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節
胖大嬸:把你賣了,我就吃饅頭夾rou。 別說,有了代步工具,走得就是快,又走了四五里,前面有個茶水攤,董金寶眼神好,那在茶水攤前張牙舞爪的不就是馮景春嗎? 再看坐在旁邊啃干糧的,就是何小九。 董金寶樂了:“嬸,我口渴?!?/br> 胖大嬸看一眼前面的茶水攤,有人,還有馬,不行,這地方可不能去。 “你不想早點回家了,咱們快點走,到家你再喝水?!?/br> 馮墨秋一看,胖寶寶你不行啊,還得是你秋哥。 “叔,那個小meimei真好看,咦,小meimei身邊也沒有大人?!?/br> 瘦大叔一看,還真是,哎喲,身邊沒有大人的小丫頭可不是一個,而是兩個。 他們是拍花的,眼睛最是毒,別看這茶水攤上還有其他人,可那些人一看就和這兩個小丫頭不是一家的,長得都不像。 再說,這兩個小丫頭,就和這兩個小子一樣,別看都是穿的粗布麻衣,可卻細皮嫩rou,一看就是生在心疼孩子的人家,嬌養長大的。 兩個小丫頭都是八九歲的樣子,這個年紀最好,賣給那些養瘦馬的人家,調教三四年,就能賺錢了,這兩個小丫頭,說不定比這兩個小子更好賣。 瘦大叔輕咳一聲,胖大嬸立刻會意,兩人朝著那兩個可憐兮兮的小女孩走了過去。 何小九早就看到騎在別人背上的馮墨秋和董金寶了。 怎么回事? 這倆貨給自己找了倆騾子? 沒等瘦大叔和胖大嬸靠近,董金寶就大聲喊道:“小meimei,你們是不是迷路了?” 坐在不遠處打尖的宗勤一怔,凝神向這邊看過來,只聽他家皇太女小妹子委委屈屈地說道:“小哥哥,你怎么知道我和meimei找不到家了?” 話音未落,角落里傳來小孩子的哭聲:“哇,我也找不到家了?!?/br> 瘦大叔和胖大嬸尋著聲音的方向看去,就見一個約莫六七歲大的孩子哭哭啼啼朝這邊走來,這小孩,長得可太好看了。 瘦大叔和胖大嬸不約而同咽咽口水,今天這是怎么了,運氣也太好了,一下子就是五個,而且還都是百里挑一的好貨色。 這時,一個正在喝茶的漢子甕聲甕氣地說道:“這三個小孩已經在這里混吃混喝大半天了,八成是被他們的老子娘扔在這里的,怕是養不起了?!?/br> 瘦大叔和胖大嬸的嘴角咧到了腮幫子,再無懷疑,于是當他們離開茶水攤時,隊伍由四人擴大到了七人。 五個小孩的嘴巴還不閑著。 小女孩一:“那個胖子,你下來,讓大嬸背著我?!?/br> 小女孩二:“那個瘦子,你下來,讓大叔背著我?!?/br> 最小的男孩:“我最小,要背也是先背我?!?/br> 小女孩一:“對,不背我們就不走了,誰背就跟誰走?!?/br> 瘦大叔和胖大嬸不忍心惹孩子們不高興,于是每走一里路,他們就換個孩子背著,正在他們累得雙腳打晃,眼看就要走不動時,終于看到了他們想去的地方。 “咱們到那個村子里歇一會,吃點東西,叔嬸再到村子里雇駕牛車,牛車坐著可舒服啦,而且你們可以全都坐上去?!?/br> 五小孩:“我們不坐牛車,我們就讓你們背著?!?/br> 瘦大叔和胖大嬸,不好,這五個小崽子要鬧事。 瘦大叔正要開口恐嚇,背后傳來一個涼涼的聲音:“叔,你看這是什么?!?/br> 瘦大叔低頭一看,媽呀,他的脖子上竟然貼著一把刀。 “叔,你別亂動,我這刀可沒準兒?!?/br> 瘦大叔連忙看向胖大嬸,胖大嬸脖子上沒有刀,卻有一根繩子,那不是普通繩子,而是繩套,繩結握在背后那個小女孩手里。 宗勤帶人騎馬從他們身邊走過,瘦大叔露出乞求的神色,想要開口呼救,脖子上便傳來小刀劃皮的酸爽,他不敢喊了。 宗勤像是什么都沒有看到,騎馬走了。 兩個拍花子絕望了,誰能告訴他們,這一切究竟是怎么發生的? “你們都是好孩子,好孩子不玩刀,快點把刀放下,叔到前面給你們買好吃的?!?/br> “你騙人,長這么大,就沒人說我們是好孩子?!?/br> 拍花子. “你們究竟想干啥?” 何小九:“當然是讓你們背著我們走路啊,這么簡單的事你們都不明白?” 兩個拍花子松了口氣,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手里拿著刀也不知道敲詐勒索,就是讓背著他們走路,真是太天真了。 太陽西斜,兩個拍花子已經累得眼睛發花,這時,馮墨秋說道:“從前面那條小路向西走,快!” 要走小路? 兩個拍花子立刻來了精神,走小路好啊,到時趁著背上的小崽子不注意,遠遠摔出去,然后拔腿就跑,跑進那一人多高的草叢里,這些小崽子別想追上他們。 是的,現在兩個拍花子已經不再妄想抓住這五個小孩子去賣了,現在他們只想逃命,這五個不是小孩,分明是五個煞星。 可是剛剛走上小路,便看到之前從他們身邊騎馬經過的那些人站在小路上,就像是在等著他們。 宗勤:“可以抓了嗎?” 馮墨秋:“把他們抓了,誰來背我?” 董金寶:“還有我?!?/br> 何小九、馮景春、陸問:“還有我們?!?/br> 宗勤:“算了,還是讓他們背著你們吧?!?/br> 這一次,不用再拿刀,也不用再套繩子,兩個拍花子認命地輪流背著這五個小煞星。 噗的一聲,胖大嬸吐了一口血,背上的馮景春伸手給了她一個大逼兜:“忍著,不許再吐!” 噗的一聲,瘦大叔也吐了一口血,馮墨秋捂著鼻子:“好臟,好惡心?!?/br> 就這樣,待到他們終于到達目的地,那個山腳下的小山村時,兩個拍花的終于解脫,他們趴在地上起不來了。 何小九:“他們不能死,他們來了,村里的大騾子大馬都可以歇歇啦?!?/br> 兩個拍花子:我們還是死了吧。 何小九和朋友們的苦役生活正式開始。 到村里的第一個晚上,他們就被分開,五個人分別被五戶人家領走,五人揮手互道晚安,明天見。 這五戶人家除了領走他們的人,還領走了他們的口糧。 口糧是每人三十斤粗糧。 宗勤說了,這是一個月的口糧,一個月后,他會派人把下個月的口糧送過來。 一個月三十斤,平均每天一斤糧。 何小九覺得足夠了,大多時候,她每天只吃一碗米飯,一碗米飯肯定沒有一斤,所以她還能省下口糧送給老鄉們,看吧,她可真是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太女。 其他四個小孩也差不多同樣的想法,董金寶雖然胖,可他每天也頂多吃兩碗飯,他學過度量衡,兩碗飯頂多半斤,他能省下一半糧食。 至于馮墨秋,他根本沒有去算自己吃多少,他挑食,沒有愛吃的,他可以一直餓著不吃飯。 至于馮景春和陸問,嗯,他們對斤秤沒有概念,反正不會挨餓,他們還沒聽說有犯人被餓死的呢。 不過,在他們來到這個村子之后,也還是有一點點詫異的。 在他們的認知中,京城附近的村子都很富裕,這個名叫招財村的只聽名字就能知道,即使沒有富得流油,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再說,這個村子距離京城只有三十里,村民可以到京城做工,也可以種菜賣到京城,他們家里的下人當中,就有京城附近村子里的。 可是到了村子之后,他們很快便發現,村里最好的房子是石頭房,而更多的則是茅草房。 整個村子,連一處青磚瓦房都沒有。 何小九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原來這個村子里的人并非本地人,他們是逃難逃到這里的。 早年因為戰亂和災荒,產生了很多流民,后來天下太平,很多流民回到自己的家鄉,但是也有很多是回不去的,要么是家鄉的房子田地早就毀于戰火,要么是路途遙遠,他們沒有盤纏。 各地衙門對這些不能返鄉的流民都做了安置,讓他們開荒種田,落地生根。 招財村就是這樣的一個流民村,村里人以前全都是流民。 雖然他們已經在這里住了十來年,可是附近村子里的村民們還是不能接納他們,不愿意與他們結親,更不會和他們來往。 至于不肯接受他們的原因,一來是看不起他們這些流民,二來也是恨他們搶了自己的田地。 是的,以前這里都是荒地,朝廷鼓勵農耕,對于荒地,誰開墾就是誰的。 可即使這樣,那些土生土長的村民也懶得去開墾荒地。 他們這里離京城很近,家里吃不完的蔬菜瓜果都能拿到京城去賣,再說,但凡身強力壯的,都去京城找活干了,哪怕到酒樓里當個伙計,也比在鄉下種田賺得多。 他們恨不得把家里的良田租給別人種,自己騰出來去京城賺大錢,更別說去費時費力去開墾荒地了,那不是傻嗎? 人往往就是這樣,荒地放在那里,他們自己可以不去開墾,可若是外來的流民們把荒地開墾了,他們便覺得是被人占便宜了,就好像自己的東西被人偷走一樣難受。 因此,招財村的人雖然有了自己的田地,卻還是處處受制,比如澆地用的水,就是一個大問題,每年都會因為用水被其他村子的人欺負。 第455章 番外 京城五霸(三) 收留何小九的這家人姓鐘,一家六口,婆婆、兩個兒媳和三個孫女。 是的,這家沒有男丁。 初時,何小九以為這家的男人全都死了,后來還是從小孫女三丫嘴里得知,家里男人不是死了,而是跑了。 逃難路上,鐘老爹拿走家里所有的錢和銀子,帶著兩個兒子鐘大和鐘二,連同孫子一起跑了,把一家婦孺全都扔下。 何小九住下不久就發現,鐘老太很討厭年紀最小的三丫,就連三丫的親娘也對她愛搭不理,雖然除了鐘老太以外,全家人都要起早貪黑勞作,可三丫是全家干得最多,吃得最少的,三丫的衣裳也最破。 三丫十二歲了,她的兩個jiejie,大丫二十歲,二丫十八歲,都已經要嫁人的年紀了,尤其是大丫,雖然京城里二十來歲沒有出嫁的女子大有人在,可是在鄉下,一般女孩子十六七歲就嫁人了,但凡是到了二十歲還沒有嫁出去的,要么是家里沒有男丁,姑娘要留在家中招婿,要么就是想把女兒在家里多留幾年,讓她給家里賺錢,順便伺候一家老小。 鐘大嫂長得不好,大丫隨她娘,長得不好看,但是很能干,下田種地比男人也不差,因此,鐘老太便想讓她留在家里招婿,可是別看招財村的人都很窮,可是也沒有愿意來當上門女婿的,而外村的小伙子又不想來招財村,所以大丫的親事便一拖再拖。