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節
周自衡繼續提意見:“或許,在錫板上或者是水銀上試試?!?/br> 他不懂如何制作玻璃,但大概知道一些要點。 孫思邈陷入了沉思:“錫和汞嗎?” 這倆礦物他恰巧都熟,煉丹的時候沒少接觸。他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實在是新鮮有趣,便迫不及待的想要試驗一下看看是什么效果。 他拉著薩曼就走:“走走走,去玻璃工坊?!?/br> 薩曼心中一片苦澀:……他還沒有拿到自己的賞賜和美酒呢!要不要這么拼?! 又一個月后,周自衡收到了孫思邈送來的口信,讓他來東山渡一趟,有驚喜。 周自衡碰巧在甲字屯,隨即對送信的護衛道:“知道了,你去對孫道長說,我下午就過去?!?/br> 第147章 周自衡收到消息的時候正在甲字屯查看這一季新長出來的水稻,幾乎所有屯戶和來江寧縣培訓的吏卒們都站在他的身后,看著他踩在田里查看一小片倒伏的水稻。 現在已經到了抽穗的時候,可偏偏有幾戶人家的稻田里出現了水稻倒伏的現象,讓他們心疼得要死。 “別再想著把它們給扶起來了?!敝茏院庹酒饋頁u搖頭道,“你們要是想著把它扶起來扎把,可能會破壞它本身稻穗的自然分布。這個倒伏程度還比較輕,先觀察兩天,看看它會不會自己翹起來。 “等到如果它自己翹不起來了,再扶起來扎把。不過,這一小片肯定收成不會如其他的高了?!?/br> 那屯戶哭喪著臉,狠狠錘了一下自己的頭:“都怪我,之前烤田烤得不夠?!?/br> “是,烤田一定要徹底,不然覆土的時候就會土質松軟,水稻的根系扎不牢,自然就容易發生倒伏。不過,”周自衡拍拍他,笑道,“你也別這么自責。你其他的水稻都長得不錯的,今年的收成肯定要比去年好?!?/br> 今年他在春耕前著重給甲字屯的稻田改良了一下土壤,讓他們上山割了不少的茅草,然后燒成草木灰,按照比例混了一點磨碎的石灰石,灑在了土壤里,然后才進行了播種。 這樣,土壤里的磷、鉀等微量元素會變得更豐富,都是水稻生長喜歡吃的東西。 現在甲字屯成了江寧縣的標桿,旁邊的農戶們都緊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依葫蘆畫瓢,甚至有幾十公里外的農戶趕過來學的。所以周自衡敢說,以甲字屯為核心,整個江寧縣這一片的農田,今年的土壤質地都會要更好。 聽到他這樣說了,屯戶這才覺得好受了些。 在后面聽著的吏卒們有些會寫字的,唰唰的拿著碳筆在本子上記錄,這些可都是重要的知識。 “之前我還覺得周寺丞種個水稻都那么講究,實在是沒必要?!币晃粡脑街輥淼睦糇鋵ι磉吶肃止镜?,“可現在看來,每一個要講究的東西都是有用的?!?/br> 不重視可能就會在后面發生問題。 處處皆學問吶! 那人深以為然地點點頭:“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那吏卒本來聽來后很無語的,但一想卻又笑了出來,“用在這里倒也貼切?!?/br> 這時候,林十五帶著人從另一邊趕過來,氣喘吁吁:“寺丞,那邊的水稻田生了蟲子!” 周自衡鎖起眉頭,臉色變得有些凝重起來。 若說他現在最擔心的是什么,那就是生蟲。一個處理不好就容易傳播出去,發生大規模的蟲害,而現在又沒有農藥可以打。不過說起來,這東西似乎也是相輔相成的,古代沒有農藥,但相對蟲害也不如后世那種多種多樣。 就好像大家都在進化。這邊道高一尺,那邊便魔高一丈。 一邊想著,周自衡一邊來到了林十五所發現的那片農田里。那片農田里,有一小片水稻的葉子已經被啃食干凈,蟲子躲在葉片里,將里面的葉rou都啃食干凈了,留下了一道一道白色的表皮,像是條斑。 “這個叫稻縱卷葉螟?!敝茏院鈱@蟲子熟悉得很,南方水稻田的主要害蟲之一,后世沒少打交道。 他看了看四周,“還好,現在還沒擴散開?!?/br> 屯戶們七嘴八舌地喊起來:“這個蟲我們認識的,我們叫白葉蟲?!?/br> “沾上就麻煩咯,結的谷子都全是空殼?!?/br> “肯定是你之前田埂上的草沒除干凈!” 那屯戶沮喪極了:“我明明除干凈了!之前有蟲卵的時候,我還都去捉了的!” “這蟲子躲得隱蔽,可能沒抓干凈……” 周自衡又跑周邊的田里看了看,有幾株零零散散的水稻上也出現了這樣的白色條斑。 他沉吟了一下,對林十五道:“去找一下縣丞,他肯定認識周邊養蜂的人,問他借一些赤眼蜂來,赤眼蜂喜歡吃這種卷葉螟?!?/br> 林十五立刻應了下來。 他看向周自衡的眼神里帶上了幾分崇拜。他覺得周寺丞懂得可真多啊,不管是農事還是其他…… 周自衡把所有的農田都看了一遍,將其中出現的小問題都一一的指了出來,又囑咐吏卒們將這些問題都記了下來。 “你們馬上就要進行春巡了?!敝茏院鈱λ麄兊?,“到時候到了田里露了怯,不僅考核成績會受到影響,排名也會靠后,丟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你們屯的臉面,明白嗎?” 那些從各處屯過來的吏卒興奮地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大聲喊道:“明白!” “放心吧,寺丞,今年我們屯肯定會是前三!” 周自衡之前給他們定下了考核,排在前面的有獎勵,而且還會在潤州屯內張榜,并且給他們所在的屯送喜訊。雖然沒什么實質性的獎品,但這種揚名的事情反倒更能刺激他們。 一個個卯足了勁兒,就希望能奪得頭籌。 周自衡含笑看著他們:“有這份心氣就很好?!?/br> 這邊的事了,他便準備去東山渡。在水渠邊上脫掉了專門用來下田的鞋,將腿腳上的泥土沖掉,然后脫去了頭上戴著的斗笠,換上了玉冠,洗了把臉,便從農人模樣恢復成了過往長身玉立的清雅形象。 唯有跟在一旁的隨喜哀嘆道:“郎君都曬黑了!” 周自衡忍不住照了照水渠:“有嗎?” “有,都黑了一層!”隨喜心痛至極。 周自衡哈哈大笑,不以為意道:“黑就黑點吧,無所謂了?!?/br> 說完后,他翻身上馬。 隨喜緊跟其后,心想道:“肯定是因為娘子不在這里,郎君都不愛惜自己的容貌了!” 兩人離開了甲字屯,朝東山渡而去。 今日惠風和暢,周自衡騎在馬上,難得有些閑暇心思可以好好看看風景。遠山含黛,剛下了一陣毛毛細雨,但可能山中雨勢更大,山頂云蒸霧繞,看上去仙意飄飄。 道路兩邊的水稻田被雨絲洗滌后更顯得青翠欲滴,他坐得高看得遠,可以看到稻田之間溝渠縱橫,阡陌交錯。這也是這段時間他與李崇義一直在做的事情,他負責屯田,李崇義負責民田,教導和督促農人們多挖溝渠。他還定了一大批陶管,方便溝渠排水。 他下來查看了一下這些溝渠的情況,心里琢磨著不知道能不能把水泥弄出來,這東西可以興建水利的大殺器??! 然后,到時候再在稻田里放養一點草魚,簡直就是原生態美味!而且還能給農戶們增加點收入,給飯桌上添道菜也行。 他站起身,再往遠處看過去,可以看到兩三座水車立在河邊,正在水波的推動下緩緩的流轉,將水從河里搬運到水渠里。這一帶的水車越來越多了。 田里有農人看到他,忙熱情的過來見禮:“周寺丞!” 周自衡停下馬,笑瞇瞇問道:“老伯,最近田里莊稼長得怎么樣?” “長得可好!”那老伯的田就挨著甲字屯不遠,經常過來取經,聽他一問笑得嘴都合不攏,“寺丞浸種之法的確是好。還有那水車,省了不少的力氣!今年想必收成大好啊,這可都是寺丞和李縣令的功勞!” 周自衡忙謙虛道:“我們不過只是出些言語上的力氣,可當不起這樣的功勞,還是你們自己種得好?!?/br> 又聊了幾句家常,周自衡這才繼續前行。一路遇到的人紛紛見禮,尤其是東山渡那一帶的農人更是熱情,拉著他就要去家里吃飯,周自衡連忙推卻,最后只有加快了馬匹速度,跑起來才脫身。 從渡口下來的行商納悶問:“這又是哪位貴人?看著極年輕的郎君,怎么大家都如此尊敬他?” “這可是周寺丞!”拉著周自衡要去吃飯那人驕傲地道,“你可別看他年輕,咱們東山渡吶,可多虧了他!不然哪有現在的好日子過?!?/br> 行商慣是喜歡和當地人閑聊的,從聊天里可以發現很多信息,于是也不急,索性請那人喝了一碗茶坐下來慢慢說。 那人一邊訴說一邊也在感慨,也就一年的事情。 一年前,他們過的都是什么日子喲! 看看現在,鐵鍋炒菜有了,瓦屋房子也有了,水車也有了,磨坊也有了,更重要的是,糧食還越來越多了。這生活品質簡直跨越了一個臺階。 “這些都是周寺丞做的呀!哦,李縣令也有份兒?!?/br> 行商聽得十分入迷,陡然問他:“這么說,這邊豈不是有很多工坊?我聽著,現在燒窯的、制陶的、打鐵的,這不都有了?” “可不是!”那人得意揚起頭,“你別看我們東山渡小小的,但是靠著水,大家都喜歡把作坊開在這兒?,F在開作坊的可多了?!?/br> 鐵鍋、農具都需要鐵匠、木匠,還有磚窯作坊、剛建起來的一個大的手工皂作坊,這一帶的各種作坊如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來往的人和十里八鄉找過來做工的人也越來越多。 人一多,各種食肆酒坊什么的也就多了起來。 行商感慨:“難怪我在船上時就看到這里異常熱鬧,和姑蘇揚州這樣的大城相比也是不差的?!?/br> 他這話純屬恭維,但當地人聽了心中肯定受用。 “可不是,揚州那邊的行腳商們也經常過來這邊?!?/br> 行商笑了笑,自然知道這些行腳商是為了什么而來——手工皂!這東西現在可緊俏行銷得很,但凡家里有點小錢的都要備上這么一小塊,說出去都極有面子。 只是可惜,這手工皂似乎不對外賣,據他所知只有江南的陸家和長安的康氏商行有得賣。他這次過來便是想要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從陸家的手里訂到一些貨。 但現在,行商卻覺得,或許不用把眼光過于拘泥在手工皂身上,這江寧縣,似乎在其他的地方也大有可為??! 周自衡帶著隨喜進了自家的園子,在門口的時候又遇到了幾位東山渡鎮子上住著的百姓。 “周寺丞!”百姓們見到他之后都恭敬見禮,發自內心。 “來磨麥子嗎?”周自衡看了看他們提著的桶,上面還蓋了一塊布,應該是剛從磨坊那邊過來。 “對!”百姓高興答道,“您這磨坊磨出來的麥粉特別好,特別細。還是來這里磨更劃算?!?/br> 東山渡百姓現在日子好過了,在這些小細節上就大方了一些。這幾個月,園子里挨著水車的部分建起了一家磨坊,對外營業,按照重量來收費,一般一次也就幾文錢。 百姓們一開始是好奇觀望,但后來看到磨出來的麥粉和米粉比家里面自己舂的可要干凈細膩很多,即使再摳的人也會選擇來這里磨一些放在家里備用。 除了稻谷和麥子之外,還可以磨大豆,現在江寧縣的豆腐行業如火如荼,城中都開了好幾家豆腐坊,他們同樣是磨坊的忠實顧客。 幾家開得比較早的豆腐坊,知道這東西是從周自衡這里傳出來的,每隔幾天都會送新鮮的豆腐和各種豆干制品過來,而且死活不要錢。周自衡便吩咐讓磨坊給他們最低的優惠價格。 如今東山渡這邊的人已經離不開磨坊了,還有農人從很遠的地方過來,用板車推著糧食,就是為了來磨坊磨米磨面。 周自衡看著磨坊里逐漸變多的人,尋思著在靠河的那一邊給磨坊開一個專門的小道和門,這樣也更安全。 “的確是該這樣?!闭稍跂|山渡的李崇義看到他騎馬過來便也跟過來了,此刻正在把玩著玻璃作坊里那些精妙的瓶瓶罐罐,“你是不知道,這樣一套玻璃器皿在長安可是能換到不少錢的?!?/br> 周十三那腦子,不僅會眾多稀奇古怪的東西,還會賺錢。 “不過,長安和洛陽的人可不喜歡這樣素白素白的色兒?!崩畛缌x看著眼前毫無花樣的玻璃器皿,搖了搖頭,看向周自衡素凈的穿著,忍不住嘆口氣,“你如果想要做這門生意,那還是得做得花哨一些才行?!?/br> 周自衡忍俊不禁:“放心吧,我有數。這些只是實驗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