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節
自有大儒為她辯經。 當然,也有人酸道:“你們說這么多有什么用?人家是太醫,就算是醫術再高,還能給咱們這樣的平頭百姓看診不成?” “哎,當時徐太醫在西市看診的時候真應該也去排個隊!”一提起這事兒就有人覺得惋惜。 “倒也不能這么說,那悲田院不是已經在建了嗎?說不定到時候能遇到徐太醫坐診呢!” “就是,而且我聽說太醫院正在對外招收學生呢,徐太醫必然也是要授課的。想必,到時候名醫會越來越多?!?/br> 長安的百姓們興奮地聊著,對未來的生活都充滿了暢想。 而事件的主角徐清麥終于回到了家。 看到自家門頭的一瞬,她簡直要熱淚盈眶,低頭聞了聞自己身上,只覺得快要捂出味兒來了。 周天涯都嫌棄的不讓她抱:“娘,臭臭!” 徐清麥哈哈大笑。 薛嫂子依然是那么的貼心,笑吟吟道:“熱水已經準備好了,娘子趕緊去泡個熱水澡消消乏,然后吃點東西,就可以好好睡一覺了?!?/br> 搞定了一切,躺在自家床榻上,抱著軟軟的周天涯時,徐清麥只覺得無比幸福。 “好了好了,陪娘一起睡一覺。哎,也不知道你阿耶現在怎么樣了?待會兒寫封信給他?!?/br> 自己搞定了一例開顱手術的事情,怎么著也要對周自衡炫耀一下啊。 江南。 孫思邈忍不住要長嘆一聲,神色寂寥:“若是早知道四娘打算這段時間就給長公主做開顱手術,老道早就去長安了!” 劉神威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這可是開顱手術??!傳說中的開顱手術??!前無古人的開顱手術??! 就這樣錯過了……想想就覺得得要夜不能寐,恨不能痛哭流涕一場。 沒辦法,從長安到江南,通信時間還是太長了,等他們知道消息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算算時間,應該就是這幾天了?!弊谒麄儗γ娴恼莿偟竭_江南的周自衡,“也不知道現在進行得怎么樣了?” 他雖然相信徐清麥的能力,但事到臨頭依然會擔心。 “十三郎毋需擔憂。四娘雖然膽大,但從來不做沒把握的事情?!睂O思邈安慰他。 周自衡點點頭,他看向孫思邈與劉神威笑道:“若是她知道您二位居然真的研究出了麻沸散,恐怕要高興得跳起來!” 孫思邈是豁達之人,很快就擺脫了剛剛的惆悵。他笑呵呵地說道:“不急,不急。待到咱們把玻璃和顯微鏡也做出來,老道再帶著它們一起去長安!” 第136章 周自衡是在徐清麥給平陽長公主動手術的前一日到達石頭城的。 他與楊思魯剛一下船,就看到了坐在馬上的李崇義。 他正朝這邊揮手:“周十三!” 周自衡輕笑著走過去:“怎么就這么巧?” “巧什么巧!”李崇義拎著馬鞭,咧嘴笑開了,露出潔白的牙齒:“我可是都在這兒等了兩日了,總算是等到你了!” 周自衡感動地挑起眉,拍了拍他的胳膊:“好兄弟!” 李崇義下一秒就問:“快,嘗嘗你從長安帶回來的辣椒醬!” 周自衡:“……敢情你就是為了這個才等在這兒?” 李崇義哈哈大笑,快活極了:“自然是和你開玩笑的??焐像R!我們已經回江寧縣喝酒去,那邊已經備下了筵席,給你接風洗塵!” 所以在當天,周自衡并沒有去東山渡,反倒直接從石頭城騎馬回了江寧縣。接風宴上,縣尉、縣丞、趙卓等人都在,還有江寧縣甚至是整個潤州府的世家們也都有人出席。 這當然是因為周自衡去了一趟長安回來后升官了。司農寺丞掌管整個江南道的屯田暫且不提,中書省補闕的職位可是真正的天子近臣! 若說江南的這些士族們在幾年前可能還心思浮動,對遠在西北的朝廷并沒有幾分誠心,但自從李世民登基、渭水之盟后便一個個的開始向著長安表忠心了。據李崇義所知,一些世家已經開始派自己的嫡系子弟們往長安而去了。 “我本來是想說就咱們幾個喝喝酒就行了,結果不知道從哪兒走漏了消息,就變成現在這樣了?!崩畛缌x悄聲對周自衡道,他也很無奈。 周自衡輕笑一聲:“無妨,遲早也要有這一場?!?/br> 他這次回來免不了會比之前多很多應酬,對此早有預料。 升任了潤州都督府長史的趙卓看到周自衡與楊思魯之后十分激動,不住的拍打著他的肩,簡直高興得話都說不完全了,一直在念叨著:“好,好……好!” 他當時接到旨意的時候,大醉了三天三夜。 本來以為自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仕途到頭了,沒想到就在認命準備養老的當頭來了件這么大的喜事!因為有功而升職,這在他所認識的那些老伙計里面可是頭一份! 太有面子了! “不過,還是你厲害!”趙卓滿眼欣賞的看向周自衡,夸贊他是少年英才之后又立刻說道:“這也是你應得的!只能說只要是千里馬,就一定會遇到伯樂。長安城里的那群人終歸沒有眼瞎?!?/br> 只有和周自衡共事過的人才能體會到他那與年齡以及外表并不匹配的能力。 趙卓之前還沒這么深的感觸,但自從去了潤州都督府后他的感受可太深了!只能叫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周自衡忙謙遜了兩句。 其實他還挺感慨的,可能是因為王朝初建,一切都欣欣向榮,人的精氣神也不同。他一路來遇到的幾位上官,趙卓、崔善為、房玄齡都是不錯的——當然,將前兩者與后者相提并論好像是給他們提咖。但趙卓雖然無能了些,卻不嫉妒賢能,崔善為雖然圓滑虛偽了些,卻也愿意干些實事。 他笑對趙卓道:“到時候一些事情還需要請趙長史牽頭?!?/br> 比如潤州這邊的一些水利工程,肯定是要請都督府來出面的。周自衡初步想要以潤州為示范,如果取得了成功,再將這個模式推行到江南道其余的州城。 趙卓愣了一下,瞬間笑得更歡了:“沒問題,十三郎到時候盡管來找?!?/br> 又和其他人寒暄了一番之后,周自衡才與李崇義返回到江寧縣的宅子里。薛大早已經提前過來,囑咐之前留在這里的幾位仆人將房屋打掃好又燒了熱水。 所有人都離去,他與李崇義便坐在花園的亭子里喝著酒。 “你們這一去,我一個人留在江寧縣也甚是無趣?!崩畛缌x道,“若不是有磚窯這攤子事,我就和你們一起回了?!?/br> 周自衡一聽他這話就知道他言不由衷,笑道:“你若是真回了,恐怕才會后悔。王爺和陛下可都表揚你了,說你在江寧縣做得非常好,就連幾位相公也都贊同?,F在正好過了寒冬,你將江寧縣的房屋情況好好的巡查一番,然后寫個折子再送到朝廷去?!?/br> 他給李崇義出主意:“折子要這樣寫,先拿出往年的數據來,因為房屋不保暖凍死多少人,受災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因為雪將屋頂壓垮而死亡或者受傷的……再附上今年的數據,一目了然?!?/br> 李崇義和他們廝混已久,對他這些新鮮詞很熟悉了,他的眼睛越來越亮,上下左右的審視著周自衡。 “周十三,還得是你!”他嘖嘖兩句。 周自衡淡然一笑,頗有深意的對他道:“我現在負責的雖然是屯田,但各處的水利灌溉卻是相通的。今年我打算把江寧縣和潤州的幾個灌溉工程做一下,你跟不跟?” 這種大的灌溉工程都是要征民夫的,光是屯田可搞不了,得需要當地的主官一起協助配合才行。 李崇義琢磨了一下,一拍大腿:“跟!當然跟!” 周自衡這人辦事靠譜,跟著他不吃虧。 他笑道:“你是不知道,你們回長安之前,我還特意拜托我長安的兄弟和朋友照拂一下你們……” 其中有宗室子弟也有公卿之子,反正都是在長安城里橫著走的公子們。結果,兩個月后他收到了好幾封信,一個個紛紛表示,周十三與徐四娘兩位哪需要他們照拂?他們已經成為了長安城中的風云人物。 李崇義十分好奇,周自衡與徐清麥到底在長安城做了什么。 于是,兩人一邊喝一邊聊,直到深夜才各自回房入睡。 第二日,周自衡簡單安排了一下家里的事情,便帶著薛大騎馬去了東山渡,見到了孫思邈與劉神威,這才有了之前的對話。 周自衡沒想到他們的麻沸散居然研制成功了,十分驚喜:“當真?進行到什么程度了?” 孫思邈撫須,顯然也是有些得意的:“試驗過幾次,不能算是完全成功,待到再改進一下再說?!?/br> 問題在于深眠的程度還不夠,而且時間長短與劑量之間的聯系也還沒有完全掌控。孫思邈與劉神威都覺得需要繼續研究下去才行,現在這東西還拿不出手。 但即便如此,周自衡依然很震撼:“這才多久的時間???而且就您二位參與,簡直太厲害了!” 這就是藥王的實力嗎? 孫思邈剛才有點小得意,現在被他一夸反倒覺得不好意思了,矜持的笑了笑,恢復了云淡風輕的高人風范。 周自衡想起一事,連忙道:“道長,那玻璃工匠我已經帶到江寧縣了!他會制造那種純凈無色的透明玻璃,到時候咱們就可以把工坊用起來了!” 孫思邈十分高興:“那咱們現在就去玻璃工坊看看?” 看他的神情簡直迫不及待了,恨不得今天就能燒出玻璃來。 周自衡忙道:“再過一兩日,今日我還有其他的事情要處理?!?/br> 孫思邈有些失望,但也知道他這幾日肯定事情多,便叮囑他:“那你可要記得?!?/br> “一定一定?!?/br> 辭別了孫思邈與劉神威,周自衡又去了釀酒作坊與手工皂作坊,見了王一方和趙阿眉。先是肯定和贊賞了他們這段時間的付出與成果,然后聽了他們的工作匯報。 王一方的比較簡單,他手上現在其實也就一個釀酒作坊,就往城里賣賣酒,迫不及待的想要周自衡擴大產能,將寒玉漿能賣到更遠的地方去。 “沒問題!”周自衡爽快的答應下來,“現在去收些存糧吧,擴大產能。待我有空再來多釀幾個口味。到時候你再與康家和陸家聯系?!?/br> 他現在忙死了,不可能自己再花心思在這個上面,索性就和手工皂一樣,找康有德以及陸存中來替自己賣好了,反正大家也合作習慣了,算是知根知底。 沒想到王一方急了:“郎君!咱們完全也可以組建一支商隊跑跑蜀地嘛!” 西北是康家的地盤,而江南人不喜烈酒,陸家估計會沿著海運販去朝鮮新羅一帶,或者是西南的那些夷族那兒。這些都是需要大資金和渠道的。但往楚地、蜀地一帶,他們可以自己做??! 組建商隊而已嘛。 周自衡聽了他的話,在桌上敲了敲,看向他道:“你想要自己做?你覺得你能組建起這樣一支商隊?” 王一方思考片刻,咬咬牙:“小的覺得可以!只要郎君信任小的,小的一定能把那兩個地方給吃下來!” 周自衡一拍手,欣然同意:“行,那我就交給你去做!要錢或者是要人,你盡管提。中途的事情我也不插手,我只要看到最后的結果!” 王一方臉上露出笑容,大聲應下:“是!” 周自衡心想有自己的商隊的確是方便很多,而且利潤也更大。這一段時間看下來,王一方不錯的,有主觀能動性,也有野心,而且辦事還老道。他愿意給他這樣一個機會。 至于另一邊,趙阿眉的手工皂作坊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在年后,她已經對作坊里的所有人宣布了徐清麥的決定,而陸家的作坊已經在動工了。他們也沒有麻煩的另選他址,就在周家的園子附近挑了一塊地方,兩家挨著。陸五郎的原話是,既然這邊什么條件都成熟了,那就別再換了。 當然,根據李崇義的線報,其實是陸五郎怕建在姑蘇會遭到陸家其他幾房的覬覦…… 總之,東山渡的人對此表示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