓娘好奇的在這間屋子里轉了轉,她發現還有一些自己看不懂的東西。 “這是什么?”她指著柜臺里一個有點像是手持鏡子的小物件問道。 王娘子:“這是放大鏡,給小孩們拿著玩的?!?/br> 那邊還有一個看上去更古怪的東西,蕓娘聽王娘子說那是顯微鏡,通過它可以看到更小的rou眼看不清的物體。 蕓娘有些想象不大這些東西的作用,她忍不住問:“會有人來買嗎?” 王娘子哈哈一笑:“其實不多,但總歸也有些對此感興趣的人。而且這些往往是那些讀書人用來做學問的。如果他們有需要,還得專門定制,這臺就是擺在這兒看看樣子的罷了?!?/br> 蕓娘聽說是讀書人用的,又敬畏又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