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周自衡笑道:“屯監莫急,這犁行不行看是看不出來的,是騾子是馬還是得實地去遛一遛?!?/br> 趙卓一想,的確是這個理,也等不及了:“那就在這莊子上,現在立刻就去試!” 他都想好了,如果今天的結果很好,那他晚上回去就寫折子去。 這本就是農莊,出了莊子就是趙家的田地。于是,一群人抬了江東犁,浩浩蕩蕩的朝外走去。 第39章 趙卓雖然是從長安調任過來養老的,但是他本來就是江南人士,在本地頗有根底。他的農莊附近的農田將近百頃,大部分都是好田肥田,而且連成一片,便于耕作。 此時正是上午巳時,不冷不熱的時候,田地里面已經有了不少佃農在勞動,有些田里面已經播種完成,秧苗也逐漸長了出來。 齊武抬起江東犁,輕松的推到了田邊。 趙卓雖然不懂農事,但不是傻子,看他如此舉動,心中也驚嘆,這犁看上去似乎很輕便,一個人就能推得動,只是不知道是否結實耐用。 他急不可耐的叫來莊頭:“去,牽一頭牛來,再選一塊沒有翻的地,今日要試試新農具?!?/br> 莊頭早知齊武在莊內修造新犁,只是他們之前都不被允許近前看,不知道造的是什么。此時他看著那嶄新的犁,也一臉興奮,當即就安排好了牛和地。而聽到這邊是要試驗新農具,旁邊很多佃戶都放下手中的活計過來圍觀——沒有哪個農人能拒絕得了新農具的魅力! 趁著齊武給牛牽上犁的時候,大家都在嘀咕。 “看上去是和現在的犁不一樣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好使?” “我怎么看著沒太多變化,就是把直轅改成了曲轅,然后底下多了一點東西,這就能比現在的好用了?” 莊頭聽了他們的討論,不耐煩的回頭呵斥道:“怎么那么多話!馬上不就能看到結果了?” 齊武也有些忐忑,這犁還沒有實際下過地呢。 周自衡拍拍他的肩膀,信心滿滿的道:“去吧,讓大家都見識一下你這新犁的本領!” 錄事就如此相信我嗎? 齊武被他這么一鼓勵,心頭一熱,忐忑似乎也消失很多,他嫻熟的揮起牛鞭,將那頭溫順的牛給趕下了田。 田埂上,屯監、楊思魯還有圍觀的佃戶們都目光炯炯,恨不得立刻就能看出個究竟。只有周自衡淡然自在,倒是給人留下了“這位周錄事雖然年輕,但處事不驚,果然是有大將風范”這樣的印象。 他當然不可能緊張,曲轅犁可是經過了歷史驗證的東西,最多就是要調整一下尺寸細節,不可能出大差錯! 田中,那牛拉著新犁不緊不慢的走著,犁鏟深入到土地里,將泥土翻起,齊武所需要做的就是時不時的揮起鞭子,讓牛不要亂走,否則耕得歪七扭八的不好插秧。 一開始大家還看不出端倪,但當那牛耕出一條豎直的墑溝然后輕松轉向時,這些種田的老手們一下子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同,人群立刻轟動了起來。 “這犁轉向怎么如此靈活?”之前的直轅犁可是需要先后退再前進,騰挪出空間來轉半天的。 “而且你們沒發現牛拉起來似乎也更輕松嗎?” “是,好像更快了?!?/br> “還有,”有人觀察得更細,“你們看那條墑溝,干干凈凈的,不需要再做太多清理了?!?/br> 大家看過去,果然是! 原本的直轅犁鏟開的土壤都比較板結,而且很多都會堆積在墑溝里,如果想要好好種的話還需要人工二次清理。而這次的新犁似乎在鏟的時候還把土壤給鏟碎了,并且翻到了一邊,整條墑溝似乎立刻就可以插秧! 佃戶們這下忍不住了,顧不得自己的主家就在一旁,對著田里喊道:“大兄弟,可否讓我們試一試?” “對啊,我也想要!” “讓我試試!” 一群人爭先恐后的想要試新犁,齊武樂呵呵的上田來,一張被曬得黝黑的臉上滿是笑意。 趙卓看佃戶們的反應就知道這新犁怕是真的有戲,興奮得一直在搓手手,他問莊頭:“如何?比起舊犁來這新的是不是好用很多?” 莊頭也興奮:“看上去好用多了!” 周自衡一旁笑道:“其實想要比較新犁比舊犁好用多少,不如來場比賽更直觀?!?/br> 所有人都望過來。 站在周自衡旁邊一直面無表情的楊思魯心想:來了來了,又到了周錄事整活的時間了。 周自衡看向人群中站著的一位比男佃戶們看上去瘦弱不少的女佃戶,招手讓她上前,問她:“你可會使犁,可會趕牛?” 女佃戶雖然緊張,但依然點了點頭:“回錄事,會?!?/br> 周自衡轉頭對人群道:“她來趕牛cao控新犁,你們隨便出個人來cao控舊犁,以半畝地為準,咱們就來看一看,哪邊花的力氣大,哪邊花的時間多?!?/br> 趙卓沒想到還有這等熱鬧可看,高興得很,便再加了個彩頭:“贏了的人有賞?!?/br> 眾人歡呼起來。 莊頭為人還算是公正,選了一個同樣不算強壯的男佃戶出來,一男一女各自趕著牛下了地。 趁著大家都在關注比賽的時候,楊思魯百思不得其解的小聲問周自衡:“錄事,您為何非要指定女人來比,如果是兩個力氣相當的人,豈不是會更公平?” “其實曲轅犁對人力要求不高,關鍵是經驗?!敝茏院獾?,“我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看到,即使是女人甚至是大一點的孩子都能cao控新犁獨自來耕地,甚至相當于一個男性勞動力,那后續的推廣才會更容易?!?/br> 誰會拒絕家里多出半個勞動力來呢? 楊思魯這才恍然大悟。 江南這邊實行的是“江東畝”,以成年男性的250步為畝,比標準畝要更大上一些。平時一個正常成年男性用直轅犁耕完一畝地需要一個半時辰。 莊頭選出來這位男佃農雖然看上去瘦弱,但顯然農活干得很嫻熟。因為想要賞金,他耕完半畝地所用的時間自覺還比自己往常要快一點,心中信心滿滿。但待到他最后一抬頭,卻發現隔壁的女佃農已經快要耕完了,甚至比自己還快了半條墑溝。 這,這……怎么可能? 他臉都漲紅了,覺得自己竟然輸給了一個女人。 但是沒人笑話他。 所有人都圍著那位女佃農,哦不,是圍著那臺新的犁,一個個眼里面放光,恨不得現在就把它給拉回自家去。 “這得省多少力氣啊,小孩子都能揮著鞭子在后面走?!?/br> 往常的直轅犁廢人力,除了是要清理墑溝之外,轉向的時候還經常需要人來拉,那必然是成年男子才行。但現在,耕牛輕松轉向。 “牛的速度也更快了?!?/br> “而且還只需要一頭牛!” 很多腦子靈活一點的佃農已經在想,如果家中換上這樣的犁可以節省出多少人力畜力——他們并不是想要偷懶,而是想把節省下來的人力畜力再去做點別的東西,比如開荒,比如種菜!這樣,一季下來,能實實在在的多出不少的糧食! 莊頭也用火熱的眼神看向趙卓:“郎君,這新犁什么時候開始打造?若是快的話,還趕得及春耕……” 趙卓收斂起笑容,板下臉來,問四周:“你們都想要新犁?” “自然想要!” “這新犁更好!” 佃戶們七嘴八舌。 “既然想要,那就給我閉上你們的嘴巴!”趙卓沉聲道,盡是威嚴,“新犁我自然會送去匠坊制造,到時候每戶一具。但若是這幾天你們走漏了消息,那別怪我鐵面無情?!?/br> 他請功的奏疏還沒遞上去呢,必須要到了長安,他才能放下心來。別以為他不知道朱十安這蠢貨正盯著自己的位置。 莊頭連忙帶著佃戶應下:“郎君放心,這邊都是咱們自己人,沒有外人?!?/br> 趙卓這才滿意的點點頭,從袖袍里拿出一串錢來扔給那女佃農:“做得很好,賞你了?!?/br> 這才與周自衡等人回轉到莊內。 齊武也得到了趙卓的賞錢,而且極為豐厚,他喜不勝喜,只覺得為了這個耽誤春耕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 周自衡笑道:“這算什么?等過段時間,你說不定還能收到朝廷賜下來的封賞?!?/br> 農是大事,一個有遠見有前途的朝廷不會錯待這樣的功臣。周自衡對李淵除了偏袒太子之外沒其他印象,但這奏疏遞上去,按照這邊慢吞吞的流程,說不定正好趕上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那自然是不用怕明珠蒙塵的。 周自衡又把齊武叫到一邊,叮囑交代了一些事情,便讓他收拾了行李即刻回甲字屯。 齊武隔了那么久沒回去,早就惦記著自家的田了,歸心似箭。 看著他喜滋滋離去的身影,趙卓搖搖頭,并不是很認同:“十三郎何必多此一舉?賜些賞錢也就罷了?!?/br> 之前周自衡要求一定要在奏疏上提及齊武的名字,為他請功,趙卓是不以為然的。在他看來,齊武這樣的屯戶,縱使做出來一些功勞,給他財物上的賞賜就可以了,在奏疏上加他,那是過于抬舉他了。 而且在他看來,這圖紙大部分都是周自衡出的。 周自衡心中腹誹不已,此時非常能理解那日徐清麥對自己的瘋狂吐槽。 這些所謂庶民,在士人的眼中,幾乎是不存在的。 他臉上微笑不變:“屯監,齊武本人有些本事,不過是舉手之勞就能籠絡住他,何樂而不為?且大唐如今正是急需英才之際,屯監愿意在奏疏上為一屯戶請功,如此禮賢下士,別人也自會看到您的眼力與胸懷?!?/br> 趙卓的腳步停了下來,恍然大悟,看向周自衡,眼中的欣賞更盛了,最后千言萬語化為一句: “十三郎,我必不讓你白干!” 他決定在奏疏上好好的體現一下周自衡的功勞,甚至把他推為此事頭號大功臣,至于自己嘛……哎,他老了,就算是往上升就能升到哪兒呢?不如交好周自衡,這樣后輩還能留個香火情。 想通了這一點的趙卓輕松愉快,飛速回城準備寫奏疏。 周自衡在他身后默默的嘆了口氣。 趙卓此人,心不壞,但資質的確平庸,他頂多也就能把他帶到這兒了。再往下,就帶不動了。 …… 齊武高高興興的背上了行囊,回到了甲字屯。 甲字屯離趙卓的莊子也不算太遠,走上三四個小時就到了。他一路看過來,發現有些屯戶都已經播種完成,就等秧苗長好立刻就可以移栽。 這讓齊武不免有些心急。雖然拿到了豐厚的賞錢,但靠種田為生的農人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土地荒廢,就會心里慌慌的。他盤算了一下,家里人這段時間也都在干活,自己這幾天抓緊一下,今年的春耕應該沒問題。 他走到了屯子入口,被眼尖的林十五發現了,高興的從遠處跑過來:“齊叔,你回來了?” 齊武笑著打招呼:“回來了,剛回?!?/br> “周錄事讓您做的東西做好了?” “做好了,今天上午就做好了。做完就回來了?!饼R武閉口不提做的是什么,這邊的屯戶們只知道周自衡看中了他的木匠手藝,將他召過去做工,但具體都不知道是在做什么。 林十五也不知道,他也很有眼色的沒問。 “現在大家都在干嘛呢?秧苗都出了嗎?”齊武關心的問,“我看其他人都在翻地了?!?/br> “都出了,再長高一點點就可以落谷播種了。有幾戶已經翻好地了,明天就能種下去?!碧岬竭@件事,林十五也很高興,“我們都看了,的確是比之前沒浸種的時候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